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闻听勃然大怒,若在此停下,那可就是前功尽弃。这荒山野岭的,若军卒失去希望,定然会出现混乱。更何况,后面甘贲地大军就要跟上,若找不到通路,可就白费了一番功夫。
他和霍峻随着王戎往前走,却见前方是一陡峭的下坡路,全部由溜滑的山石组成,根本无法在上面立足。
庞统问向导:“这里叫什么名字”
那向导回答说:“此地名叫马阁山,由此下山,在行一日,就能看见江油了。”
庞统看着陡峭的山体,沉吟了片刻之后,命人取藤甲裹身,外罩毡衫,厉声喝道:“我们行军七百余里,经历了多少凶险,许多兄弟在途中丧命如今,过了这里,就是江油,我等乃是奉天命讨逆,若是老天要我们成功,哪怕是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住。我愿第一个下去,谁可随我一同”
霍峻大声道:“长史,我愿追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庞统说着话,纵身跃起,从山坡上滚了下去。凸出的山石,撞得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可在这个时候,却是吭不得半声。
庞统带头,霍峻紧随其后。其余的军卒一见,也顿时振奋起来,着藤甲的往山下翻滚,没有甲胄的,则用绳索束腰,鱼贯而行。当然,这一路下来,又折损了数百人,不过总算是过来了。
庞统命人通知甘贲,火速行
他和王戎霍峻一合计,觉得兵贵神速,不可以在这山下久留。多停留片刻,就多一分危险。
于是领军卒连夜行军,向江油扑去。
这两天地状态,真的是好差啊
第一部 少年游 第四四六章 无题
更新时间:20081214 21:04:52 本章字数:4588
想不住章节名了,就用无题来代替
江油并不是一个城市
它位于涪江上游,在龙门山东南,距离绵竹八十里,成都三百二十里,属于德阳县治下。
若用更准确的称呼,这里应该被称之为江油大营。
如果董看到江油如今的模样,一定会大骂那罗贯中是一个骗子。
演义中,江油是一座规模不小的城市。可现在看来,说它是一座军塞或许更加妥帖一些。
江油大营原本屯有重兵。
这里囤积着供应广汉、巴西两郡的粮草,同时也保证着绵竹,乃至成都的用粮。甚至军械弩炮,一应俱全。当年刘焉设立江油大营的时候,主要是为了抵御犍为方面的世族谋反。
任岐已死,贾龙无踪
犍为如今非常的平静,所以就渐渐的懈怠了不少。
在刘璋时,江油大营有健卒八千。但刘璋一死,蜀中大乱。庞羲为了加强成都的防御,就把江油兵马调至绵竹,拱卫成都。而江油大营中,如今只剩下老弱病残不过千人,毫无战力。
这倒也不能说庞羲不懂得用兵。
事实上,上至庞羲,下至小卒,都不认为江油会发生战事。傍晚时分,一支关中军从天而降,出现在江油大营外。王戎霍峻领八百无难军杀入大营之中,毫无防备的江油留守军根本就没做出任何反抗,很快就丢弃了军械。跪地求饶。而江油大营守将在试图组织反抗的时候。被霍峻一箭射杀。半个时辰之后,庞统令数百人入主江油大营。
看着营中堆砌如山的粮草军械,庞统忍不住连连摇头。
霍峻低声问道:“长史,为何摇头”
庞统一笑,“我只是在想,当年刘焉设立江油大营,除了镇压犍为谋逆之外,未尝不存了小心虽说自古入川一条路,可这天底下没有绝对的事。精于谋算地刘焉。岂能不做防备”
霍峻道:“军师地意思是刘焉知道阴平小道”
“那倒未必”庞统说:“阴平小道,不过是山民的一个说法。至今日起,才算落实。刘焉又非神仙,怎可能知道阴平小道的存在但未雨绸缪,防备万一。未尝不是刘焉的想法。”
想想也是
那刘焉镇守幽州多年,和异族交锋无数次,绝非易与之辈。
只可惜他的后代未必能理会他的意思。以至于诺大的行营,如今却成了一座粮仓兵库。
由于袭击突然,江油大营丢失,并未惊动他人。
当然,这不过是暂时的
庞统命霍峻清点大营中的粮草辎重,同时派技击士连夜赶赴犍为。找贾龙所说地常播与杜微。这二人都是川中名士,因当初与贾龙任岐交好,故而不太受刘璋的重视,仍在了犍为。
也不需要担心他们能在犍为翻出什么浪花
当年贾龙任岐那么大的声势。都奈何不得刘焉。如今犍为世族势力大减,又怕个甚
庞统倒没想过,常播和杜微这二人能起到什么作用。事实上奇兵突袭,所求的并非是斩获多少战果,而是所带来的震撼性。
夜已深。细作来报:甘贲率领先锋人马。已经过了马阁山,正星夜赶来。预计天亮时到达。
时间非常地紧迫,庞统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这时,霍峻领着两个人走进了营帐,“长史大人,这两个人要见你”
看打扮,这两人似乎是囚犯。一个生的五大三粗,魁梧壮硕。年纪不大,四方脸,形容虽有些憔悴,但看上去却很有威严。一双眸子闪烁精光,流露着桀骜不驯之气,不似普通囚犯。
另一个人只七尺身高,很瘦弱。
长的倒也清秀,但给人一种极为刚硬的烈性之气。这江油大营,除了囤积粮草辎重外,还关押着不少囚犯。为的是修补江油大营的防御根据江油大营防御图上注明的时间来看,中平五年三月,也就是雍水叛乱之后的第二年,犍为开始造反。刘焉是有心把江油修建成一座要塞,但后来不知是何原因,被搁置一边了。
庞统奇道:“这两位是”
“在下彭”
“小人王累”
“啊”
庞统闻听一怔。彭这个名字,他倒是没听说过,不过王累之名,却是有所耳闻。
这王累是广汉人,本是刘璋地从事,年过已过三旬。他怎么会在这里又做此囚徒的打扮
庞统小眼儿一眯,脸上却带着笑意,上前拱手。
“辰元先生之名,统如雷贯耳”
王累的笑容中,带着一丝讥讽,又好像有些自嘲,“庞大人莫要说这些客套话,累如今不过江油一囚徒罢了。若非永年,怕已死去多时今日冒然求见,却是有大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