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38(2 / 2)

“父皇,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晓庄的嘴角带着一丝淡淡的浅笑,轻声说道。

摇了摇头,关绪清没有说话。是啊,此时他在想什么这一点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很想回忆一下自己这几年来的经历,可是这一时间,他竟然不知道从哪里开头。

“看,最后这一段是女儿亲自安排的,”晓庄拉着父亲的手,指着正在缓缓靠近英烈祠的最后一些表演性方阵说道,“不过这个主意却不是我出的,而是统帅部、国防部全体要求的。”

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关绪清朝那些由中华大联邦各个加盟王国代表们组成的表演方阵望去,只是看了一眼,他便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深深的触动了,同样也是在这一眼中,他找到了自己回忆的起点。

只见在那正缓缓行进过来的方阵中,最前面一个是有着紫禁城模型的雕像,雕像最顶端是一面镶嵌了五爪金龙的图案,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耀眼。

紧跟在这个象征性方阵后面地,则是一系列带有背景画面的写实性雕塑。站在关绪清的位置,可以轻而易举的将那些雕塑以及背景看的一清二楚。

在第一组雕像中,最醒目的位置,是一个手握钢枪,正在向前冲锋的龙军士兵,而在士兵身后的布景上,是一片密密的丛林以及几个正在端着步枪向前方射击的女兵。那个龙军士兵的面部,雕塑的非常清晰。

在第二各方阵所拥立的雕像中,最显眼位置上。是一个身穿军大衣的龙军将领,只见这名将领右臂虚抬,食中二指间夹着一根香烟,那姿态风度真是说不出的潇洒。而在将领雕塑背后的布景上,则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而在那雪花飘缀的画幕中,还有无数士兵正在奋勇向前。

之后的第三组雕像,似乎是内容最丰富。在雕像中,一名将军站在一堆篝火的旁边,正挥舞着手臂,面带笑容的说着些什么。而在他的周围,则围坐着几个衣衫褴褛的龙军战士。雕塑后方的布景上繁星点点,朦胧的夜幕中。还有大量的德军军旗在飘扬。

老实说,这种纯粹以宣扬、歌颂皇帝战争功绩为主题的雕塑,绝对脱离不开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对于关绪清来说,这些东西却是最能够勾起他回忆的物事。因此,在看着那些雕塑缓缓行过自己眼前的时候,关绪清感觉自己仿若是重新回到了当初,回到了那硝烟四起、枪炮隆隆的战场,一幅幅残酷但是却充满了美好的画面,一一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一张张曾经熟悉,但是如今却早已远去的面孔,如同影片一般,重新在他的眼前晃动

“携百侣重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当一切回忆的片段,最终收尾与实现的时候,关绪清的心中忽然第一次有了伟人的感慨,而紧随着这种感慨出现的,便是一种隐隐的失落,人生莫过如此。

“中华威武组成的坚不可摧的联盟伟大的帝国永久团结万岁,帝国的意志

万岁,伟大的皇帝

光荣属于我们的国家”

当雄壮的乐声再一次在广场的上空飘扬起来的时候,关绪清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抬起头来,眺望着远方的天际,在那里,一朵洁白祥和的云朵,正缓缓的向这边飘来。

德国柏林,总统官邸。

刚刚用过午餐的特奥多尔豪斯气色显得很好,此时的他在外交部长沃纳霍耶和财政部长里宾特洛浦以及总统警卫官们的陪同下,正在草坪上散步。

“这一次的世界经济危机你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德国还是一个依靠对外贸易的国家。”豪斯对霍耶说道,“二战造成的创伤还没有完全消失,一定不能让民众产生恐慌。”

“是。”霍耶恭敬的答道。

“英国人的作法实在是令人失望。”豪斯叹息了一声,“这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是否会损害别国的利益,他们根本不管。”

听了总统的话,霍耶和里宾特洛浦以及数名总统警卫官的脸上都现出了愤恨之色。

就在不久前,为了将经济危机转嫁到别国身上缓解自己的压力,英国国会通过了法案,对几种商品提高税额,率先筑起了关税壁垒,英国人损人利己的行为,给依靠商品转口贸易的德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德国政府向英国政府提交了措辞激烈的抗议书,但英国人根本不予理睬。被激怒了的德国政府在中国的支持下,对美国商品采取了报复性的关税措施。

“中国政府已经向我们出了照会,建议我们两国共同行动,遏制经济危机在两国的蔓延。”里宾特洛浦说道,“在得知个消息后,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才使得民心得以稳定。。”

听了财政部长的话,豪斯欣慰的点了点头。

其实霍耶和里宾特洛浦都明白,鉴于德国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重,对于欧洲这次的经济危机蔓延到德国,中国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管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疲弱的经济根本无法支撑起战后重建的工作,只能依赖于中国的帮助,在大量涌入德国的中国资本的帮助下,德国奇迹般的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战后的废墟上重新站了起来。

经过数年的重建,如今的德国经济情况已经大大好转,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中国的帮助,德国朝野上下极为感恩,对中国的亲近感在无形当中抵消了二战时代刻意形成的对华敌意。

虽然现在一些德国保守势力的报纸仍不无恨意的指出,“中国资本已经完全支配了德国经济的方方面面,德国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加工工厂”,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事实,但此时的德国民众对此却根本无动于衷,对他们来说,爱国热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