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装有漂亮的半椭圆形尾翼,三舵蒙有上漆的亚麻布。机翼下有2台发动机短舱,后端流线形修形考究,大直径低压主轮胎适合于简易机场的起落。双座座舱十分紧凑,座舱盖突出于机头上方,多框架形式,视界良好。
1906年9月17日,对法国德占区的波尔多成功进行了照相侦察并成功摆脱了敌机追击的“蚊”式飞机第一次正式向世人亮相之后,“高速木头飞机”的大名从此不胫而走。第二年5月31日参加了对德国科隆的“千机大空袭”。数量不多的“蚊”式飞机穿插在大型飞机编队中,挂着4颗227千克的炸弹,或单机攻击,或几架编组集中投弹。“蚊”式在轰炸时既可作高空水平轰炸,又可作低空点状小型目标精密投弹。当战略轰炸机在夜间大批飞向敌阵时,“蚊”式飞机在更多场合是充当向导的角色,为大机群寻找并标定目标位置或投下照明弹,这就需要它一马当先,飞在最前面。为了对大型机飞行员作出明确的口头指示和战前鼓动,不少“蚊”式飞行员还专门通过进修学习用优雅而标准的英语喊话。9月25日,“蚊”式长途奔袭,攻击位于奥斯陆中心的德国盖世太保司令部大楼,以烧毁大楼中的挪威抵抗运动的资料和档案,避免抵抗运动遭到破坏。“蚊”式飞机成功地炸毁了大楼,临近的街区却未被破坏。
1907年1月,法国抵抗运动通知英国情报部门,在法国亚眠的监狱里关押着100多个英国空军的被俘飞行员。为营救这些飞行员,必须用飞机精确的在监狱的外墙上炸开若干缺口或大洞,同时摧毁德国看守的营房。2月18日晚10点55分,19架“蚊”式从英国机场起飞,在“台风”飞机的护航下执行埃里克计划。“蚊”式准确地在监狱的围墙上炸开一个大缺口,并且炸毁了看守的营房。绝大多数飞行员在抵抗运动的接应下安全脱险。在二战的末期,“蚊”式轰炸机出动过39795架次,投下十多万颗炸弹,其中仅有254架被击落,每2000架次行动仅损失1架,创造了敌地上空空袭的最低损害记录,战损率只有千分之六点三,还不及一般轰炸机的三分之一,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蚊”式飞机是英国人的骄傲,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代名机。
这也就难怪胡三余听说是蚊式战机的时候,会有点儿惊慌失措了。
“哈哈哈该死的中国人还想伏击我们”一名法军军官笑了起来,“现在,我们准备过河去给他们收尸吧”
可是,偏偏最不可能存在伏兵的地方却出现了伏兵
正当法国人涉水向河对岸过去的时候,只有20工分深的河水中突然跳起一条条人影,紧接着就是雨点般的子弹近距离向法国人泼洒过去。朱绍良是第一个跳起来的,他扣动突击步枪扳机,子弹戳破塑料袋,射入距离他不足十米的一个法国人胸膛中。一声惨叫声中,那个法国人胸口喷出三道血箭,一下就仰面倒在河水中。
紧接着朱绍良迅速转动枪口,他刚好和五米外一个法国人四目相对,那个法军士兵刚刚反应过来:“中国人”一梭子弹在他身上留下一排冒着青烟的弹孔。
距离如此之近,打击又是如此的突然,双方人数也是相当,突然袭击者在近距离交战自然是占尽了便宜,因为被袭击者连躲避的机会都没有,如此近的距离,人的速度再快都不可能快得过子弹的因为子弹需要05秒到1秒的飞行时间,人在05秒内可以移动好几米,从而躲避过子弹的攻击,而十多米的距离,即使动作再敏捷的人也快不过去。
一通横扫,正在过河的五百十七名法国大兵全部倒在河水中。而袭击者中,仅仅只有一名中国士兵受伤。
“两分钟打扫战场,然后撤退”朱绍良果断的做了个手势。龙军在成功袭击了法军特种兵之后,把敌人尸体上有用的东西全部收刮一空,然后撤入到山林中。
就在法军特种兵遭到袭击的同时,法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在山脉的南麓也遭到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攻击。这边的第53步兵旅携带了一批大功率干扰装置和角反射器,大功率干扰器把电波射向角反射器,再由反射器发射无线电波对法军的空中力量以及通讯设备进行反干扰。而法国人的雷达火控炮火射来的时候,往往只能摧毁价值不过几百龙币的角反射器。
这一招,是当初德国纳粹在袭击巴黎的时候率先发明的,这一次被聪明中国人学了过来。这样一来,法军的电磁压制就不再存在优势,双方陷入“共同失明”之中。被切断无线电联系,雷达侦测器又遭到干扰的法军第101空中突击师无异于被点中了死穴。原本空中突击师防御正面宽、间隙大,因为每次蛙跳之后,在地面作战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就要立即登上飞机继续“跳”。现在无线电被干扰,就连飞机的航电设备都被严重干扰,加之龙军伪装部队在法军落地之后,便大量施放烟雾弹,使得战场上能见度降低,飞机就不敢在复杂的地形上降落,也无法收回自己的士兵。
趁着法军通讯系统和指挥系统一片混乱,成群结队的龙军士兵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对法军第101空中突击师发起猛烈的进攻。很快,空降在地面的两个连就被龙军分割包围,切断相互之间的联系。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三百十九一名法军士兵被打死,七百一十六人负伤,另有二百一十三名法军士兵被俘。一直等到附近的法军大部队赶到,为了避免遭到损失,龙军才主动撤退。
等到法军飞机赶来的时候,却因为通讯系统遭到严重干扰,地面又是处于浓密的硝烟和迷雾之中,法军飞机连地面目标都无法找到,只能盘旋几圈后胡乱投下一些普通的炸弹,带着没用掉的高爆炸弹返回了机场。
中东风暴 第八百三十三章 烈焰焚城
s:今晚要是超过一百朵鲜花,明天加更。
法军接二连三遭到灾难,他们的侦察机也因为通讯被电磁干扰而切断,不少侦察机失去控制坠毁在山区。全方位大功率的电磁干扰,对于法国人来说损害是更大的,一旦没有无线电,没有一切的信息来源,法军就彻底成为瞎子,而龙军步兵则采用老式的有线电话联系方式,基本上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在这种不对称的战争中,法军慢慢坠向深渊
八月二十三日,中法军队在札格罗斯山北麓的巴士拉进行了激战,这也是在伊拉克境内最大的一次正面交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位于札格罗斯山北麓的巴士拉是波斯湾重要的港口,也是保障伊拉克补给的重要港口,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就算是巴格达丢了,巴士拉这座城市都不能丢
在龙军发动进攻之前,伊拉克军队精心保存下来的重武器都部署在巴士拉附近的山中,整座巴士拉城都已经变成一座巨大的堡垒,这里分散而又集中了法国和伊拉克三十万正规军,城市的外围,密布着纵横交错的沟壑,到处都布满了地雷。
现代战争中,阵地战当然是抵挡不住拥有空中优势的敌人,因此伊拉克人要打的不是一场阵地战,而是一场城市战和运动战相结合的新式战役。因为巴士拉城市并不大,若是打一场单纯的城市巷战,一座平时人口只有40万的小城市根本就无法抵挡得住侵略者大军的猛烈轰炸和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