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闻言一愣,顿时肃容道:“善”
秦元见二位圣人是真心要立个大教,心中也是欢喜,从怀中取出天巫教教规与圣经来:“此乃我之前教派的教规与圣经,大教主与二教主可看一看。”
二圣忙接过那教规与圣经,瞬息之间就已熟记于心:“妙妙妙三教主这教规却是极为完善,二教主,不若我们的教规就按天巫教的教规来执行吧”
通天教主道:“善”
女娲又道:“既然立教,教内弟子辈份却需从新排过,之前所天巫教按青、天、巫、神、文、德、道、灵这八个字排辈,我看很好,二教主与三教主以为如何”
通天二人点头表示没啥异议,那女娲道:“镇元子、慈航道人、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赵公明、三宵、十二祖巫、天巫教原青字辈、青鸾都可为青字辈,孔宣、十天君、虬首仙、金光仙、灵牙仙、天巫教原天字辈、灵珠子则为天字辈,火灵圣母、闻仲、余元、石矶娘娘、菡芝仙、彩云仙子、戚林侯为巫字辈,其余天巫教内门原弟子辈份不变。
黑熊精、黄风怪、南山大王、鼍龙、黄眉大王、六耳猕猴、神冰子、神火子、百眼魔君、白骨精、独角兕、郑伦、金灵子、敖晶等外门护法,龚固、缪康、利腾、巢元、盛乐、刁刚、龙祯、李泽、魏哲、清麓子、束政、敖永等外门弟子辈份依然不变,
袁洪、张奎、吕岳、罗宣、高兰英、高明、高觉、余化、陈奇、魔家四将、九龙岛四圣也为外门护法,刘环、周信、李奇、朱天麟、杨文辉、丘引、龙安吉、余德、高继能、张桂芳等人则为外门弟子。”
临末,女娲娘娘又笑道:“血鸦那丫头却是个活宝,就连道祖都给她诸多好处,她又有功德至宝傍身,一身气运也是绵长有力,如此依然让她做我们天道教的镇教神兽吧”
通天二人再次点头表示没啥异议,秦元心知女娲娘娘是在照顾自己的颜面,把天巫教众弟子的辈份保持不变,心中颇为感激。女娲想了想又道:“我妖族族人里,陆压可为青字辈,妖师鲲鹏不足为大任,命为天字辈,其余妖神均为神字辈,剩余的妖将俱都划为外门弟子,日后按教规贡献考核,天巫教原长老的职务不变,以此来激励这几人努力修炼”
秦元闻言顿时有几分羞愧,相比女娲的手下大将以及截教众仙,天巫教的长老们却是有些拿不出手。
通天教主没心没肺的大笑道:“好,不以实力论高低,只以贡献评好坏,人人以做贡献为荣誉,这以后看哪个还敢懈怠,就是有哪个不肖弟子叛教了也会抬不起头来,天道教只养有用的人,不养懒惰之人”
女娲颔首道:“这个方法甚好,修为不高并不怕,怕的是弟子人品不好,没有归属感,人心涣散,这大教也无甚用处。考核他们对大教的贡献,考核他们对于众生的功德,功德足自然待遇高,就是我那妖族族人也不敢再有半分松懈之心。唔这考核不但要宣扬,更要严格执行,从即日起,教内弟子每十年一次考核,每百年一次大考核,若是有不合格者,严格按照教规惩罚,连续三次考不过者,逐为外门弟子,连续三次大考不过者,逐出天道教”
女娲娘娘顿了顿,又道:“这大教既然立下,稍后命弟子们把那青丈山的宫殿改造为天道宫,作为我们在人间的道场,天外天的道场就选在二教主的金鳌岛碧游宫,三教主负责人间事宜,那百家流派的做法甚好,我们完全可以借用,我与二教主每百年轮番在青丈山天道宫开讲大道一次,做教主的却不能懈怠,弟子的修行还得靠我们来操持,三教主日后成圣之后也不能偷懒”
“善”通天教主与秦元连忙应道。
求票票,最近新书有三江推荐,我们这本的票票也不能让落后新书呀v
