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作为一个政治家居然拒绝承认我和我的党在合法地取得政权后,对政府机构和法令采取的合理变革是合法的,这是一件非常荒谬和遗憾的事情。民主的根本精神在于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宪法规定的是一个秩序,一个思想,一个观念。因此,这也就决定了一个政党要取得成功,必须依靠从人民那里取得合法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方法。但是,最终还是只有人民自己才能决定他们将信仰什么秩序,什么思想和什么观念的宪法。”
这一段话将方云的政治思想暴露无疑。当一部宪法被证明没有什么存在价值的时候,人民就应该推翻它和替换它,那么当一个帝国总统被认为是不称职的时候呢呵呵。
这样针锋相对谈话自然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第四卷 第一章
西藏对方云来说,的确是一个有点麻烦的地方。
喇嘛教的势力在西藏是非常大的。达赖活佛和夏扎虽然是被公审处死了,但是他还是需要一个藏传佛教的势力,来帮助他稳定民心。在西藏农奴主长期的欺骗性宣传下,藏族与汉族等外来人口的矛盾还是很深刻的。新疆和阿尔泰地区的情况稍微好一些,这两个地区一直都是在新疆地方军阀江士杰的统治下,汉人和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从表面上来看,没有那么深刻。
在这样的背景下,班禅活佛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在西藏,无论是寺庙,还是普通藏民家庭,大多供奉着达赖和班禅的塑像或画像。藏民称达赖和班禅犹如天上的太阳和月亮,外来客商如以达赖和班禅的最新彩色画像相赠,信徒会双手接过,捧过头项,并报以格外的热情。
达赖、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
达赖喇嘛这个称号,始于西元1578年。这一年蒙古俺答汗赠给格鲁派的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以“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的尊号,从此西藏历史上才有了“达赖喇嘛”这一称呼。
“达赖”是蒙古语,意为“大海”;“喇嘛”是藏语,意为“大师”。经大清帝国顺治皇帝于西元1653年的册封,达赖喇嘛这一封号就成为达赖系统的专用名称。
班禅这个称号,始于西元1645年。这一年蒙古固始汗赠给格鲁派扎什伦布寺寺主罗桑曲结以“班禅博克多”的尊称。“班”是梵文“班智达”即学者的简称;“禅”是藏语,意为“大”,二字合起来意为“大师”。西元1713年,大清帝国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从此,班禅这一封号就成为班禅系统的专用名称。
达赖、班禅虽然是同为黄教,但彼此之间的利益争斗也是十分激烈的,而且达赖一系历来都是压在班禅一系的头上。达赖一系的活佛,除开有两位不是藏族人外,其余的全是藏族人,所以比较受到西藏人的认同。班禅一系则是以扎什伦布寺为母寺,承传其活佛系统。
方云为了西藏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派出特使与班禅活佛进行了多次接洽。
显然,班禅活佛是接受了民族复兴党政府的建议,以西藏宗教首领的身份,协助复兴党政府维持西藏政治秩序,而复兴党政府则是在西藏等地承认班禅活佛的政治地位。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方云用专机把班禅活佛一行接到了桐梓,让班禅活佛一行见识了复兴党政府治下的繁荣。
贵州一行给班禅活佛的触动是非常大的。
回到西藏拉萨后,班禅活佛就积极地投入到解决藏汉两族人的矛盾纠纷中去,在活佛的大力周旋下,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人之间的矛盾渐渐减少了,而且,从内地移民过来的汉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畜牧业和工业技术,逐渐改善着当地人的生活。
针对这些情况,西藏省复兴党政府决定刊印藏文大藏经甘珠尔。这一做法不仅受到寺院僧人们的热情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广大信教老百姓的赞誉。为稳定西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李飞耘和方云之间的权力争夺,帝国各媒体之间保持了冷静和克制,毕竟这是两大军事经济集团之间的斗争,就目前来看,方云稍为占一点上风,因为他的赈灾表现获取了人们的同情,甚至有议员说,“如果副总统有名副其实的权力的话,他可以做得更好。”
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持类似的观点:“总的看来,报界对李、方之间的争执,保持合情合理的冷静,而公众对副总统的赈灾表现表示了赞扬。”
而作为方云的坚实盟友大汉帝国总理何英清,被或多或少地忽略了。毕竟,何英清上台后,他的亲日倾向是越来越明显,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总统李飞耘。这让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大汉民众越发倾向于副总统方云,在他们眼中,方云已经成为了大汉帝国未来的希望。
方云非常机敏地利用了这种情绪,他声明,在他的领地中,坚决不允许有日本人的商店和任何商品,日本人在西南和西部将被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他对日本人强硬的态度,使得他在国内越来越受欢迎,甚至有了一个“反日斗士”的称号,也为他在国民委员会和政府中,获得了支持。这些支持他的议员和政府官员对这位年轻的副总统很尊敬,不时地在关键时候为这位副总统提供支持。在国会和政府部门中,这位副总统受到的欢迎程度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总统李飞耘和总理何英清。
这当然让李飞耘、何英清两人感到不愉快。李飞耘还罢了,何英清历来都把自己看成是方云的领路人。他一直都认为,当初如果不是他拉方云他们一把,方云早就被李飞耘给算计掉了。可是,方云一直都对他保持着尊敬,并没有给他很大的难堪。当然,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方云是谁的面子都不给的。
对于这点,何英清把它归咎于方云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年轻人嘛,总是喜欢一些空泛的东西的。倒是王兆铭看出了一点方云的危险性,他向何英清指出,作为一个闲职副总统,方云的表现显得有点太活跃了。而且这种活跃还带着好处,不得不让人提防。
对于王兆铭的提醒,何英清并不是很重视,在他看来,一个政治上的娃娃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英、法两国政府对方云的西南政府虽然是有所不满,但其主要军事力量都在欧洲,所以暂时对方云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有逐步限制两国对大汉帝国的经贸往来;而日本就不同了,它生产的商品大多数依赖大汉帝国市场的倾销,所以,大汉帝国副总统方云提出的“抵制日货”并付诸实施的行为,极大的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为此,日本广田外相不止一次地向大汉帝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大汉帝国东北以后,一直没有大的战事,只是在默默的积攒力量,以期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拥有吞噬整个大汉帝国版图的武力。日本的军事力量优先集中在海军,它对海军的投资是不遗余力的:它一直在和美国争夺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位置。而在它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