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渐渐的从李鸿章的描绘中,看见了一个商机蓬勃的中国,那里有钱赚。哪里就是友善之地,这才是利益流真正的追逐方向。
第二天,麦金莱总统为李鸿章举办了一个私人宴会,在这里,才谈到了更为深层次的国家关系环节,李鸿章直言不讳的抛出了他的第三个来访目的:美国的门罗主义应当针对亚洲的形势作出新的修改。除了与欧洲互相保持超然的置身事外互不侵犯的关系之外,亚美两洲之间的代表之间,也应该有一个类似的约定,以避免这两个伟大的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之后发生正面的直接冲突。李鸿章正式向美国人提出了他的方案:亚洲如今是君主制,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则是民主共和制,如同美国认为神圣同盟把旧世界的君主制度扩大到美洲是“对美国的和平与安全的威胁”同样的,美国也不可以将自己的制度强行扩大到其他地方,特别是亚洲,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在官方的文件上如是说,但李鸿章直接表述时,不知道是口误还是其他原因,他的原话是“亚洲是中国人的亚洲”
对于门罗主义另外的修改,文件上也有表述,中国不干涉美洲的事务,希望在此基础上与美国互相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的洲际关系,美国亦要承诺不干涉亚洲的事务。事实上美国人也在这样做,自从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之后,他们就自我孤立了起来,而在渐渐苏醒的最近几年,他们也没有把触手伸往中国人霸气十足的统治着的亚洲,对于还没有建立完全自信的美国来说,他们还不敢在此时刻在名义上中英联合统治的亚洲动手动脚。
对于中美之间来说,两个隔着太平洋的大国保持互相的尊重和距离是有必要的,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都应该了解的一点。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格利法的排华问题,李鸿章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向美国提出抗议,要求美国议会废除这项针对华人的法案,这不仅不有利于两国的友谊和互相信任,也不利于美国的商业利益,在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面前,如果中国政府通过一个类似格利法的法案加于美国人头上,对于美国资本家的经济利益是有着极大损害的。
这就是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互相妥协,在这个时代的美国人面前,保持自信和对方的尊重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方对我们,又何尝不是怀着敬畏的心态这从美国人对李鸿章的超规格接待上就能看得出来。
李鸿章的访问将持续十五天之久,他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也将就这三个任务与美国政府和民间进行磋商,可以乐观的预见在他归国的时候,可以就这三个任务交出一个完美的答卷。虽然有国力在背后的支撑,但是李鸿章的老政治家的超卓风采和威望,也是居功至伟的。
李鸿章的行程还包括种植友谊树,祭奠当年的好友格兰特将军的墓地,访问大学,接见社会名流,当然也免不了当华埠的华人进行联欢,他七十余年的人生经历,让他积累起了丰满的人格形象和魅力,在纽约,光是合肥李氏家族的宗亲就有七十多人,公事之余轮番钦宴,这个老人也老来乐了一把。
美国的银行业,矿业均有意进军中国,李鸿章也会见了不少这方面的人士,譬如摩根先生等人,在中国由于传统的因素,外国企业如果在朝中没有高官做背景,生意也很难做得好,如今趁此机会在美国给李鸿章留下良好印象或是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这对于这些资本家们很重要,所以,这些天里,各界美国精英人物也都有拜访,李鸿章也给他们一些经验上的指点:“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有机结合才会广生财富。”
在签署了一系列的招商引资协议之后,美国的商界也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对于已经饱和的美洲市场而言,中国的市场正像一块流着奶与蜜的大蛋糕,等着他们去分享。
到了快要结束行程的时候,李鸿章的政治要求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美国人表示愿意在议会讨论有关格利法的问题,同时,美国将发表官方声明,表达对中国在亚洲地位的尊重,中美双方将建立起一种双才互相信任的双边关系,并在彼此的领域尊重对方的利益。
美国政府也认购了五百万美元的国家公债,这使得李鸿章的美国之行几乎是赢得盆满钵翻,对于他来说,美国人的表现有点出乎意料,但是其实一想就想得通,世界上还有许多比中国弱小的国家手里控制着许多的地方,他又何必再收拾完这些之前与中国这个世界前五的国家发生冲突呢而且在亚洲问题上,除了中国之外,大英帝国也是亚洲的守护神之一。美国人并不傻。
就算是经济领域,不说投资和办企业本身就是赚钱的,就是银行业和国家公债,哪样不是稳赚不赔的矿产业更是如此,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给资本家们更大的赚钱空间,再加上有政府最高领导人的承诺,还有什么比这种发财机会更好的呢
所以,美国的经济界将大举进军中国,这也是我乐于见到的,中国的工业化几乎是不可能由自发完成的,这个小农经济统治了几千年的封闭帝国,只有用外来的东西来带动,才能唤醒它沉睡着的巨大潜力。
至于中美之间的双边关系,中美双方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军事上的冲突更是无从谈起,美国人犯不着跟这样的国家不做朋友而做敌人。还是那句话,没有人天性喜欢打仗,除非你侵犯了他的利益。
李鸿章就在这一片赞誉声中回到了北京,不过北京的情形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平稳,甚至有些暗潮涌动的味道。
第二二五章当其时
近来的国际形势顺利的让我有些吃惊,原本我以为美国人会让我有些难为的地方,却没料到他们合作到如此地步,虽然对于美国人的对外政策只是要一个平等贸易的权利有所准备,但是毕竟是从后世来的,对于后世那种霸道的美国也早已习惯了,所以一时之间有点不太习惯而已。这也是我苦恼的一个问题,有些时候有些过于依赖我在之前建立的直觉,特别是在国际关系层面上,因为我的到来和国家的超速发展,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了,最显然的就是英国集团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