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7(1 / 2)

七家门阀,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是为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

彼此婚配,不屑他姓。

其家每宗拥户万余,势力倾城,极为庞大,昔年自家老豆就想下嫁个公主,和人家拉拉关系,结果人家清河崔氏还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并非纯种汉人,看不起自家,不要。

由此可见一斑,不过也很正常,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

正如后世美国有句名言“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这七宗五姓就充当着这样的地位,改朝换代,但却依然不影响家族的繁荣。

就连大唐政权也是有赖于关中世族支持拥戴。

这时,感慨完蜂窝煤的神奇后,萧陵回过头来,正看到了在托着下巴沉思的李治。

萧陵被自家未来妹婿思考时丰富的表情吸引住了,时而喜、时而忧、时而轻松、时而深邃,夕阳照在李治小麦色的脸上,镀上一层金辉,让那表情更加生动,萧陵甚至感觉在看一出戏一般。

思及自家这个党魁,萧陵心中也是庆幸的,无论是李世民还是现在的李治,不仅是一个明君,同样还是一个仁君,能够臣子们混在一块的,关系如此和睦的,古往今来,也就他们父子二人罢了。

和李世民相比,李治要懒得多,但和李世民想比,李治更会用人,每个人在他手里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这夜市萧陵深深佩服的。

煤和煤炉都晾干了,李治与王铁匠商量,决定用煤炉做顿菜就在王家的大院落中开个夜宴,当然主要是试一试煤炉的功效。

燃起煤炉来,李治先用一个蜂窝煤垫底,然后用砍成小块的带松香的松柴,铺在煤上点燃,等松柴烧红后再叠加上一个蜂窝煤,一阵浓烟后,煤燃着了。

李治在煤炉上放了一个加入水的锅,烧起开水来。

半小时左右,水开了,李治挪开锅一看,两个煤正烧得通红,把两个煤的孔对正,又加了一个煤,再把一锅汤底放去,因为炉子正红,这次十五分钟左右就开了。

把炉门封起来,过一会,火就弱了,正好能保持汤滚,达到了文火的效果。

成功了,挥了挥拳朝空击了一下,心花怒放,这项发明的成功,可不仅给大唐人民送了温暖,关键是这辽东的苦寒将不再致命。

带皮五花肉洗净,切成麻将块干山楂片冲水洗净。

加入一大勺料酒,放入五花肉块,浸两柱香的功夫。

将浸好的五花肉块和干山楂片放入砂锅里,加入足量的水,烧沸半个时辰,中间不断用勺子撇除表层浮沫。

转小火微沸,一个半小时。

仔细回想前世红烧肉的做法,正准备亲手做一次红烧肉,至于什么君子远庖厨,靠,老子可从来没说自己是君子,但正所谓天不从人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突然感到的李和打断的李治一干人的开火。

仔细听完李和的禀报,李治默然的点了点头,仍然摆弄着手中的五花肉。

叹了一口气,将手在旁边的亲水中洗了洗,又用干布擦了几遍,对着一干纨绔,淡然道:“走,回去了。”

可爱的分界线

推荐票,收藏可以有吗打赏可以有吗

大唐皇帝李治 第十三章 大话科举制,从汉开始

更新时间:20111013 2:31:39 本章字数:5912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出人头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否顺利入仕。

所谓“学而优则仕”,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等,说的其实都是一回事。

那就是,一旦,能够顺利走上仕途,该有的一切自然都有,不该有的也会有。

换句话说,一旦拥有政治权力,连带着就有了社会地位、有了名声、有了荣誉、有了财富、有了女人、有了想要的一切

这种“官本位”思想,就像是基因一样,经过千年来的发展,深深的印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即使一千多年后,仍然遗留的很重。

有人曾今开个玩笑,说,你是愿意当世界首富呢,还是愿意在中国当一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答案不一而同,但选择后者的人却要多得多。

简而言之,在古代也好,现在也罢,政治决定一切领导决定未来

而自秦汉以来,传统的中国官员选拔制度基本上可以分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如今大唐的“科举制”。

当然我们并不能否认,科举制其实最开始是隋文帝创立,但形成制度却是隋炀帝,发展则是大唐及大唐以后。

而在宋、明、清则是发展的黄金时期,彻底的摧毁了以七宗五姓为代表的世家门阀,寒门士子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两汉选拔人才的方式其实是有很多种,并不仅仅是“察举制”,但最主要、最普遍实行的还是“察举”。

所谓察举,就是由地方官对当地的吏民进行考察,以品行为标准,以地方舆论为根据,把人才选拔出来,向中央朝廷举荐。

但事实上,因为被举者前途辉煌,所以高官豪族几乎垄断了举荐之权。

察举的科目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叫“孝廉”,例如结束西汉的王莽,和事实上结束东汉的董卓,头上顶的光环中可都有一个孝廉。

真是又孝又廉啊,有句话叫什么来着,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孝廉个屁。

而所谓孝廉,顾名思义,就是“孝子廉吏”。

之所以要以“孝”和“廉”为标准,是因为“孝悌”是为人子者最重要的品格,而“廉洁”则是为官者最重要的操守。

当然这也就是说说而已,天子家为权力骨肉相残的事,屡屡见之史册,不绝于耳,由此可见,当利益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亲情也就贬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