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要是真的死了,皇上给我个什么谥号呢”
笑容凝固在关绪清脸上,他猛然坐直了身子,扳着静芬的肩头,急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到底怎么了”
静芬坐起身,望着纱灯里的烛光,叹息着微笑道:“自从得了这场大病,我总是怕自己不能陪伴皇上走到最后,所以趁着现在我想向皇上讨下这个谥号。你不是当初答应要给我孝贤这个谥号的吗你要是能给我这个谥号,我将来九泉之下也就瞑目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关绪清一把遮住了她的嘴,说道:“朕不许你再说这样的话,咱俩成婚以来这么多风雨都过来了,将来一定会白头偕老,就是死也是朕先死,朕怕你走在前面的话,朕承受不了失去你的痛苦。朕自打登基以来事情多,陪你的时间少,可是这么多年了你还不知道朕的心思别胡思乱想睡吧”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关绪清就醒了,见静芬葱白色的小臂露在被子外面,呼吸均匀,沉稳的睡着,眼角还挂着幸福的泪痕,他轻轻替她掩了掩被角,披上中衣,轻轻的来到外间大殿。几个守夜的宫女忙不迭的过来侍候,关绪清摆手叫她们下去,单把小德安叫过来问道:“皇后如今一天进多少膳”
小德安见皇上脸色阴沉,小心的低声道:“娘娘这些日子全都进的素,两顿正餐,奴才在旁边瞧着,一顿不过二两老米。闲时偶尔进一点荔枝瓜果。倒是前头厨子郑二做的荤菜娘娘还进得多一点儿。郑二走了之后,奴才就没见娘娘进过肉菜。”
关绪清沉吟道:“郑二现在哪里”
小德安笑道:“他偷了御膳房一个鸡血红瓷瓶,埋在煤渣车里往外运,叫内务府查出来,打了一顿”
他还没说完,关绪清就摆手止住了他的话,说道:“你一会儿就去传旨,叫郑二还进来侍候,月例加倍,有钱了就不偷东西了。告诉郑二,主子娘娘进一两肉,朕赏他一两银子。”
“啊喳”
中东风暴 第八百一十一章 皇城内外
关绪清顿了一下又问:“给娘娘看脉的太医是谁”
“任锡庚。”小德安忙道:“太医院的头号医正,不奉旨不给人看病的。他说娘娘这几天发的是无名热,心血燥竭,要用鲜熊胆。只不过这味药秋冬季节太难得到,熊瞎子猫冬不出窝儿,到哪弄得那么多鲜熊胆呢”
“这些事你该早点告诉朕。”关绪清板着脸说道:“畅春园鲁圃还养着十几只熊呢,先用着。朕这就叫黑龙江省长捉活熊送过来,笑话,猫冬的熊就抓不住么”
说到这里,关绪清觉得有点儿冷,才想到自己穿着中衣说话,这才回到寝宫里,这时,静芬已经醒过来了,双眸炯炯有神,见皇上进来,赶忙起身说:“我都听到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一时半会不至于怎么样的。皇上你太郑重其事,我反而承受不了。”
“敬天命还要尽人事,不然要人做什么呢”关绪清笑道:“你心思放开就是了,朕问了心里也就有数了。”
这时,几个宫女过来忙不迭的给皇上穿衣服,穿好之后,静芬亲自过来为皇上束了一条金镶碧琊纽带,这才满意的说道:“你去办正经事吧,我就是有时候想不开,给你说说贴心话,过去那时候就好了。”
“那就好。”关绪清正要再说话,却听自鸣钟连撞了七声,就不再耽延,一边往外走一边回头对静芬说:“朕先去拈香为你祈福,然后上朝晚上还来你这儿。”说着话,就在小德安的引领下除了大殿,坐上暖轿,先来到大高殿拈香,又到了寿皇殿行礼,又到钦安殿、斗坛拈香拜礼,坤宁宫西案、北案、灶君也都祭拜过了,又到东暖阁的神牌前、佛前行礼。
