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9(2 / 2)

高宝藏眼睛猛的就是一凸,睁大的双目怒视着李治,却说不出一句话来,一张圆脸更是紫红的发青,很是神奇。

“其实你也不能怪我啊,丰富的矿产,百万平方公里的黑土地,肥得流油,这么富饶的辽东,你让我怎么放弃。如今我大唐又人口不足,造桥铺路、挖渠开荒都需要人啊,如果能够将高句丽、新罗、百济百姓全部收归成为我大唐免费的奴隶的话,你说这日子该多么美好啊,所以我食言了,我听说食言者肥,算了,为了咱大唐,就让本帅肥。唉,真是的,本帅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你怎么一点都不感动呢。”撇了一眼高宝藏呆滞的脸色,李治无聊的将手中的青铜杯随手扔了开来。

薛仁贵一身甲胄,半路风尘的大踏步走进了大殿,目不斜视,走到李治面前单膝跪倒,秉道:“军帅,如今平壤城内所有抵抗力量全部被清理干净,那些高句丽人都在王宫外烧杀抢掠,军帅,我们下一步怎么做。”

李治静静的听完薛仁贵的禀告后,看了一眼高宝藏,脸色突然冷了下来,沉默了良久,也不说话,而薛仁贵也只是单膝低头跪在那里,一时间殿内只有那些高句丽大臣们还在咽咽低泣着。

闭上眼,深深的如出一口气,再睁开是,一片狰狞,冷酷仿佛能够凝结出寒冰来:“后日傍晚,大军离城,将所有的高句丽人向安市城驱赶,至于平壤城就烧了。”

“如果那些人不愿走怎么办”薛仁贵屏住呼吸问道。

“不愿走”李治冷笑了一声“那就让他们和平壤一起下地狱。”说完,摆了摆红色的披风像殿外走去,归海一刀还有十数名大内侍卫从殿内的阴影处突兀的出现,跟在李治的身后。

走到门口处,李治对还跪在地上的薛仁贵冷声道:“把这些大臣还有高宝藏都带上,当然有不愿意的,就成全他们。”

“诺”

望着李治消失的背影,高宝藏凄厉的尖叫了一声,声音中的悲伤、哀鸣、后悔,浓的化不开了。

大殿外跪送李治的一个苍老的身影在听到这声尖叫后,只是低叹一声,摇了摇头,随后转身离开了。

可爱的分界线

贞观十七年金秋时节,十五万高句丽男女老少被龙骑军驱离平壤,像天空上星辰一般散乱的向安市城方向逃离,三十五万平壤城的平民在不听命令之下,和高句丽的国都一起葬身火海。

站在城外一公里处,看着高句丽城中每一处房屋都被大火点燃,烈油还有数万高句丽百姓两日来能够搜集的所有的炭石、可燃物料接着干燥的秋风,在嘶嘶的燃烧着。

毁坏永远比建造容易,十几万人数日的烧杀,几万人的努力,终于让这座高句丽王都在仅仅两日内,化成一片废墟残骸。

高宝藏和那些高句丽大臣们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有的不敢相信的死命的揉着眼睛,有的更是悲鸣着,嘶哑着声音,从今日起他们就是亡国奴了,当某些东西真正失去的时候,才能意识到他的宝贵,以往的争权夺利,在眼前冲天的火海、扭曲的空气、不断的哀嚎坠下城楼的百姓面前,全都灰飞烟灭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今生恐怕再也不能回道故乡了。

那些大臣中不断有后悔之人疯狂冲向龙骑军,但那痛苦的嘶鸣,在龙骑军轻柔的挥动手上横刀后,戛然而止,除了地上死不瞑目的尸体和溅出老远的鲜血外,再没有其它。

“走,回安市城,这将是我们征辽的最后一战。”

深深的望了一眼烈火熔城的平壤,在冲天的火海的背景下,李治扭转马头,第一个向西南边的安市城纵去,火光映射的李治血红色的披风更显妖异。

九千龙骑军兴奋的嚎叫了一声,伴着火光和傍晚落日的余晖,大喝一声,向安市城冲去。

平壤城的火焰越来越高,烧的天上的白云都散了,不断燃烧汇聚在天空的浓烟,怎么散也散不掉,颇有当年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城,三月火不灭的味道,都有一个民族的血泪在里面。

强大总是伴随着征服,一手文明,一手屠刀,说不上对错,也说不上正义,这就是大国的崛起。

可爱的分界线

安市城下最后一战,晚上送上。昨天一章,很抱歉,今晚尽力多写点。求收藏进后宫,推荐、打赏啊,小妖与你们共勉

大唐皇帝李治 第五十三章 安市城下的激战

更新时间:20111013 2:31:07 本章字数:3767

李治在平壤城下大杀四方的时候,安市城下也在进行着殊死的厮杀,李靖的八万大军和高句丽三十二万大军正面对垒,而且唐军还要随时防备安市城七万守军的突然出手,腹背受敌,这样的情况,李靖能够将局面稳住,也着实不堕一代名将风范。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秋风肆意的吹起安市城外旷野里的灰尘,泉盖苏文皱着眉看着远处的唐军,军阵威武,布满安市城下,宛如钢铁长城,列阵于敌前,还未交战,就感受到了一种必胜的气势。

而反观己方,兵力是对方的数倍,但战力反而被八万唐军压制,每次想到这儿,泉盖苏文心中就是一阵气闷相反作为如今联军的主帅扶余义慈倒是轻松的多,依他的想法,自己现在已经压高句丽和新罗一头了,算是建功立业了,如果打败了,大不了再像唐朝称臣纳贡就是,这样的事反正以前也不知做了多少,再做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种小富即安的思想和泉盖苏文的豪言壮志来说,可谓云泥之别,但却也轻松快乐得多,知足者常乐嘛。

而另一边李靖也在思索着,龙骑军杀入高句丽腹地,飞鸽传书回来的消息,一路顺风顺路,已经到平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