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 / 2)

无奈神雕 周云龙 5582 字 2019-04-15

每当夜幕降临后,周重总是坐在营帐门口,仰望着浩瀚的星空,心中对这世界有种虚幻的不真实感,总觉得这不是真的,会不会是个梦看着身上破烂的衣服,心想自己跟乞丐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如果没被抓来,现在只怕已经在乞讨了罢。想到这里,突然心里一动:不知道这里有没有金大师笔下的丐帮存在。

这日蒙古兵又押来了一批苦力,估摸着能有几百人,工程陡然加紧,监工的士兵的皮鞭不时落下,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哼声。周重见那些新来的人虽衣衫不整,但走路做事均一板一眼,颇象受过严格训练的军人,不由大是好奇,趁午饭时间无人注意,凑上前去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是从襄阳前线俘虏的宋兵。周重记不大清楚这段时期的历史,便打听了一下战况。俘虏中有位叫张江的汉子,是个当了十几年的老兵,他回道:“兄弟放心,襄阳城墙牢得很,鞑子是攻不上去的。老子倒霉,出城作战成了俘虏,等有机会逃出去,咱还回襄阳,再狠狠干他一仗。”周重很快和他聊出了交情,忙里偷闲的侃大山。张江将自己当兵历程中有趣的事情讲给他听。这日聊到襄阳守城的英雄,张江道:“我们安抚使吕文德将军自然是个英雄,他守城有方,数年来,打退蒙古鞑子数次进攻,功劳不小。但我最敬佩的是十年前一位英雄,他当时不费什么力气,只靠几千老弱残兵摇旗呐喊,就吓走了蒙古兵,我等深为佩服。”详细情况见射雕英雄传最后一章周重倒是一愣,忙请教此人姓名。张江道:“此人名郭靖,据传原为蒙古金刀驸马,然为我大宋与鞑子绝义,实是大好男儿。郭大侠现隐居桃花岛,战事一大,他必会回来领咱击败鞑子,保卫我大宋江山。”

“郭靖”两个字,如同一颗炸雷在周重耳边炸响,心中大为震惊,这些日子来逐渐平静的心情又起波澜:历史上根本没有郭靖这个人啊,这明明是金老创造出来的人物,为何会出现在这个时代我到底来到了怎样的世界他心中惶惶,连监工抽了他两鞭子都未能察觉,还好张江见势不妙,一把把他拉去干活,才免了晚上关起来的处罚。为了证实自己的疑问,周重四处打听当今的武林形势,囚徒中有不少武林中人,周重自然的得到了“中神通”去世、“西毒”疯癫、“南帝”出家的消息,确认自己确实在神雕的世界中。

确认之后,周重每天晚上都在合计自己到底怎样才能在这神雕的世界中生存下去。去找神雕重剑自己一点武功都不会,估计不被神雕拍死也会被重剑压死,何谈在瀑布中练剑;去少林找九阳真经少林寺藏经阁如何会让一个陌生人进入,想都不要想;找郭靖拜师桃花岛远在海外,海上容易迷路不说,就算拜成了,将来肯定要随郭靖一起战死在襄阳城中,对于只想混日子度过一生的周重来说,自然是不干的;那么,终南山去拜全真教,全真的武功是玄门正宗,重阳真人天下第一的名头周重向来是崇拜的,能去瞻仰一下重阳真人的遗迹也好,何况此处离终南山最近,就这么决定好了。周重给自己作下了以后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决定。

这时周重才注意到外面传来嘈杂的脚步声,还有鼎沸的人声:“着火了救火啊,鞑子杀人啦”。周重闻到了一阵烟味,知道不好,急忙上前几步,拉开帐篷一看,外面火光冲天,刀剑相交,正乱成一锅粥。周重直觉的感到这正是逃跑的良机,立刻出帐撒腿狂奔。刚奔出数步,突听得有人喝道:“犯人休走”,一把刀迎面劈到,周重大骇,急忙将头一侧,心想:“完了,杨过还没断臂呢,我先断臂了”。

忽听铮的一响,一把剑将刀挡开,“兄弟快走,长安城墙已修好,鞑子要杀人善后了”。原来是张江救了他。“大恩不言谢”,周重吓得脸色发白,知道自己帮不上忙,抱了一下拳,便匆匆离开,黑夜里深一脚浅一脚,也不知道怎么走出了险境。