在去东暖阁的时候,正好路过听月轩,关绪清心中一动,叫小德安把銮驾停下来,小德安过来说道:“这殿已经荒了一年了,内务府送来的礼部仪注单子没有安排祭这个殿”话没说完,关绪清摄人的目光忽然扫过来,吓得小德安打了个冷颤,不敢再说什么了。
关绪清说:“是朕听礼部的,还是礼部听朕的别处不去,这殿朕一定要祭,打开”
这座听月轩自冒子死后就完全封住了,宫里人传闻夜里常听里边有隐隐约约的哭泣声,巡夜的都绕开道儿走。关绪清缓缓推开尘封的大门,立刻有几只雪鸡嘎嘎大叫着扑楞着翅膀飞出来,几个太监都是吓得一楞,偷眼看皇上,脸色凝重没有一点儿光彩,谁也不敢多说话,只得随皇上进去。
关绪清走得很慢,一边走一边仔细打量着这座小院,只见青砖缝里长出的蒿草足有一人高,四处都是一片萧索,远远看上去好像是一座荒废多年的古寺,冷风吹动着屋檐上的衰草,发出呼呼的哨声,好象是怨妇在哭泣。
关绪清脸上一青一白的,踏着铺满枯草的石路,来到冒子原来住的房前,站在原地好半天,深深吸了一口气,像是要捕捉过多年前的记忆,他隔着窗户朝里观望,只见屋子里光线黯淡,满地都是厚厚的尘土,似乎印着不少老鼠、黄鼠狼的足迹,书架上还有几本旧书散乱的堆在那里,靠床的海红幔幛照旧挽着一切都是那夜的样子,只在靠过梁的墙角下翻倒着一只木凳子,墙上一尊弥勒佛像已变得黯黑,佛像挺着大肚子半张着嘴唇,笑嘻嘻看着这间房子和呆呆的关绪清,那表情像是嘲笑,却比嘲笑更令人心碎。
关绪清身上不禁一颤:他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某一天,冒子白衣如雪的坐在这只凳子上,一遍一遍的抄录着自己送给她的那首诗经陈风。
“朕对不住你,朕对不住你”关绪清心里一阵酸痛,向后退了一步向窗棂微微鞠了一躬,含着眼泪呐呐的说着,然后点上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又小心翼翼的把香炉重新安放在石阶上,心中默默的念着:“今世有缘今世再见,今世无缘愿结来生”
正在满腹怅惆发呆的时候,王商匆匆走进来,站在皇上身后禀道:“皇上,梁相爷叫奴才过来请旨,官员们都在乾清宫到齐了,问皇上什么时候可以开朝。”
“朕这就过去。”关绪清指着满院的蒿草说道,“这间屋子里的陈设谁也不能动可这院子也不能就此荒废下去,回头告诉内务府一声,定期派人来清扫院子。”
“喳。”
早朝过后,关绪清又把冯相华、梁启超、赵秉钧留下来,就中东战争的事商议了一会儿,然后靠在须弥座上,一口气喝完了参汤,笑道:“伊朗大局已定,咱们也没什么可心的了,现在左右没事,你们三个都陪着朕出宫逛逛去。”
三人心里一突,忙道:“皇上,万万使不得,眼下虽说天下太平,可京城是大帮之地,五方杂处,背不住出什么事呢”
关绪清笑道:“康熙、乾隆都有微服私访的习惯,唯独朕是个胆小怕事的君主吗,有你们这军政、谍情三个大臣随扈,还能出什么乱子,别多说了,先回府化装改扮,半个时辰后在东华门见,道乏吧。”
三个人对望了一眼,没办法,皇上一向是乾纲独断,难得他心情好,要是惹得他生了气,谁也没好果子吃,只好先告退了。
半个时辰后,君臣四人在东华门相见,关绪清带了大刀王五和黄飞鸿侍驾,都装扮成仆人的样子,陪在身后,关绪清穿着一身酱紫色府绸长衫,头戴一顶瓜皮小帽,倒像南省来的富商,再看冯相华和梁启超都扮成管家的模样,赵秉钧则着了一袭灰白长衫,提着只藤条箱子,活脱是来京赶考的学子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