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来酒楼在桐梓顺风顺水地开了两个多月,生意慢慢地火红起来。酒楼推出西洋式服务,有其高雅的格调也迎合了富人猎奇的爱好、口味,也有大众化的消费吸引了中低层的消费人员。悦来酒楼的老板是一个年轻人,姓何,为人不错,还捐资在桐梓成立了一所私人学校,办了一家报馆,出版一份叫做红星报的私人报纸。报纸的内容很平常,除开报道一些过时新闻外,就是留有一定的版面宣传一个叫民族复兴党的小党派。
有点可惜的是,何老板的脚有点瘸。
这是何凯、方云他们商议后,决定先在桐梓站稳脚跟。借着桐梓官方势力出现真空的时候,获取一个立足点。
第一卷 第十五章
“立正”
随着一声嘹亮的口令,先遣连的战士精神抖擞的站着队列,黝黑的脸庞上还挂着汗珠。方云像一支标枪站在队列前,他满意地看着自己一手训练的士兵,略显阴翳的目光中有了一丝笑意,“稍息全体解散”
解散后的士兵并没有马上散开,而是立即就地把武器仔细擦拭着。因为,在近三个月的魔鬼训练中,他们已经把“武器是士兵的生命保障”这句条令深深的印到了脑海中。
在这段时期的训练中,方云身先士卒,各种他自己编写的训练内容,都完成得非常的标准、优美,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方云也变得更健壮了,身体破天荒地长到了180,肌肉突出,充满了一种力的感觉;他变黑了,皮肤像擦得雪亮的古铜器。加上有点阴翳的眼神,整个人散发一种奇异的魅力,让人敬畏。
先遣连留下和方云一起的有52人,包括三名正在康复中的重伤员。方云经过考核,精选了33名战士组成近卫队;余下19人,也分别派到了其他部门。在这些部门中,方云非常看重王文宾的文教培训处,这一部门是方云亲自找了几个文笔口才非常好,思想非常活跃激进的人员组成,负责党的宣传工作和编写一些小宣传品。而何凯则是负责连队的日常事务和政治处了。
这样,这个新生的民族复兴党和护国军,逐渐形成了以何凯、王文宾和方云三人为领导核心的构架。方云尝试着给所有的人灌输新的民族思想,一种新的以大汉民族为核心的思想内容。在这些内容里面,方云认为大汉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
当方云的方案在众人的怀疑中实施的时候,大家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到了后面,看到了教案的好处,变成自觉训练了。
一个新的民族复兴党在慢慢成型,一支新的军队也在悄悄成长。
总之,一切都按照方云预定好的方向运行着。
革命军进到了云南后,跑到贵阳避难的达官贵人又回到了桐梓,也使得桐梓的街道慢慢恢复了旧观。
悦来酒楼的生意是越来越好。
生意上的逐渐红火,悦来酒楼也引起了桐梓一些小帮派地痞混混的注意。可是,这些准备到酒楼打秋风的地痞混混们很快就尝到了苦头:被悦来酒楼方三爷狠狠教训了一遍,他们当中的几个头领人物莫名其妙地在桐梓县城消失了。很快,方三爷带着几个新的强力人物重新整合了桐梓的几个小帮派。凡是不买帐的不服从的,基本上都从人间消失了。
整合后的这些小帮派,人手加起来也有差不多两百人,都是桐梓的地头蛇。这些人全部交给朴志玄负责,主要还是利用这些人来收集桐梓县城的各种消息情报。
渐渐地,何老板为人的仗义在桐梓县城里面慢慢有了名气,朋友也多了起来。就是县长和县保安队长也是悦来酒楼的常客,在桐梓,可以说何老板的面子很吃得开。
世事无常。
桐梓在黔北是较有名的富县。战火过后,帝国政府在这里缺少维持治安的官方力量,因此一些被革命军击溃黔军、中央军的散兵游勇和附近的土匪山贼就出现在桐梓周边,四处劫掠,渐渐形成了气候。
桐梓县城来逃荒避难的老百姓一下就多了起来,治安形势颇为紧张,而且不时有消息传来说那些土匪山贼和溃兵形成的力量要洗劫桐梓,他们可不同于前段时间经过的革命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桐梓县的县长是惊慌失措,一面向贵阳报告请求派兵增援,一面悄悄收拾细软家当,掩人耳目地又跑到贵阳避难去了。而保安队队长发现县长大人跑了以后,自己也带着姨太太偷跑了,若大一个桐梓县城的政府部门一下就是树倒猢狲散。
