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3(1 / 2)

泱泱大唐 黄昏前面 6765 字 2019-04-15

持王易所说,“臣也希望陛下对太子能从轻处罚1太子是陛下亲生之子,太子犯事,陛下作为父亲,也有教诲失察之罪,臣等东宫属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臣觉得,陛下这个父亲需要分担一责任,臣等也要替太子负一份责,恳请陛下从轻处置太子,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对臣等东宫属官给予重责

长孙无忌站出来支持他所说,王易大大松了口气,不过长孙无忌所说话的内容还是让他吓了一跳,他的这位岳父,竟然如此大胆,把李世民也拉到此事中来,责李世民有教诲失察之罪,这可有点要不得的,不过在稍想了一下后,王易也明白过来长孙无忌为何会如此说。

长孙无忌的话后,尚书右仆射也李世马上站了出来,“陛下,臣附议1臣等东宫属官,对太子有失教诲,臣请陛下责罚,替太子担责

“陛下,臣反对刑部尚书张亮站了出来,直着身子抗辩道,“陛下,太子公然作乱,派人刺杀先太子和顺阳王,并嫁祸于吴王和王大将军,太子犯下了如此大的罪行,臣觉得应当严责,万不可宽恕,不然不足以平民愤

“陛下,臣附议中书令马周站了出来,“太子失德,还犯下重罪,如此脍行低劣,心狠毒辣之人,是不能成为未来大唐的皇帝的,臣奏请陛下,废除太子,并对其以重责,再另立其他有德有才之皇子为太子

马周的话有点石破天惊,没有人想到他会说的这么直白,连王易都吓了一跳,这位老兄也太心直口快了无万一惹恼了皇帝,那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要知道现在的李世民,心里窝着的火,可不是一般的大,正想找个人发泄呢j

马周话一说完,殿中又出现了一阵难堪的寂静,虽然说这是很多人想站出来说的,但大多的人都知道今日说这样的话,并不太适合,皇帝已经够伤心了,几个嫡子这般行为,几乎可以说,将皇帝的希望都断绝了,这般明言讲出来,不是往皇帝那受伤的心再刺一刀吗

就在众臣战战兢兢之际,李世民却意外地从御座上站起了身,踱了两步,走到御阶前站定身子,看着殿下的诸下,眼中精光又现,“马爱卿说的不错,如此品行低劣,敢谋杀亲兄弟,并嫁祸于亲兄弟的人,是不能成为我大唐未来的皇帝的,我大唐未来的皇帝,一定是品性高洁,有才有德之人才有资格担任1太子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一定会给予其严责,以儆效尤,免得还有后人,为争取太子位,做出如此卑劣之事”

李世民说着,走回到御座上,脸色又恢复了以往那般坚毅,大声地宣布道:“传朕诏令,罢李治太子之位,废为庶人,发配琼州”

“陛下,不可李世民的命令还未宣布完,长孙无忌在所有人意外之中再次站了出来,打断了皇帝宣布命令的话,“太子失德,做出大逆之事,确实应该严惩,但陛下已经痛失顺阳王了,先太子又重伤在身,能否恢复回来都是个未知数,若陛下再令太子往琼州,那陛下身边,就没有”

长孙无忌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李世民粗暴地打断了,“如此品性低劣,心性残暴之子,朕一辈子都不想见他了,朕不杀他,已经是对他格外开恩了1传朕诏令,将废太子李治发配琼州,永世不得回赦免回长安,若以后皇家子嗣,再因为争夺皇位出现兄弟相残的情况,杀无赦太子失德,朕有不可饶恕的罪责,朕也会谢罪天下的

长孙无忌还想再站出来争辩,但却被李世民严厉的眼神逼了回去。

已经退回班列中的王易,对李世民转眼之间就恢复回来,做出这般决定,很是敬佩。

看来李世民虽然心伤,但伤心过后,也明白过来,不施以重责,是不能杜绝兄弟相残的情况出现的,李世民所领的玄武门兵变,起了一个很坏的作用,如果不通过他本人将那次兵变的影响消除,以后类似的事情还是会发生,今日有这样的宣布,还并不出人意外。

李世民宣布完决定,神情又有点颓然,但这份颓然马上就隐了,眼中精光再现,看着殿下神情各异的诸臣,大声问询道:“太子失德被废,我大唐不可无储君,朕还要问问诸位爱卿,立哪位皇子为太子最佳”

朝堂上又出现了一片意料之内的寂静,众臣再次低下头,作沉思状,没人愿意站出来第一个发表意见。

若所提之人不被皇帝喜欢,或者最终没能立为太子,那提议之人以后新君上位后,会有何下场,很难想象,即使有人觉得应该理所当然立什么人,也不敢站出来讲1

李世民眼神又有点发冷了,眼睛扫过殿下诸臣的面,最后落在长孙无忌的身上,“长孙爱卿,你觉得立何位皇子为太子最为合适”

长孙无忌一愣,迎着李世民的目光看了一会后,终于走出班列,在走出去时候,还略略看了一眼王易。

“陛下前些年曾说过诸皇子中有一位英果类似陛下,臣觉得应该立曾被陛下这般称赞的吴王为太子长孙无忌用从来没有过的异样语调说出了他的意见,说完后还长长地舒了口气。

“陛下,臣附议马周马上站出来,表示支持,“吴王这些年向陛下提请了许多利于朝政之计,才情不俗,在封地上这些年,从没做出任何失德之事,广受好评,臣也觉得,应立吴王为太子

“陛下,臣附议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也站了出来,支持立李恪为太子。

接着李世、李道宗、褚遂良等重臣也都站出来,支持立李恪为太子

第一百十二章 多提醒你两句

贞观二十一年五月初二,李世民发布诏令,废太子李治为庶,流放琼州,李治手下的诸多谋士被杀或者被流放。

诏令中同时宣布,立吴王李恪为太子,入主东宫,吴王妃王氏为太子妃,并大赦天下。

随后朝廷再发诏令,对朝中的人事做了部分调动,任免了一部分官员:司空长孙无忌领检校中书令职,岑文本为中书令,马周和萧为侍中,房玄龄和李世领尚书左、右仆射,李道宗为吏部尚书,杨师道为礼部尚书,刘德威为刑部尚书,司农卿李纬转民部尚书,将作大匠阎立德升任工部尚书,王易为守兵部尚书并兼领新设立的军器监大匠职,崔仁师、许敬宗为中书侍郎,褚遂良、于志宁为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