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洪亮。他曾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在伊内达阿要塞亲自指挥一个旅击败了俄军来犯的两个师:“我们应该尽快出兵中国,像二十年前一样彻底地打败他们。这不仅关系到缅甸,还关系到大英帝国的生命。现在我们的对手都在明里暗里帮助中国人,打败中国人,就能震慑我们的对手,还可以振作国内的民心士气,解决现在政府的很多麻烦。参谋部的主张是尽快增兵,兵力要尽可能的雄厚。以应对一切可能面临的情况。”
听着他说话,瘦削的索尔兹伯里侯爵唔了一声,轻轻的道:“按照将军的意思,我们需要增加多少兵力才能应付一切可能面临的情况。”
丹纳特上将有些迟疑,沉吟道:“参谋部的计划需要五到七个步兵师还有海军的配合”听着丹纳特语焉不详又吞吞吐吐的话语,索尔兹伯里侯爵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就是参谋部的意见五到七个师,参谋部知道这样的规模每天需要耗费多少物资,而且还是在遥远的远东,将需要多少船只转运。现在国内的经济持续低迷,我们的出口量比十年前萎缩了三分之一,而因为环境污染我们的小麦、肉类进口却大大增加,财政已经出现了较大问题,今年财政赤字已经是一定的了,如果再扩大战争规模,赤字将会严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财政部长毫不客气地开口道。
丹纳特上将气得胡须颤抖道:“不出兵中国,难道向中国人屈服吗还是在缅甸继续对耗下去”
霍顿冷眼旁观看着这些掌握着大英帝国走向的政客,自己早就告诉他们,中国人已经不同了,但他们还是用旧思维去思考,现在终于被中国人打痛了。好在还来得及,大英帝国300年积攒的实力还不是中国人可以撼动的,只要控制住中国人的要害,就能迫中国人再次臣服于大英帝国的脚下。
索尔兹伯里侯爵看了一眼坐在离他不远处的霍顿:“我们的顾问阁下,你怎么看”
霍顿抬起头,清了清嗓子道:“中国是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他们的民众吃苦耐劳,习惯服从于上面的声音,所以任何国家与中国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但是他们也有缺点,那就是他们喜欢自己与自己争斗,一旦丧失统治秩序,他们很容易陷入到分裂和混乱中。还有,他们富庶的地方都在东部,特别是沿海,我们强大的海军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他们的这些地方。”
霍顿停顿了一下,看了看周围的政客,继续说道:“要对付中国人和俄国人的联盟,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其他的力量。法国人和日本人就是最好的盟友,法国拥有一支仅次于我们的海军,现在他们担心的是三国同盟的威胁,只要我们为他们提供保证,法国一定不会拒绝派出一支舰队与我们组成联合舰队。日本是制衡中国和俄国的良好力量,日本在东亚的位置可以封锁俄国和中国大部分的港口,虽然他们有很大的野心,但却比中国人容易驯服。至于俄国人,我们不用过于担心,他们从来不缺乏对中国的野心。只要战事进行得顺利,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撕毁与中国人的同盟条约而加入我们。”
索尔兹伯里侯爵听了霍顿的话,沉吟思考了一阵,最后沉声道:“大英帝国的威严不容挑战中国人必须为他们的鲁莽付出代价但俄国人的威胁也必须考虑进去,限制俄国人的扩张是我们的既定政策,不能够改变。我们现在是为稳定世界的秩序作而努力,仅仅依靠我们自己是不行的,我们应该联合一些盟友。”说着他看向外交部长格兰维尔:“外交部尽快派人与法国联系,我希望与胡布内尔阁下有一次会晤。另外,你再召见一下日本公使,提出我们的要求。”
逐鹿东亚 第九十五章 偷袭新加坡
随着曼德勒被大清攻破,英国在缅甸的陆军形势显得非常被动。首先从仰光北进和西行的道路全部被大清陆军封锁,导致被困在缅甸西北方的七万殖民地18集团军严重的缺少补给。
而从仰光登陆上来的陆军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何况东西两面受敌,也不敢插的太深。在中国军队没有主动进攻的情况下,缅甸境内的英军出奇的一致,都选择了沉默。
所以在缅甸境一片寂静,只有局部零星的战斗,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有组织的集团战斗。
海军方面,由于中国的不宣而战。处于中国海军包围圈的英国香港舰队,一直就没有机会往新加坡方向撤退。
奇怪的是中国海军只是在越南、台湾、上海三面围着他们,并没有主动出去。
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在战争爆发之前,关绪清就已经把最精锐的海军集中在了越南准备偷袭新加坡的。可是英国人在新加坡的防守滴水不漏,一直没有机会,才会拖到现在都没有与英国海军发生任何冲突。
双方都只是防守着各自的海岸线,然而如今在缅甸的大清陆军接连取得胜利。而关绪清也接到情报英国已经想联合法国、日本对中国沿海进行袭扰。
先不谈英法的联合舰队实力有多么的恐怖,就算是还未发展起来的日本如果在关外来沿海的袭扰或者登陆就够关绪清忙活的了。
毕竟北边的部队不多了,大多数的军队都击中在了南边跟英国干上了。所以关绪清等不及的给大清水师发出命令,一周内攻破新加坡的英国海军。大清水师占领马六甲的生命航线,直插印度洋切断英军在缅甸的补给线,占领缅甸仰光港口。配合陆军全歼缅甸境内的英国陆军。
海水如碧,不时有黑背鸟在海面上滑翔而过,他们在水里叼起鱼儿却不吞掉,而是努力飞向岸边,那里有他们搭建的巢穴,有需要哺育的小鸟。虽然北国早已是风雪满天,但在身处南国的红河港口依然是一番风和日丽的景象。
“长胜”、“不败”、“乘风”、“破浪”、“威远”、“镇远”、“凯旋”、“居因”、“南吉”、“南祥”、“扬帆”全部拔锚离港,缓缓的驶出北部湾,准备南下新加坡。
而在香港,“定远”、“济远”、“胜利”、“勇武”四艘铁甲舰,及去年年初从英国购入的两艘巡洋舰“南护”、“南卫”及数十艘刚刚下水的北系炮舰把英国香港舰队包围的水泄不通。
“将军,中国海军来了。是否出港迎战”一名英国观察塔上的士兵飞奔而来。
英国香港舰队司令霍金有些不知所措,惊慌的说道:“来了多少”
“近二十艘军舰,其中有两艘萨克森级军舰,还有从法国俘虏的两艘铁甲舰,另外有我们大英皇家海军为其建造的两艘航速达到175的巡洋舰,数十艘炮舰。”
“啊你认为我们有多大的可能突围,我们只有一艘铁甲舰啊。”霍金明显方寸大乱。自从中国缅甸战争爆发之后,他在香港就一直吃不下睡不着。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没有英国军舰的援救,自己又无力突围,中国海军又不来攻击,整天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如今中国海军突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尤其是在得知前来的军舰如此强大之后,甚至都放弃了抵抗的念头。
“我们”
“”
越南,前面一艘挂着英国国旗的铁甲舰冒着浓浓的黑烟。很明显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后面有“乘风”、“破浪”紧紧的追击着。
没错,那艘冒着黑烟的军舰就是香港舰队的主力铁甲舰“伊维尔”号。那是一艘17世纪初的产物,虽然排水量也达到了4900吨,可是那14节的航速让他实在没有理由可以突破这么多中国海军的包围圈。
可是,他的确做到了。只见“伊维尔”号踉踉跄跄的向新加坡方向靠拢,还不停的打着救援的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