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一人一姓之天下,昨天我找过南洋的卦师给您卜过了,这次举事定能一帆风顺、马到成功。”
袁世凯虽然有些担心管家口无遮拦,但听着这话心里一阵顺畅,回头对刘仲及道:“老刘,你觉得我待你如何”
刘仲及赶忙跪倒道:“大人对我一家那是没得说,只要您一句话,我刘仲及就是为您去死都情愿”
袁世凯搀起刘仲及道:“你这话说得就重了老刘,这些年你为我袁家的事忙忙碌碌,从来没得过一天清闲,这些我袁世凯都是记在心里的。”
刘仲及有些感动道:“大人,您可不能这么说。我父子几人能有今天,全靠您的恩德,为大人办事也是我们做下人的本分。所以小的知道该怎么做”
袁世凯笑道:“只要你明白我的苦心就好”
刘仲及道:“是,小的记住了。大人您多日劳乏,我让他们先伺候着您休息吧”
袁世凯摆摆手道:“不忙,我让你安排的事情可办妥”
刘仲及拿出一个戏折子道:“请大人过目。”
见袁世凯将戏折子打开,刘仲及在一旁说道:“按大人的吩咐,今年四月便以市价的数倍请来了这些班子,而且两个月前便定下了这折子。虽后来有几个班子因故无法前来,不过小的还是找人补足了十五天的堂会。”
袁世凯对这京剧根本就是一知半解,折子里空城计、击鼓骂曹、武家坡、汾河湾、战太平等等琳琅满目的剧目让他看了迷糊。袁世凯将折子一合,问道:“这些都是什么班子我要的可是全国最好的,最有名望的角儿”
刘仲及耐心解释道:“这里均是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其中以三庆班谭老板、春台班的汪老板汪桂芬,汪氏唱腔的创始人名头最响。谭老板以双生一人唱两种角色唱初一场,汪老板唱十五压轴,期间还有两天斗戏,定能让京城所敢来捧场”
袁世凯听得晕晕乎乎,反正自己是是个戏痴,只要来的角儿好就行:“恩,给我找的教唱先生选好了吗”
刘仲及有些心虚的道:“找是找了,但这唱曲儿始终不是读书人”
看到梁士诒对刘仲及怒目而视,袁世凯突然笑了:“翼夫,你这是干嘛本督不就是学个戏吗”
梁士诒恭声道:“大人,以您堂堂总督大人的煌煌官威,竟请这些戏子们做先生,传扬出去恐怕于您的名声”
袁世凯听梁士诒要给自己上纲上线,赶紧打断道:“得,你听我把话说完。我请先生来不是为了学唱,只不过是学学这戏里门道罢了。翼夫,你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戏台,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恐惊可都在这上面,这上面的学问可是大了去了。”
袁世凯停顿了一下,正色道:“翼夫,请柬给范学成那边发过去了吗”
“发过去了,上次您亲自去拜会他,还许给他许多好处,这小子现在不知有多得意呢,根本就没有往别处去想。”
袁世凯点点头,又对陆宗舆说:“里里外外的人都安排好了吗”
“都安排好了,跑堂的,把门的,招待的,送水的,全都是治安局和警卫处的弟兄,身上都带了两支家伙,只要范学成那小子一来,保证他死无葬身之地”
“好,此事一定要严格保密,决不能令消息外泄出去,咱们能否举事成功就在今晚了。”袁世凯的目光中流露出杀人的寒气
袁世凯又对刘仲及道:“明天就把堂会的事情公布,把戏折子给我抄了贴在门口。还有,另外给我往外放一百张明天堂会的戏票呵呵,记得不要卖,要送”
刘仲及笑道:“这个我明白,那我就去安排了。”
第二天,金银胡同新盖的大宅子中间大院就挂上了“真乐堂”的牌匾,而且门口还贴了一个巨大的布告。布告的大概意思就是:新加坡总督袁世凯为了庆祝42岁寿辰,特地在本月初一到十五办堂会。不过主人喜欢热闹,所以准备发送一百份帖子,邀请“同好”者一起听戏。
若是单纯看这布告的意思,不会有什么人往别处去想,毕竟这年头哪个有钱人过生日不办个十天半个月的堂会,何况是堂堂的新加坡总督呢。不过这主人堂会请来的那些个角儿可就太了不得了,这堂会演出阵容之强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虽然堂会每天都会更换的戏班子,但每个戏班都是久负盛名之辈,而且其中还有两个梨园“巨星”。第一个三庆班的谭老板,那是轻易请不动的人物。谭老板不仅能唱老生,还可演武生,戏里唱双生那是一绝。第二个是春台班汪老板。汪老板有“长庚再世”之誉,而且前一段时间因为练功失声一年前刚刚恢复。可以说这是汪老板“复出”后,首次唱满完整的一出戏。最让戏迷们疯狂的是,这两个角儿还要在初十同场“斗戏”,曲目是两人都非常有功底的击鼓骂曹
这个消息一传出,金银胡同的真乐堂顿时成了戏迷们心目中的“圣地”。真乐堂发放的那一百份看戏的帖子,不到一刻钟就被戏迷们抢劫一空,甚至有的戏迷为了一份帖子当街就动了武,挤坏了六个脑壳方才罢手。而与此同时,新加坡城里非常不搭尬的几个人手里也出现了大量真乐堂戏贴。新加坡一个小小的狱吏手中就出现了二十份“高价”收购而来的真乐堂戏贴,一时间,这个狱吏府上成了好戏者争相拜访的地方。
还有南门外一个药堂掌柜子也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十来张真乐堂戏帖,当即被治安局的几个管事人瓜分一空,而掌柜子也被大大口头表扬一番。
一时间,真乐堂戏贴成了有市无价的宝贝,甚至还出现不少假冒“盗贴”。
对于袁世凯而言,院子外面的抢票闹剧,他根本无暇顾及,他心里装着的事比天都要大
第二天,旧历初一。这一天夜晚,真乐堂那可谓是人山人海。虽然总共只发放了两百张戏贴,但是来者竟然有一千之众看此情况,袁世凯下令把大院的“观众席”分为两个区域。靠后的部分比较大,但是没有准备座椅,可以让票友们自由进入观看;前排的区域虽然相对较小,但却准备好了座椅,有人斟茶送水,甚至还有几个临时用布搭起的雅间。有台上精彩的演出,戏迷们哪里还会介意是站是坐,哪怕让他们挂在树上都可以。于是大家一拥而入,顿时将站立区挤了个水泄不通。
风云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百五十六章 戏里戏外
在前排中间的一个“豪华”雅间之内,袁世凯一边磕瓜子看戏,一边听着京剧老师的解说。通过几天的学习,袁世凯现在可谓是个京剧通,虽然要他上去唱两嗓子做不到,不过理论知识可谓扎实无比。不仅对于京剧的唱、念、做、打袁世凯做到心中有数,就连一些“堂音”、“脑后音”、“云遮月”等等较为专业的唱腔都能分辩一二。
台上,谭老板和汪老板正在试戏,虽然是试戏,但也引来了观众们一阵阵轰天价的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