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钧等等。
帝国三级勋章则面对的是朝中文官以及比较基层的青年将领,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袁世凯、段芝贵、潘东民、万天杰、陆荣廷、方士珍、段祺瑞、冯国璋、张玉等等。
为了加强民族融合,关绪清还特别颁发了护国勋章,专门表彰西藏达赖、班禅,土尔扈特部首领,蒙古郡王等少数民族首领。
关绪清的这个举措,大大加强了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融合,用小小的一枚金质勋章把全国文武大员的心笼络在一起。各地官员对皇上的称颂和敬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就连一向对新政颇有微词的满清亲王们也都说皇上能够体恤下臣,还不至于忘了自己的根系。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军官为自己没有得到一级或二级勋章耿耿于怀,纷纷摩拳擦掌要在以后的大战中再立新功,这正是关绪清希望看到的。
关绪清站在1:2000000的世界地图前,对身后的冯相华、李鸿章说:“朕现在最想知道的是,在这两个月里,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尤其是这里。”关绪清把手放在马六甲海峡上。
“英国人最近在这里活动的很频繁。”冯相华看了看李鸿章,两个人心里明镜似的,皇上那颗不安分的心又要躁动起来了。
“有人说,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控制了整个亚洲,但朕在南边的所有军港都在东南亚一带,但马六甲才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唯一出口。”关绪清盯着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目光异常深邃。“英国人想要把这个出口封锁掉,你们说朕该怎么办”
“皇上的意思是要打破英国人的封锁”李鸿章试探着问道。
“中国舰队只要冲出马六甲,整个世界都将进入我们的视野。”关绪清目光闪动,语气里带着无比的自信。
冯相华和李鸿章互相看了一眼,他们知道皇上是个雄心勃勃的英明君主,没想到皇上心里装的竟然是整个世界,中国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和强大的英法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但皇上决定了的事谁也无法改变。
“把张玉给朕叫来。”王商领旨出去。
时间不大,张玉来见皇上,彭玉麟谋逆之时,关绪清把张玉的军队调到通州,随时准备应变,平叛之后关绪清把张玉调到自己身边,暂时掌管京城防务,这似乎在向张玉传达某种信号,很快就要得到皇上的重用了。
张玉年纪虽轻,但做事沉稳,特别在大事面前不急不躁,很有大将风度,他仔细听着冯相华把马六甲海峡的事讲述一遍,时不时看看皇上。
“朕问你一句话,你敢不敢和英国人打一场大仗,把马六甲给朕重新夺过来”关绪清似笑非笑的盯着张玉,他用这件事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
“敢皇上交代的事,为臣在所不辞。”张玉说得斩钉截铁,没有半点犹豫的意思。
“如果这一仗打胜了,朕赐你帝国二级勋章”勋章只不过代表着一种象征意义,关绪清的意思很明显,如果打胜了,就是要把张玉提拔为军区级别的高级将领。
不多说,感谢大家。另外小说已经修改,有问题再留言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一十六章 无畏级战舰
在地球的另一端,英国人和德国人对奥斯曼大陆主导权的争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英国人也切实的感受到日耳曼人对于整个欧洲的控制力,正在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加而越来越大。他们清楚的知道日耳曼人血液中流淌的从来都是战争的因子,奥斯曼大陆的导火索一旦被德国人点燃,日不落帝国的荣誉将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正因为他们对和德国人的战争的走向没有把握,所以把目光投向了亚洲的咽喉马六甲。他们控制马六甲的目的就是要封锁日益崛起的中国,中国和德国是战略同盟,遏制住中国就等于掐断了德国人在东方的援助力量。
因此,英国人在外交政策上打起了太极拳,一方面想法设法堵住中国的出海口,另一方面则向威廉二世抛出了英德和解的橄榄枝,他们试图找出另外一种维护大英帝国利益的方法,与德国就欧洲问题建立一个定期的磋商机制,从而缓和与德国人的矛盾,避免世界大战早日爆发。
但是,自信心得到了极度膨胀的威廉二世傲慢的以一个近乎苛刻的条件,就是要求英国人定期向德国开放最新的战列舰设计图纸,英国人拒绝了这个傲慢无礼的条件,就像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说的那样:日耳曼人肯把他们的飞艇计划告诉我们吗
在遭到德国人无礼拒绝后,英国加速了海上称霸的步伐,这也是向亚洲渗透,遏制中国战略的关键一步。在皇家级及改进型皇家级开始服役之后,他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特别是远东海战中的超视距海战模式引起了大英帝国巨舰设计人员的注意。他们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划时代的战列舰计划,这项计划的名字叫做“dreadnought”无畏。
普斯矛斯船台上的那艘皇家级巡洋舰刚刚下水。高调进行的交舰仪式由下院领袖樱草会的创办人伦道夫丘吉尔主持,这也是为了感谢中国人的大批订单为英国的产业工人阶层带来大量就业机会。
前来接舰的是新成立中华帝国海军部参谋琅威利,在这艘巍峨的战舰前,邱吉尔先生将象征目前英国造船工业最高水平的皇家极战列舰交给了中国人。这个仪式在许多政客眼中是无比愚蠢的,他们认为皇家海军“把老虎锋利的牙齿卖给了狼。”对此,丘吉尔并不在乎,因为他手里还掌握一张王牌,就是正在设计建造中的无畏级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