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03(2 / 2)

李鸿藻心里是不赞同京城里大兴土木修造园林的,抱定了守拙的宗旨,不表明态度,只跟着往外走。熊希龄却是兴高采烈,跟着銮驾出来,说道:“皇上励精图治,打出偌大一座锦绣江山,四夷宾服,万国朝拜,自然要有与之相配的体面,这才能显示我中华帝国的风范”

关续清站在仪门旁,用手中的扇子指指东边,说道:“那边景福阁想必你们来时已经看过,哪都好就是少了一副楹联,你们替朕想一想,出个楹联让朕听听看。”

这种事康有为自然当仁不让,张嘴就吟道:“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吟。”

关续清含笑点头,又指那座石峰,问道:“这座山没有名字,叫个什么好”

康有为端详了一会儿,说道:“这山像华盖,又像灵芝。依臣拙见,应该起名叫华盖或者叫翠芝,不知皇上觉得哪个好些”

“华盖不好,皇家味太重了,就叫翠芝吧,听着就有灵气。”说着关续清又指着佛香阁说:“你看那座佛堂,也没有楹联。皇后很喜爱那里,你琢磨一下。”

“是”康有为答应一声,仔细看佛香阁,可从这个方向望去正好大部分都被茂密老树遮挡住了,低头微微一寻思,就吟道:“绕砌苔痕初染碧,隔帘花气静闻香。”

声音刚落,关续清又指着佛堂边的一座楼问道:“那楼呢”

康有为吟道:“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匾额写什么。”关续清问道。

康有为脱口而出:“云帆月舫。”

“好”李鸿藻原本总觉得康有为有点媚上的味道,见他对答如此敏捷,也不禁大声喝彩:“说得好,不落俗套,不失庙堂本色,这是要功力的”

关续清大笑道:“有味道,有味道,广厦不愧是当世大才。”抬眼一看,内务府大臣志锐慌慌张张从树影里过来,来到眼前,关续清随便说了一句:“有事待会儿再奏,先陪朕赏景。”

志锐答应一声,垂手站在一旁。

此时正是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日影西斜照得夏树山湖一片苍翠明媚。山风一起,湖摇树动,起伏不定,极目西望山色水景,万树翠绿欲滴,楼宇星罗棋布,有林木、有小桥流水、有苍藤古藓令人一看就神清气爽。康有为不禁长叹一声,说道:“臣虽然略有点儿小才,面对这么美的一副画卷,恐怕也要搜肠刮肚呢”

关续清淡淡一笑,徐徐下了汉白玉的石阶,到仪门外才问:“志锐,你似乎有要紧事”

“原来是有的。”志锐面对美景,脸上毫无表情,“主子不叫奴才扰兴,奴才现在不敢说了。”

关续清用扇子指着他,笑着对熊希龄三人说:“你们看看这人,当年为了乌鲁木齐筹措军饷的事和朕庭前奏对,句句都敢顶着朕说话,如今反而乖巧起来了。你,还有李鸿藻、罗振玉递上来的本子朕都看了。这园子是康熙那时就建造了的,这么久的时间,许多地方都破败了,不趁着现在有钱,什么时候才办”

志锐看了一眼李鸿藻舔舔嘴唇说道:“奴才以为这修园子既然不着急,眼下就先把精力放在恩科取士和赈济灾民上较好,修园子的事可以慢慢来,五年也行,十年也行”

风雷激荡三千里 第六百五十四章 修园风波下

这时,一直憋着一口气的李鸿藻在旁边说话了:“当年康熙爷要修避暑山庄,大臣索尼等人劝谏,说避暑山庄真清凉,百姓仍在热河中,说的是民间口语儿,可说的也是实情。康熙爷也就停拨了银两。照着奴才的见解,这修园子的事还是不急之务。有了钱还是用到增强军备和各地建设上,用到赈济灾民,使天下陷入水火中的人得到拯救,才算得是尧舜之君。”

李鸿藻没过脑子似的直愣愣把这番话说出来,关续清脸上登时没了笑容,“你是说朕不算尧舜之君,不肯为百姓着想”

李鸿藻躬下身子,语气却毫不退让,说道:“皇上是明君,唐宗、宋祖与我朝圣祖皆是英才明君,亦不曾以尧舜自居,何况皇上”

至此话赶话的已成僵局,一君一臣,关绪清横着眉居高临下,死盯着李鸿藻不言语,李鸿藻躬着身子,也不抬头看皇上的脸色。关续清早就知道李鸿藻是个折不断、打不烂的主儿,连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