靠着从被杀死的士兵怀里搜来的一点盘缠,这一日周重来到了终南山,看着面前“普光寺”的牌匾,手里拂着的“长春”石碑,他感慨万千。这里正是原书中郭靖带杨过上山学艺所停留的第一站。正是在这里,郭靖怒拍石碑,被全真教误认为淫贼。周重终于确认了眼前的事实不再是虚幻的梦境,他真的来到了神雕的世界,而且永远也无法回家了。

第一卷 终南山上 第二章 上山

更新时间:201078 14:48:43 本章字数:2084

“什么我不能练武”周重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好不容易上得山来,见到了眼前仙风道骨的丘处机这也是他的机缘,适逢丘处机出关,一时心血来潮决定见客,丘处机却说他不能练武,这千年希望一朝丧,心情自然十分低落。“道长,这是为何”

“大凡练功之人,无不从小练起,人最适合练功的年龄为五至十五岁,贫道刚才为施主摸骨,发觉施主已超过了十六岁,经脉已成,上乘武功只怕终生无缘了。”这句话若一柄巨锤,重重击打在周重心间,将他多日的憧憬击散无余。周重只觉手足冰冷,天地似若失去了所有生机和意义。上天让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却让自己失去了生存的能力,那自己今后将如何自处

丘处机见到这少年绝望的目光,心中竟不由为之一酸。他闭关数月,本未到功成出关时,但今日突心血来潮,决定出关,见到周重时竟出奇地觉得与他投缘,或许是冥冥中自有天意罢。“小施主也不必忧伤,人生在世也未必就要武功高强,一切随缘罢。我重阳宫除了武功外,道学也是玄门正宗,施主既无处可去,莫如就在山上做个记名弟子,随我参研道学如何”一语既出,满座皆惊,丘处机十年前就已经不再授徒,今日破例,虽然是个记名弟子,但却也大异寻常。张重再愚鲁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当即跪下重重叩了八个响头:“弟子叩见师父”丘处机笑着将其扶起,道:“我全真弟子以处志清静排名,你既入我门墙,当为志字辈,就叫周志重罢。”

这样,周志重的小道士生涯就算开始了丘老道说他尘缘未了,是俗家弟子,重阳宫俗家弟子没几个,周志重的日子跟道士倒也没什么区别。每日也随师侄们跟他同辈的大多开课授徒了一起做早课、打坐,间或打扫一下道观当然,他辈份高,倒也没做多少体力活。丘处机怜他学武至诚,将全真内功入门口诀传了给他。周志重古文底子一向较弱,内功口诀在他看来艰涩难懂,领悟起来实是头痛无比。当下决定先跟丘处机学文。丘处机对这个弟子实是偏爱,见他愿弃武学文,自是欣然而教。周志重也不知为何师父对自己青眼有加,实际是现代人豁达、眼界开阔、众生平等的思想,使他的气质异于常人,使人有亲近之感。他自己又是温厚的性格,几日下来,山上“清”字辈弟子都喜欢上了这个平易近人的小师叔。丘处机文武全才,跟随他习文日久,周志重获益良多。

全真择徒甚严,周志重虽蒙青睐,丘处机仍是派人下山考察身世来历,直到他曾被抓去做苦力的消息证实,才获许进入藏经阁查阅道藏。藏经阁在后院依山而建,背靠深涧,地势险要。周志重拾级上楼,但见书架处处,书籍汗牛充栋。随手而翻,均为道书。整个屋子走了一圈,居多为道藏,也有一些儒、佛书籍。原来王重阳融道、佛、儒思想于一炉,声称“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主张三教平等、三教合一,并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全真道徒必修经典。故此,全真为三教集大成者,这周志重倒是开了眼界。而除去道藏之外,武功秘笈倒没有多少,大多为七子一些练武注释。这让他找王重阳绝世神功秘笈的想法倒落了空,倒也明白自己为何如此方便进入藏经阁的原因。意兴阑珊之下,随手拿了一本书看时,却是道德经。道德经五千言为老子之作,博大精深,打开看时第一句倒也熟悉:“道可道,非恒道”。再往下看去,渐渐艰涩难懂,好在他发觉字里行间有着细小的字句注释,显然是有人读经时所作,这才勉强看下去。待到他深入看下去,却逐渐为其中的睿智所折服,不住地拍案赞赏,老子名垂数千年,果非幸致。而注释却也简白易懂,描绘深刻,颇有意境。周志重原文、译文交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