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4(2 / 2)

大宋金手指 圣者晨雷 6921 字 2019-04-15

赵与莒心中一动,从赵景云记录的症状来看,这很有可能是血吸虫病,血吸虫困扰江南时间非常久,如今大宋的经济重心在南方,如果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来对于劳动力的损害会非常大,二来医药费用对于患病人家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治疗血吸虫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先放一放了。

他又继续向下看去,只见赵景云写道:“学生为此入返查问,方知二十年前,此症于岳阳重,其余诸府并不多闻,十年前荆湖南路重,荆湖北路、江南西路并不多闻。而今则不然,荆湖北路、江南西路亦似有疾起,学生极是惶恐,若是恶水引发。岂大江两岸处处恶水乎”

赵与莒目光立刻变得严竣起来,如果只是岳阳一地的事情,那么还可以缓一缓,可是牵连到如此多的地方,这血吸虫之疾已经威胁到大宋政权的安危,就不得不全力防治了。

“魏卿。你户部有天下户籍。这二十年来荆湖南路人口滋长情形如何”

“人口倒不显如何。这二十年来。荆湖南路人口年增长约是千分有四。”

对于人口增长数据。魏了翁信手拈来。根本不用去查看。赵与莒对此相当满意。真德秀、魏了翁是迂人。却不是蠢人。他们真正做起实务来。都是相当负责能干地。

“与其余地方相比呢”他又问道。

“两浙为千分有六。”魏了翁简单地说道。也即是说。荆湖南路人口增长率。比之两浙要少千分之二。而两浙地狭人稠。增长率受地域限制大。可荆湖南路尚未完全开发。增长率原本应该比两浙高才是。这也从侧面证明赵景云地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赵与莒心中暗暗骂了自己一句。他穿越来地时代。血吸虫虽然还有。已经没那么严重。故此他并未重视此事。虽然在努力建立包括全国地基层医药体系。可那此将来要承担此重任地少年们现在还只是在学习。至少要过五到八年。他们才能派上用场。

“时不我待也。”赵与莒半晌之后叹息了声。

全国的医疗卫生工作。必须现在就开始,不能坐等时机成熟了。

炎黄二年五月二日,大宋时代周刊刊发了天子亲自撰文的荆南蛊病及其防治之文,为了让官民都重视此事,这一次赵与莒没有再用“赵一”这个化名,而是用了“赵昀”这个名字,邓若水当然不敢将这个名字印在报纸上,于是这篇文章的署名最终变成了“当今大功复兴皇帝”,礼部想方设法想要让赵与莒接受地尊号。出现在报纸署名上。也算是赵与莒默认了“大功复兴”这个尊号的合法性。

此文之中,对于民间称为蛊病的疾疫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之所以被称为“蛊病”,便是因为有肉眼所不见的虫子缘故,并且结合赵景元传回的资料,提出灭其滋生之源、积极防疫以免其扩散。原本对于蛊病和鼓胀之症,杏林便多有争论,特别是主攻派与主补派争执不休,但随着赵与莒这篇文章一出,全国名医尽皆哑然。

倒不是他们真的服了赵与莒,而只不过是因为面对天子威权,他们不敢发声罢了。

六月二十九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医因天子之诏齐聚岳阳,被他们围观的是李汉云和赵景

“此蛊病也,乃寄虫为祟,虫卵若尘埃,肉眼不可见,游于水中,沾肤则入,循血而进,直至人腹。”

面对这些天下名医,李汉云有些怯场,因此根本不看着他们,而是指着身后的图纸,那图纸上画着血吸虫的模样,看上去狰狞恶心。李汉云面上浮起一层淡淡地红光,他努力平抑住自己的心情,向赵景云看了一眼,赵景云点了点头表示鼓励。

他神情一阵恍惚,觉得自己有如在梦境之中。

赵景云写给他老师魏了翁的信很快便被转呈给了天子,天子不仅非常重视,延揽天下名医,探究治疗之法,而且还御笔亲写了一封信给了李汉云,专门指示他当如何去研究蛊病。

李汉云原本就追踪这一病症二十年,以前因为方法不对,这才摸不着头绪,被赵与莒一指点,有意识往肝脾处去研究,没多久便寻着了那传说中的蛊虫。这让他看到彻底铲除蛊病的希望,也让他极为激动,原本对当今皇帝的怀疑,也立刻转变为死心塌地地忠诚来。

“今日将与众为先达前辈一起,亲见这害死无数人命的蛊虫现形”李汉云定了定神,然后又道:“这位便是来自流求的名医,姓秋名爽,字风清的”

秋爽默默从人群中走出来,抱拳向在场的数十位名医、御医行礼。

“秋风清可是东游记作者”医儒不分家。名医往往也是大儒,故此便有人想起这两年来风行大宋的东游记来。

“不敢,正是秋某。”

秋爽再次抱拳,他是接着赵与莒之令。自流求赶到岳阳,中间风尘卜卜,若不是蒸汽船,他还未必能在这么短地时间到来。

原本众人见他年轻,还对他有几分不屑:医术比不得其余学问可以有神童天才,行医都是靠着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但听过他名声不由都肃然起敬,远赴海外扬威万里,这岂是常人所能为之

“秋先生刀术之精天下无双,晚生亲眼见过,故此须得秋先生执刀。为众位先贤前辈演示。”李汉云道。

不一会儿,便有两个力士抬来两头牛,两头牛已经死透,被放在台上,众名医都是面面相觑,不知是何意思。

“左边之牛便是蛊症而死。”李汉云又道。

秋爽戴起一双皮手套这种用杜仲胶制成的手套价格昂贵。然后他又拿起小刀、剪,一个戴着口罩穿着白衣地少年在旁边为他托着木盘。秋爽按着流程,破开左边牛腹,取出牛肝、脾,举给众人看。

紧接着他又破开右边牛腹,取出肝脾,有戴着口罩地白衣少年上来,用木盘托着两副牛肝、脾在从人面前一一呈过。很明显,得蛊病而死的那头牛肝部肿大。众医生都频频点头。

当众人都看过之后,秋爽又将那副坏的牛肝剖开,自其中用夹子取出数条小虫,李汉云指着那蛔虫般的虫子,浑身发抖,声音发颤:“便是这个便是这个坏了无数人性命了”

众医生不由得围了上去。他们能闯出这般名声,被官府招来,当然对蛊症也有所研究,知道这蛊症不知害了多少人性命,看着那些虫子,众人都不觉心中发毛。

“我想起了,宋书顾凯之传中记有一事,沛郡相县唐唐”那名医想得一半,却又忘了。

“唐赐之事”有人提醒道。“正是。正是唐赐”

众名医都是议论纷纷。正这时,李汉云与秋爽交换了一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