分节阅读 495(2 / 2)

兴唐 午后方晴 7330 字 2019-04-15

叮嘱再三。

又下了一道制书,送到洛阳与长安,让朝廷送来更多的武器,仅是第一批带来的武器,是支持不了即将到来的战役的。不但是武器,还有其他的物资,这是与河中各国交换粮食与牲畜的。但是移民若是很多的话,有可能还是不能维持到明年收成上来。不过这一点李威不用担心,我们唐朝为了你们河中地区,都不远几万里,向大食人挑战,你们河中不向我们唐朝纳税,可多少得表示一下意思吧。至少比安国一年交纳一百万迪勒木,比康中一次性抓走三万多战俘要好得多。

就在这时候,李威接到黑齿常之用快马送来的信函。

黑齿在信上继续喊冤。

拿到李威的制书后,黑齿常之认为能解决青海的危机。但想法又错了,愿意前来碎叶城的百姓少得不能再少。大多数百姓心中抱着一个想法,到西域不安全。反正赖在青海不离开,等到灾害渡过,再返回关中。就是做一名佃户,也比前往西域,生死两茫地强。

方法还是有方法的,与以前迁往西域的百姓一样,强行迁移。可此时正值多事之秋,而且前几次迁往轮台三县的百姓数量少,争议也不会大。这一条道路也行不通。

要么将百姓重新往关中趋赶,将他们逼向死路,只好同意迁往西域了。然而争议同样会多,甚至有可能被朝中一些大臣当作借口,将黑齿常之罢废。又是行不通。

但这么多百姓扎在了青海,给当地造成了许多困扰,时常有冲突发生。粮食这样继续下去,青海也不大够用了。黑齿常之与吐蕃交战时,都没有担心,然而生生让这些百姓愁得头发都白了。

可此次青海的变化,改变了历史。史上这次关中大难,死亡的百姓数不胜数,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一具具死尸,都没有人前来收尸。灾情一直维持到次年夏天到来才结束。

另外两渠开通与国库充足,也减轻了大灾带来的危害性。死了人,但情况不恶劣。许多百姓逃到青海,以及粮食不计成本源源不断地运来,关中的粮价终于涨了一段时间后,跌到每斗九十多文。

这个消息让呆在泰山的李治吃了一颗定心丸。至于黑齿常之发愁,李治就没有考虑了。

将信看完后,李威立即回了一封信,是信,也等于是制书。

首先让黑齿常之告诉百姓,我要在西域呆上很长时间,最短有可能也会有两年。反正便宜老爸一天不死,他一天就不会回到长安与洛阳的。一年不死,一年不会回去,两年不死两年不会回去。就是马上死了,与大食交战,以及战后的安排,没有两年,他也不要想回去了。

在民间李威还有些信用的。说的话老百姓也相信。

又通过黑齿常之对老百姓宣传,两年时间,足以让碎叶城经营得象金城铁壁一般。而且他离开后,也会派驻一名勇将,使碎叶城继续安定下来。

但考虑到西域离关中远,百姓的恋根情结,李威又想了一条主意。

不但让黑齿常之鼓动百姓,另外对百姓中能拉拢其他百姓的人进行奖励。拉拢一户过来,除了朝廷分配的财产外,赏赐一匹马或者牛,或者两头羊。若是他拉拢的百姓当中,又有百姓拉拢了其他人,可以再分配半匹马与一头羊。以此往下类推。

就象弄直销一样。来一个滚雪球。等不及了,这种新颖的形式,会不会让不好的人利用,李威也顾不上了。

然后再通过这些机灵的百姓宣传,宣传越早来,越能得到良地,晚来则只能得到恶劣的耕地。而且涌来的百姓越多,大家越安全。不知道青海有多少难民,若是能涌来二三十万,三四十万难民。以后从中能就挑选出五六万,六七万的战士。还有朝廷的驻军。这是居住在一起的,这么多的士兵,就不是中原人,在西域谁敢侵犯。

最后写的话不能公开。

大战开始了,而且不是原来的计划,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很大规模的战役。因此,让黑齿常之动作加快。

信送走了,各国再次派了使者来到,相比于前次,这次来的规格要高得多,有不少国家真的连国王都来到碎叶城了。

大战真如李威信中所说,要开始了。

更多的斥候,象飞蝗一样,自河中,自吐火罗,向呼罗珊与塞斯坦潜伏过去。

正文 第八十五章 前夕二

第八十五章前夕二

李威是派了他手下侍卫秦十八通知黑齿常之的。

唯一要求,你得我快,有多快就给我多快。不然眼看到了秋高气爽的时候,天气是好天气,也适合赶路。可青海逃荒的百姓也到返回关中的时候了。

秦十八有这个名字,肯定家境不好了,但他在青海之战中表现好,又随李威逃亡的,因此让李威一直带到身边。听到李威说完,几乎马不停蹄,向青海赶。

唐僧去天竺取经时,很苦的,那时候唐朝还没有真正经营西域,幅射的范围也不过到了龟兹,所以去也苦,来也苦。可是自唐朝将西域拿下来之后,有了完整的驿道。这也是形式所逼,西域远,没有良好的驿道,就不能将消息尽快通知朝廷。

不但有完整的驿道,还有各个驿站,象几道珍珠链一样,分布在西域的南北,从碎城城到青海有六千多里地,生生地让他在半个月内,将信送到了黑齿常之手中。

黑齿常之正等着这封信。

他不但在同李威联系,也在同刘仁轨联系。

刘仁轨同样忙得焦头烂额。

关中这次大灾影响太恶劣了,甚至连长安都飞进来密密麻麻的蝗虫。多方调剂之下,长安城的粮价终于压了每斗三十几文,偏远的地方四十几文。稍缓了一口气,手工业者能勉强维持生计。这是指城中的手工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