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3(1 / 2)

雅宋 东门大官人 7780 字 2019-04-15

此重任,我便要将这滴水书院办好

众人将情况都介绍得差不多了,齐玉沈点点头,总结发言道:“这一年。世事变化无常,大家志同道合,同创一份事业,辛苦与乐趣均在其中,总算做的不是太坏。按照当初江大哥定的方案,我把收支算上一算。年底了,也给大家分点花红。

分配方案一出,大伙都纷纷表示待遇过于优厚,对此,齐玉浇解释道:“大伙无需客气,原本是当初定下来的,便是玉浇我,也得拿这一份钱。不然,若是江大哥知道,定然要怪我做得不好

贺暄最为痛快,笑道:“既然如此,大家便不要推辞了吧。是不是你们的是一回事,怎么花又是另一回事。江耘的那一份便托人送到浏阳去,老哥我啥事不干,也分了那么多,怪不好意思的,我拿出一部分来,算是支持浏阳县的百姓民生。”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李清照轻咳一声,拿眼去瞄贺暄。贺暄心中明白,苦笑道:“行了行了,李主编,不就欠了你十两银子么,急什么急,等会还你

在众人愕然的眼光中,李清照嘟囔着道:“足足欠了两个月。”

杨明镜试探着说道:“晚上人齐,不如玩一把了”

李清照浑身一个激灵,喜道:“此言大善

兄弟对视一眼,极有默契的点点头,说道:“我俩不会玩,你们教我”

陆伯勤笑道:“简单之极,我去拿骨牌来说完,一溜烟的跑了,齐玉浇拉都拉不住他。只得摇了摇头,说道:“杜师傅,你且拿了银钱去坊里分了吧。若走的慢了,少不了被人拉住

老杜笑着点点头,兴冲冲的扛着银钱去了,和飞奔而回的陆掌柜打个照面。陆掌柜仿佛中了瘾症一般,口中念念有词:“我梭,我梭

暗夜之中的慧闲雅叙,博闻小筑的灯火透明,五六颗脑袋凑在一个,方案子四周,气氛紧张而刺激。

江端礼用手拂了拂长须,江端友心知肚明,便将身前的银子一推,摇头晃道:“老夫梭也,汝辈跟否”

江端礼心申暗笑:“大哥好风度,我这把是顺子,已经打暗号给他了,难道他比我还大对了,一定是三带二。”

那帮小字辈和贺暄却是傻了眼,看着江老大三个,五,一个八的牌面,一个接一个的盖上了牌,只有李清照愁眉不展的心中嘀咕:“这两个老东西在那边眉来眼去。想必已通了气。本来我这付大顺子吃定了小江老的顺子,这边又杀出个大江老来。这老头素来诚实稳重,必然吃定了我,不能跟

狠下了心盖了牌,口中念叨:“能屈能伸方为真豪杰小女子不敢造次

完胜江老大笑嘻嘻的用手拢了银子,却不妨贺暄眼疾手快,早已揭了他的底牌。赫然是一个,四。

李清照银牙咬碎,满脸乌云。贺暄大叫:“老东西,你使诈

兄弟大急:“你。你居然做出如此有辱斯文之事。

第132章 美女掌柜

在洌阳的江耘却没有猛般闲情逸致,此刻,摆在他面凶难题便是明年开春的常平仓存粮严重不足。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南方入春天来的早,一过惊蛰便是春耕的时节,青苗钱万万是要准备的。不然上负皇命,下负百姓。在此之前,县里的水利设施也是要修整一下的,还有那些嗷嗷待哺的差人。而这一切,都是要钱和粮食的,自己身家再多,也不可能供一县之需。

十二月十三日,江耘只身一人赶往潭州府,参加每月一次的碰头会。此次。杨时召集了潭州府其他四位知县,一来开个全年总结会议,二来也让那些下属见见江耘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

十二月十五日,潭州府衙之内,江耘应酬了一上午。耳朵这边是杨大人的年终叙职报告,耳朵那边是其他四位知县的官场客套。如果不是湘县的梁知县从袖中抽出的那张纸条,江耘的心思还不会回来。

那是一张借条,盖着洌阳县的官印,足足,凶石粮食的借条。

梁知县神秘地一笑,又将借条收回袖中,说道:“江大人勿忧,那是您的上任借下的,还总是要还的,却也不急在一时。开春的时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几位同僚都已通过气了,新法若行的好,年景怕是不会差,呵呵。”

江耘苦笑连连,想必又是前任做得好事,此刻他连骂娘的心思都没有了。满脑子都是粮食。要是不想个对策,自己只怕有心无力受人摆布。

会后,江耘婉拒了其他四位知县的交游之请,粘上了杨时杨大人不放。

对于江耘借粮的要求,杨知府也是颇感无奈。推脱着说道:“实不相瞒。漕运的钱粮均已解运上京,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最紧的日子,老夫便是想借也无粮可调啊。”

“杨大人,倒阳县的常平仓,亏空数目实在太多了,江耘难为无米之炊啊。”江耘抱怨道。

“李大人告老还乡,亏空一些总是难免的,官场上的调调老夫是见怪不怪了,你平日省些用度,补上便走了。记住,今秋的漕运要足额,夏秋之季,天灾频发,常平仓也莫要空着,此老夫诚挚之言。”杨时半是安慰半是告诫。

“杨大人,你好歹从府里调一些给我,不然开春之后,农田里的水利都修不起来了。那些乡农的积极性可比往年要高啊。”江耘道。

“这又为何”杨大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问道。

“我把今年的耕牛税都退了。”江耘道。

“嗯退了胡”杨时一怔。旋即想起是自己签署的法令,便说道:“免除耕牛税,自然是从明年开始。你倒好。把收了的钱还退了。罢了。终究是百姓受益。”

杨时说道此处。略微有些激动,拍了拍江耘的肩膀道:“年轻人,老夫初为官,也是象你这般冲动,但终经不得时光的打熬。虽落了个薄名,但棱角已然渐去。今天底下那几个人。有多少心思放在百姓上,有多少心思放在自己的前程上。老夫心里亦是清清楚楚。

话说回来,也怪不得他们。他们若顾得了县里的百姓,便顾不上自己。唉,两难呐。”

江耘心中明白,杨大人算是有眼光的,处在他的位置的确走进退两难,既离不了那些现管的手下,又怒其不争,心中的良知和读书人的操守逼得他在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既不过分纵容,又要避免清水无鱼。

“二百石。其它的你自己想办法,若是这也难倒你,我劝你趁早回京城,在慧闲雅叙里吟吟诗吧。”杨大人伸出两个指头,悠然道。

江耘激起了性子,傲然道:“好。多谢杨大人慷慨。江耘无以为报,便受惠于浏阳百姓,明年漕运的耗费浏阳县仅收一成。你我五五分账。”说罢,昂首而去。

杨大人良久才反应过来,看着他的背影,摇摇头叹道:“臭小子,我倒要看看你能在浏阳玩出什么新花样。”

江耘大步走出府衙。招呼着跟来的差人,急急地便要去潭州市集。他此行的目的。便是去买粮,用的自然是自家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