第八十六章儒门归附
话说那天巫教、截教与女娲娘娘三教合立下天道教,元始天尊与老子迫于无奈,把阐教、人教也合二为立下天阐教对抗天道教,从此天下三分,天道教、天阐教、西方教角逐天下一统的正统名分,那女娲娘娘刚立大教,立时开始整顿教务,把个天道教里里外外打理的清清楚楚,又把天巫教与截教原弟子的辈份职务划分的明明白白,通天与秦元二人明白女娲娘娘一碗水端平,既照顾了天巫教原有弟子又没忽略截教群仙,反而是她的妖族族人颇为冷落,只给了几个内门名额,其余的都划分到了外门。
女娲这分心思,秦元二人都十分明白,心知她做了大教主,处处都得陪着心,二人也都极力迎合,只盼三教极早的度过磨合期,走入正轨。
且不说天道教三位教主如何商议教务,那攻陷狼牙关的华龙国大军此时却是陷入一片欢腾的海洋,天巫教弟子与截教群仙朝夕相处近两百年早已有了深厚的感性,俗话说最亲不过战友情,众仙一齐上过战场,共同挨过打,风风雨雨无数日夜早已情深至极,那金灵圣母、无当圣母、三霄娘娘更是与塞琳娜、蒂丝、红夫人几人打成一片,结成姐妹淘,王帅与雷欧两个坏胚差点就与赵公明、孔宣等人斩鸡头拜把子,如今得知两教合两教弟子上下彻夜狂欢,那水晶宫等归附的弟子更是狂喜,大军内的散仙纷纷羡慕不已,连连庆祝三天三夜之后这才重新踏上东征之路。
这一日,大军来到一处大城之下,前方探子来报,大军已来到那东鲁国腹地,儒门境内,此间的大城正是那儒门圣儒林城。
闻仲等人早已知这儒门势力庞大,华龙国诏令天下门派归服,虽然也有一部分儒门大儒前来归顺,但是这儒林城一直以来态度暧昧,既与东鲁国保持联系,又不敢得罪华龙国,竟是打着两面都不得罪的心思。
大军围城,闻仲骑着墨麒麟来到阵前,扬声喝道:“儒林城守将何在,速速前来回话”
城内一声炮响,杀出一队兵马,为首一位乃是一员儒将,只见这人一摇羽扇,拱手作揖道:“末将孔森,儒林城城守。”
闻仲早已得莘莺、红夫人叮嘱,取出一道圣旨扬声喝道:“孔森还不速速跪下接旨”
孔森大惊,连忙下得马来,跪倒在地:“不知圣使宣读圣命,还请圣使赎罪。”
闻仲一见此法有效,心中顿时大喜,连忙展开那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儒林城城守孔森一向勤政爱民,深得圣心。然天下大乱,群贼四起,孔爱卿为何不听从圣命,速速带领儒门弟子前来归服天朝莫非孔爱卿忘了儒圣孔子的教诲如今国师代朕亲征四海,南楚已归降、北麓已伏法、西岐已扫灭,你儒林城难道也要背负叛军之名,承受天子怒火”
孔森大骇,连连拜道:“臣不敢臣不敢”
闻仲双手把那圣旨递予孔森,而后和颜悦色的扶起孔森,说道:“孔将军忠君之心可谓是天下皆知,不知为何迟迟不领圣命,前来归附天朝大军”
那孔森恭敬的接过圣旨,而后叹道:“圣使有所不知,我儒林城内绝大多数儒门弟子都愿意归顺天朝大军,只是那儒庙里有几个老祖宗有些糊涂,被东鲁国游说一番,被那东鲁国姜望许了空头诺言日后要奉儒门为国教,这才一直阻挠我等归附。”
闻仲闻言大怒:“那东鲁国不过是个叛国,如何能有资格许这等愿望难道孔将军不知我天道教的大教主是人族圣母么我华龙国既是天朝正统,又有人族圣母支持,儒门向来忠君,为何到了此时犯糊涂你且去把那几名顽固分子带出城来”
孔森大喜,自幼被印入骨子里的忠君思想如何会让儒门弟子违背天朝圣旨,此时听圣旨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