整个桐梓县城都笼罩在一股不安的气氛中。
深夜,悦来酒楼后院的油灯一直亮着。
在一间青砖砌成的厢房里面,方云、何凯和王文宾正在小声地讨论着,三人的脸色都有点严峻。
“三弟,恐怕你要失望了。现在我们能动的全部士兵也就是33个,其他的都还要在天门洞基地留守,如果把人全部拉过来,那边我有点不放心。”说话的是王文宾。
何凯叹道:“我也是这样顾虑的。眼下周边局势混乱,天门洞基地刚刚起步,必须要谨慎,才不致惹出祸事来。”
“话说白了,我就是担心我们把人全部拉来县城,万一有人去袭击天门洞基地,我们怎么办我们在河谷那里的动作,不可能不引起别人注意的。”王文宾摆明了自己的顾虑。
在复兴党的三人核心中,方云能力的突出,已成了三人中的头,何凯、王文宾也习惯了有事情要向方云拿主意的习惯。
方云起来来回走了几步,最后断然下了决心:“目前县城里面是人人自危,有钱有势的基本都跑到了贵阳避难,惟恐土匪拿他们开刀。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我就不相信一些散兵游勇组成的土匪,能够和我精心训练将近半年的士兵相对抗。”
他明亮带有点阴翳的目光扫过何凯、王文宾两人的脸:“根据志玄收到的消息,放言要洗劫桐梓的土匪,也就是三伙人马,最多的一伙才有一百三十多人,人数最少也就是六七十人,一群土鸡瓦狗,刚好用来给我们祭旗而且,这还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大哥,二哥,你们不是一直在抱怨没有机会明目张胆地招兵买马吗现在就是机会”
何凯、王文宾两人的眼光也亮了起来。
桐梓。
清晨起来的人们发现城里又有了带枪的士兵。他们的军服是统一的淡灰色,人数不是很多。他们明显也不是县长和保安队的人,县长和保安队的人早就跑到贵阳避难去了。在原来县政府办公的地方又贴出了布告,说是什么悦来酒楼招护卫队,人数只招两百人,年龄是满18岁以上的都可以报名,每人每月月饷是两块大洋。
悦来酒楼的方云方三爷放出话,要保护县城不受溃兵、流寇的骚扰,所以要招人组成护卫队进行自保。加上开出的条件也实在优厚,在目前这世道里,这样的优惠条件是少有的。而且是城里的名人在招人,所以布告一贴出去,就在县城中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城中不少的适龄青年都跑去报名。
在悦来酒楼出资兴建的复兴学校的操场上,搭了一个木台。这里是方云用来招人的特意搭建的。
人来得很多,大多数都是县城附近逃难进城来的老百姓。操场上一下就聚集了约有一千多人。这让负责挑选的方云感到很兴奋。
人多了,秩序就有点混乱,个个都想报名。对于这些缺少吃穿的老百姓来说,两块大洋简直是救命的。
方云站在木台上看了一下有点拥挤混乱的现场,眉头微皱,再这样下去就要出事情的。当下他大喝一声:“乡亲们,不要乱每个人都有机会”
他的声音很大,一下就震住了有点混乱的人群。来报名的人闻言都往木台上看了一眼,都被吓了一跳,十来个全副武装的士兵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看,特别是站在木台中间的那位青年人,明亮阴翳的眼光让人害怕。渐渐地,混乱消失了,人群恢复了秩序。
方云很满意这个效果,他说:“不用急,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好了,乡亲们,慢慢来。”
经过两次挑选后,方云从中精选了条件比较好的人,组成了一个两百人的卫队,并安排在他们的学校里面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卫队分为两组,每组一百人。训练由张连武、林红军各带一组负责。
何凯、方云在听取了朴志玄收集来的情报后,经过仔细地分析和判断,决定趁着桐梓一带出现官方势力真空的时候,大力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