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9(1 / 2)

最好的时代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战争、阴谋等种种危机显得有些无措。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正在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与国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突却未见消减,战火和鲜血弥漫的场面仍在不断上演。

这一切,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进步与落后共生的大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曾经、正在和仍将继续左右剧情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始终来自于大国。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在历史即将进入20世纪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世界发展面临的困难;我们的心中有个梦,一个大国的梦。

大国之风是什么中国的圣贤老子说:“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意思是:大国只有对小国谦下,才能得到小国的信任;中国的思想家司马穰苴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郑和率领当时天下第一的舰队七下西洋,执行的外交政策是:“以德睦邻”。大国之大,在于有容乃大,有德乃大,有信乃大,有为乃大,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大国观。

大国是历史,是中国人心中的中国应有的存在方式;大国是文化,是为人类文明的殿堂奉上的华美篇章;大国是追求,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自信与执着。

盛唐的奠基人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已经消失在了战火和硝烟里,成为了历史,历史是文明的记录,是民族的基石;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不是记忆的负担,它蕴含着可以照亮未来行程的智慧之光。

中国愿意承担起这个责任,中国将会帮助你们从世界大战的阴影中尽快的走出来,请相信我们

雄锋飞扬: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百八十三章 情迷北海

北海,位于北京城内景山西侧,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园内亭台别致,游廊曲折。全区可分为琼岛、团城、北海东岸与北岸四个部分,琼岛上有高67米的藏式白塔和永安寺、庆霄楼、漪澜堂、阅古楼,还有清乾隆帝所题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华岛春阴碑石及假山、邃洞等。东北岸有画舫斋、濠濮涧、镜清斋、天王殿、五龙亭、九龙壁等建筑;其南为屹立水滨的团城,城上葱郁的松柏丛中有造型精巧的承光殿。

大雪初霁,天地茫茫。冒子着一身鹅黄色纱绣折枝花蝶大镶边加套袖氅衣,袖口镶嵌了一圈呈色十足的南珠,散发着圆润而柔和的光芒。戴上白狐毛制成的云肩,头发在清风的巧手下也挽成了一个展翅欲飞的蝴蝶翅,点缀的珊瑚发簪、珠花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若即要翩翩起舞,手中抱着暖暖的紫铜手炉。脚上穿的是一双用金彩线绣蝴蝶的小羊羔皮的小靴坐上了软轿。

她今天要去观看北海举行的冰上蹴鞠比赛。按照她的脾气宁愿在听月轩里调墨舒愁,但皇上这一次下了明旨,点名要她前去观赛,对于皇上的话,她从来没有违拗过,不是不敢而是不愿。

听来传旨的小太监叙述在举行比赛之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做。内务府先期派太监用水泼洒冰面,保证冰面平滑如镜,然后摆放好礼炮,设立旗门,待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择一良辰吉日,皇帝在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陪同下,亲临冰场,观看表演。

她也曾听皇上说宫廷里的妃子贝勒们最喜爱滑冰运动,对于嫔妃而言,好容易能够步出幽宫,放怀天地,这是何等的乐事啊。但她对此并不上心,她只记得年前皇上对自己的一个承诺,到现在还没有实现,那个承诺指明的地点就是北海。

软轿行了大约有一盏茶的工夫,冒子由清风扶出了轿,整个北海上冰亮如镜彩旗飘扬,各宫的妃子们都穿着紧身的狐裘,身插不同的旗帜,整齐划一的站立着,显得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韵。场上锣鼓喧嚣,场下则是太监宫女等在下面侍候着。冒子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心里有些紧张与兴奋。一袭桃色映入眼帘,远而望之,北海白塔后的一抹朝霞,像一滴红磨滴在了宣纸上,慢慢向外晕散开了。

冒子正凝眸遐思的时候,忽听身后一个温柔的声音道:“妹妹来的好早。”

冒子回头一看,原来是珍妃,勉强笑了笑道:“姐姐不也是嘛,妹妹给珍妃娘娘请安。”

珍妃忙用那带了镶嵌珠宝翡翠熠熠生辉的护甲的手扶起冒子说:“咱姐妹的行这劳什子礼做什么,数日没去探望妹妹,妹妹近来身子可好”

冒子只是浅笑道:“有劳姐姐挂念,妹妹一切都安好。”

这时候祥嫔也下了轿,一身杏色滚金边大氅,戴了一顶白色狐毛坤秋帽,粉面桃花,颊侧的两个梨窝清晰可见,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她的笑声依旧是带着些许豪爽与泼辣,不似珍妃的温婉娇柔,微微万福一礼说:“珍妃姐姐与冒子妹妹来的好早。”

珍妃依旧是处之泰然,冒子则婉声道:“妹妹也是刚到。”

祥嫔左右看看道:“怎么没见皇后娘娘。”

珍妃说:“皇后娘娘今日头疼病犯了不来了。”

祥嫔秀美一蹙,轻轻叹了口气,显得很惋惜的样子,但眼角却划过一丝幸灾乐祸的光芒。

远远的传来太监的叫声:“皇上驾到”

那声音仿佛传自天际,在这山色冰影上回荡。

“皇上来了”祥嫔第一个欢叫起来。

珍妃也是一喜,掂着脚朝那边看去。

冒子还是站在原地,平静的像一波秋水。

却见光绪清坐着十六人抬的龙撵,那龙撵豪华气派,底座犹如龙舟,两面描金绘彩,底部安装两根长形角铁。龙舟上矗立一个方形木棚,棚外贴着黄缎,上接金漆宝顶。棚两侧各有玻璃窗一扇,棚内设雕龙宝座,后部有两根横杆。远远望去,颇为壮观

关绪清下了龙撵与众妃子们一一见过了面,最后来到冒子身边,笑着说:“你也来了”

冒子脸一红,低声道:“皇上发过话了,冒子当然要来了。”

关绪清哈哈大笑,回身说道:“今儿个难得凑得这么齐楚,大家都敞开了玩,谁要是赢了,朕重重有赏。”说着,关绪清回身对冒子说:“等会儿你也上场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