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7(2 / 2)

光绪中华 妖熊 5821 字 2019-04-15

原因想想也就明了了,南方农业发达,但是近年来南方人特别是江浙一带,佃户越来越少,随着人口的向工业的转移,农业劳动力越来越少,租佃投资也越来越高,自然的市场就会需要对劳动力数量要求低的机械化农业。

所以南方的农业机械企业远比北方来得多。但是实际上北方的自然条件是更适宜机械化农业,所以,慢慢的南北交融,各种潜在的工业需求都被开发了出来。本年度的工业数据比起五年前,几乎要翻了两个筋斗。

领先工业前沿的,自然还是军事工业,陆军的枪炮工业不讲数量,从门类来讲,基本上已经可以自给自足,缺口还是在海军的舰船设计制造上,这是个急不来的事情,所以只能慢慢的等,慢慢的积累经验。

自本年度起,海军增设了一项沈葆桢奖,以奖励那些在海军装备制造上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奖金额度为二十万银元。另外海军的旅顺造船厂也获得了七艘三千到四千吨的巡洋舰订单,不计成本,给他们练手之用,至于建成后的船,自然是出口到天海国,让他们在与日本国的海上交战中,检验成果。

聂士成让徐世昌尚书同知为首的总参谋部拟好了个秋木兰围场周边的军事演习的预有。秉承我的旨意,以第一军对抗第三军,就是要狠狠地教训一下在北京天子脚下养的娇了的第三军,这也是总参谋部第一次投入正式的参谋计划。

我当然也交办了下一项计划让他们做,也就是如何利用好天海国与日本国连年交战的机会,训练好自己的部队来。徐世昌素有智将之名,领导起总参谋部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想起禁卫标中有个叫沈沫的,见机也是很快的,那日正是他将那个逯航引到我面前,这样的人才在宫中当差有些浪费,加上也颇为投我眼缘。想来想去,于是让他去了总参谋部,参与这次日天战争中的军队调度事宜。

原辖东海的一零一,一零二镇,打半年后应当调回来了。而驻赤城山的一零三一零四镇,则应两年一轮防。

赤城山那边我没有个其他的心思,松平志男献宝后几次上奏都提到过,只是如今也没那个必要,想来想去,还是遏止了调动新部队立即轮防的念头。

部队要以作战为第一要务,其他的任务永远是次要的。当然,黄金部队除外。

凤翔统带的黄金部队已经轮了三轮了,作为最高指挥官,他也该轮一轮了,于是调了他去东海,掌了新蜀省提督,练练兵之后再给他晋个爵,调任京中算是对得起他了。

第二五二章罗斯福总统

正在太平洋的这一端呈现着一种与另一端同样火热的景象的时候,太平洋的另一头发生了一件重大事变。

发动美西战争,果断吃下加勒比海地区,开始了美国的有限度扩张的进程,并在经济方面实行金本位制度,使美国经济大繁荣的“繁荣总统”在这一年,在出席在布法罗举行的近乎于他的庆功典礼的泛美博览会的时候,死于无政府主义者里昂科佐罗兹的枪下。成为继哈里逊,林肯,加菲尔德之后,美国总侥位置上的“二十年祖咒”的第四位牺牲品。

19o1年,眼看就这么要到冬天了。

继任总统职位的,是美西战争中的英雄人物,被称之为圣胡安山雄,1900年刚刚当选副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

这位性格强硬的铁汉形象的总统,将在未来数年内执掌这个美洲最强大的国家。

从内政繁荣总统到铁汉总统,美国的外交政策将会或多或少的发生一些变化,所以,内阁外交咨议会的载滢,以及外交部尚书伍廷芳,在获知太平洋彼岸的这一重大消息后被我紧急召见,他们被紧急赋予一项任务,便是赶去美国参加西奥多罗斯福的就职典礼。

这也是建立起有建设性的太平洋互信体系的重要一环。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必须升温,以避免在太平洋两岸同时崛起的两个大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必要的冲突。对美国这样一个暂时还没有与自已实力相匹配的信心的国家,适当地尊重会赢得他们的好感。

这个世界并非是下棋,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政治家都如同盲人过河一般地在操纵着自己的航船向前行进,在向美好未来行进的过程中,负责任的政治家都会懂得战争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已。而并非上天赋予向其他国家开战的使命。一个拥有十分实力地国家两分信心的国家,值得我这个拥有六分实力九分自信地国家付出友谊。

事实上中美之间一直就不缺少友好的基础。由于南北战争清政府站在了正确的一方,虽然其间也有些美国人讹诈的成分在内。但是毕竟是站在了正确地队伍上。

李鸿章访美所受到的高规格礼遇,证明了中美之间可以在数十年内发展友好的关系而并非是敌对的关系。

说到底,这个世界的中心舞台是欧洲而并非美洲或是亚洲,隔着浩瀚地太平洋,领土野心和利益冲突在一望无际的大洋面前都可以忽略不计。这是两个在现阶段条件下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国家。

而在将来的欧洲战争中,这两个国家也将以超然的姿态,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于两国来说。各自目前最大的问题都是如何在本大洲范围内竭尽所能的建立自己地利益体系,在这方面。两国也有相当程度的合作可能。

以李鸿章1899年的美国之行所达成的两国公报为基础,双方各自善重对方在本大洲的超然地位,在此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的贸易,这才是两国最划算的一条路。

没有哪个愚蠢的政治家不喜欢走双赢的路。而非要走互拼内力两败俱伤的路。

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先天条件好的不能再好的国家,遏制他是不可能的,所以,尝试着去与他缔结平等的友谊,以渡过共同发展共同竞争的几十年。届时即使再有分歧,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仍然握在手上。

这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任的策略,绝大多数政治家都会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负责任。

同时前去美国的还将有内阁工商部的一位侍郎街主事,此人是帝国大学工商经济系98年的毕业生,考评及成绩极高,也深得欧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