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2(2 / 2)

而西线的俄国人倒是有冬衣穿,这是因为这里距离圣彼得堡和叶卡捷琳娜堡最近,也最容易引起沙皇的关注。但是自从刘锦棠发动的全线大攻击之后,俄国人损失惨重,尽管这一次大攻击之后双方都需要几天的修整,但是一天之内数以万计的伤亡和被俘,还是让小尼古拉大公无力承担这样的后果,只得将防线后撤。

在接连收到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两路大军损兵折将的报告后,尼古拉二世几乎要气疯了,他克制着自己向参谋部征询了增兵以及大规模反攻的可行性,但都得到了否定的建议,沙皇的怒意更加无法遏制。在这一刻他突然想起了法国人,作为协约国盟友,他认为法兰西有义务应自己的请求对中国实施攻击。他命令他的外交部门尽快法国发出请求,请他履行共同防卫的义务。

法国人的算盘打得更是精细,从共同对付德国的角度讲,俄国的强盛对于法国的安全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德国人在东线多留一个师,西线就能少一个师来对付法国,所以法国人还是很希望在这个关键时刻来帮俄国人一把,虽然两国在非洲问题上还有一些小冲突,但是那都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应付咄咄人的德国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所以,法国有意向越南增兵,一方面用来应付越南国内越来越不安定的局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中国人表达一种强国的立场。

但是在征询了英国的意见之后,法国人很快就看出了英国在这次战争中的暖昧立场,其实法国增兵一两个师,根本就不如英国人口头上的一句话来的有效,但是法国很快得到了大英帝国的官方回复:大英帝国对两国之间的冲突采中立立场,但是出于维护和平的考虑,希望两国能够尽快的回到谈判桌上来,任何不利于和平的举动,都是大英帝国所不乐意见到的。

所以,法国的出兵也停下了脚步,并向俄国人婉转地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在此之后法国正式宣布在中俄冲突中取中立立场。面对英法盟友的软弱,尼古拉二世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这支外交上的小插曲并没有对战局构成实质影响,双方数十万兵马仍在每天频繁的互相射击,偶尔有较激烈的交火,但对俄国人来说都是积累子弹的消耗数量而已。俄军是应付差事,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在积蓄利量。由于俄国交通线的不发达,双方大规模的炮弹和给养,辎重等后勤物资的运输自从下了铁路线之后,就基本是靠人力和畜力,所以,象那几天的大规模的出击,并不是每天都能做到的。

当然,更加苦恼的是中央战场指挥官尼古拉大公,作为沙皇的叔父,也是前线爵位最高的人,他不能接受一场败局。所以,除了每天暴跳如雷的向后方要求补充给养之外,他还在酝酿着一场大反击,他亲自指挥的近卫骑兵部队也被派到了古辛努什斯克城今乌兰乌德,他本人也执意将司令部迁移到了这里,与东南方的张玉作出一副强强对抗的姿态。

弹药是一方面,还有更重要的越冬衣物。穿着单衣的俄国士兵们可没有指挥官那份豪气,一日冷过一日的寒气之下,士兵们越来越打不动了,吵着要回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无奈之下,尼古拉大公给前线的士兵们许下了最后一战的诺言。

这一战,尼古拉大公动员了近十五万人的部队,单是他亲自指挥的部队就达到了五万人,其余的十万人在漫长的战线上也将应声而动,为了沙皇和俄罗斯的荣誉,他们将作最后的殊死搏斗。作为对士兵们的犒赏,大批的越冬物资也开始在叶卡捷琳娜堡集结,跨越漫长的冰天雪地,向南方前线输送。

形势对于中央军来说同样不是太好,虽然士兵们不用为越冬衣物问题烦恼,但除了当地的蒙古士兵之外,就连从满洲调过来的部队也出现水士不服的迹象,每天除了伤员之外,都有大量的生病的军人送往医护所,战地救护中心几乎人满为患。

双方的士兵无一例外的都希望这场可恶的战争早日结束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西伯利亚攻防战

1896年1月6日,在尼古拉大公的亲自指挥下,十五万大军全线出击,在尚能作战的气候下,这是最后一次全面作战的机会了。过了这一次,严寒将全面控制这片土地,只有意志最坚定的魔鬼才能在这样的气候下运动并攻击敌人。尼古拉似乎抱定了最后的决心,要把俄国的铁拳重重打在中国人的脸上

尼古拉大公派出了五万围城部队,他们要打败的新西伯利亚的两个师两万四千人以及张玉的指挥部,他们的西南方就是中央军大本营,那里有七万两千人的中央军官兵。所以,双方围绕着新西伯利亚,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俄国人似乎是知耻而后勇。尽管面对着先进的机枪和掷弹筒的轮番绞杀,但是在尼古拉大公的亲自指挥下,五万人的部队轮番冲击,终于把新西伯利亚的外围防线给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双方的后继部队也在西南方的鄂尔浑河俄称塞琳娜河与丘陵带之间的河床坡谷上,展开了绞杀战,俄国人的骑兵部队在这种地形下形成了优势,一度将张玉的援兵部队打得抬不起头来。

双方的攻防几乎没有换手的时刻,一直在持续的绞杀,硝烟把新西伯利亚的上空都变成了黑色。尤其是在鄂尔浑河东侧的坡谷上,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的骑兵对决,棍布札布的三千蒙古骑兵充作了先锋,而随后的就是蒙古各部的增援兵力,在后方的炮火支援下,双方的两万骑兵几乎是面对面的互相全速冲近,这样的大规模对决下。几乎没有人用枪,俄国骑兵一部分配备步枪的精锐禁卫骑兵也收起了自己的步枪,随着使用马刀的伙伴们一起面对着同样使用马刀的蒙古骑兵。在库伦草原的那次暗无天日的骑兵对决中,俄国骑兵充分领教了蒙古铁骑的马刀和弓箭的厉害,事实证明,在开阔的高地和平原上只有原始武器才是骑兵手中最可怕的武器。

像上次的库伦大战一样,张玉还是把他的杀手锏草原苍狼放在了身后,依然是那支五千人的沉默的铁骑,依然是闪亮的圆形马刀,依然是魔鬼一般的黑色装束,令人看了从心底深处都会生出寒气来纳恩泽这一次倒是老成了不少,默默的呆在张玉身后,随时等待最后的命令

战场上的时光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