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1 / 2)

一句,崔知温听懂了。

门外此时有人小心的敲门,管家在外沉声说道:“老爷,车马仪仗准备好了。”

老人扶着椅子,崔知温赶忙上前把老人扶起来,来人站起来沉声说道:“我该走了,你以后的路终归是要自己的走的。”

崔知温点了点头,亲自拉开门,老人就在年轻人和管家等几人的陪同下,走进了炙热起来的阳光。

“老爷,我们这是去哪儿。”管家不解起来。

经管家提醒道,老人才朗然一笑,沉声说道:“上朝。”

管家顿时一愣:“老爷要去哪”

“上朝。”老人不厌其烦的静静了回了一句。

“上朝”

管家愣愣的付道:“今天不是说不上朝吗,没见到有大人上朝啊。”

“别人不上朝,今日老夫却必须上朝。”

太阳刺破天上的层云,老人的车马驶向大明宫,崔知温大步走回房门,要下人把大门窗户同时打开,光芒遍洒,崔知温亲自搬了个椅子坐在阳光下,这是他思考的习惯。

在阳光,闭上眼,被阳光照的热汗,他就精神越开阔,此时的崔知温面如冠玉,双唇殷红,仔细的回想二爷爷的小故事。

抓到手里的才是最珍贵的,崔家抓到甚么,自己又抓到甚么了

猛然间,崔知温一身冷汗,二爷爷这是在警告自己啊。

崔知温猛地呼出一口气,杨毅尘啊杨毅尘,莫要怪我这次隔岸观火,谁叫二爷爷话了,他的话听得懂听不懂的我都听,因为总是对的。

老人名叫崔敦礼,字元礼, “敦礼”之名,乃大唐开国国君唐太祖李渊亲起,如今官至大唐内阁七大宰相之一,乃天下第一世家崔氏族长之弟,位极人臣,天下一等一的权贵,这样的人,古人喜称“国士”,但大唐朝廷顶级的达官贵族则私下喜称老人为“不动明王”。

s:这是古国的世家,一定要爆掉欧洲那些一两百年家族史的贵族菊花。

大唐皇帝李治 第三十章洛阳风雨,世家里走出的女人

更新时间:20111014 8:19:41 本章字数:4469

第三十章洛阳风雨,世家里走出的女人

六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上的一切。河洛大地被晒得焦烫,地面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使人透不过气来,连天上的云彩也受不了了,悄悄地躲了起来。

坐落在洛阳东郊一片郁郁葱葱长林古木的白马寺,哪怕烈日当空却也从来是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如织,叩拜还愿人流不息,而素有“空庭院”的清凉台,却是自成院落,院古柏苍苍,金桂沉静,环境清幽,清凉台不远处的一个荷塘,正是荷花绽开之时,恍美人垂下眼帘,轻笑盈盈。

夏日的风总是多变的,午后还一片寂静,蝉声绵绵,白马寺圈养的鹭鸶还在荷塘觅食,忽然间,天空水墨染透湛蓝,铅云密布,轰隆隆的雷雨声越来越近,那些入白马寺的游客纷纷避雨躲避,一时间刚才还游人繁织的白马寺又恢复寺院固有的宁静。

小河淌水,低吟浅唱,夏日的疾风骤雨也揉碎了大地刚刚泛起的暑气,蝉声隐匿在芭蕉树的枝头,渐渐不见。清凉台也没有了诱人的身影,却迎来七位动人芬芳的绝色少女,在风雨走进了清凉台。

清凉台七女有四人围坐石桌,余下三人或捧一卷古书,或捧刺绣,或手里把玩一枚玉玦,分坐开来,时值风雨飘摇,这一副夏日风雨美人图,水墨渲染之下,宜景宜人宜心宜情。

“相传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邀请佛僧到土宣讲佛法,白马以驮经,跋山涉水到洛阳,为铭白马驮经之功,遂建寺取名白马寺了。”

说话的是一个有一头很漂亮乌的女人,丹凤眼黑漆漆的,让人更看不清她的眼神,但这样一个长相似乎与妩媚娇艳无缘的女人,嗓音却是很轻灵,气质芳华绝世,隐隐间带着很浓的书卷气,她叫郑素弱,素若轻弱,取自诗经,荥阳郑氏嫡长女,二九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