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温县县城,找了客栈住下来。
王画正倚在床上看书,李裹儿进了他的房间。
王画起身施礼。
李裹儿说道:“二郎,难道你生气啦。”
“没有啊。”
“那你今天为什么不说话”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喜欢,为什么要说话。”王画直接答道。
“酒逢千杯知己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李裹儿喃喃道。这句话是出自元末明初高明琵琶记几言谏父:“自古道酒逢知己千钟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好笑我爹爹不顾仁义,却道奴家把言语冲撞他。”显然李裹儿没有听说过,她眼睛里再次沉迷,说道:“二郎啊,你那来的这些奇才妙思的”
说着,轻轻地倚偎在他怀里,用手伸进他的衣服里,在他胸膛上划着圈。
反正现在也知道了,这个小家伙有时候胆子挺大的,能与太原王家角牛,要知道那时候他在京城洛阳可是一点势力也没有的。有时候胆子却挺小的,那天晚上,自己这样媚惹他,他手在自己胸膛上停了那么半天,才轻轻有了一点小动作。如果换成别人,早就将自己抱起,一下子扔到床上了。
虽然小裹儿岁数小,可现在皇宫十分地乱,她什么也懂了,就差这临门一脚,还没有捅破呢。
大圈子小圈子划着,划着划着,划到了王画的小胸头上,很奇怪,为什么比自小了那么多,李裹儿好奇地捏了几下。
这几下捏得王画骨头都软了。
虽然知道这个公主好玩与戏谑的成份居多,王画身体还有了一点反应。
感觉到王画身体的变化,李裹儿先是皱眉,后是微笑,用身体磨了几下。
第二卷 花之绽苞 第四十二章 神仙
王画低吼道:“不要玩了,再玩,我可不会管后果如何的。”
“嘻嘻,”李裹儿一笑,既然知道这个小花儿不生气,也达到目标,狠狠磨了一下,这才心满意足地站起来,飘然而去,但临走时,脸上也飞起一朵红云。
王画差点让她气死,坐在床边无力地哼了一声。再次用冷水洗衣脸降火,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会不会用小红红消火,也未必可知。
第二天起来,几十个人要吃早饭。
从客栈起来,找餐馆。还好,温县地位内腹要地,又有黄河津渡,过往的行人很多,因此大街十分地繁华,也有许多美食。
王画温县只来过三次,记忆最深的不是青峰岭,而是陈家沟,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他自己也练这个拳术,自然留心。现在看起来,与后来的温县县城,区别已经很大了。
找到了一家很豪华的餐厅,看到这一群人,店里的伙计连忙迎了出来。
虽说温县地处黄河要冲,加上这些年游学的,经商的人来人往,象这样一大群人不是没有,每个月都能看到好几批。但店里的老板眼睛多尖,一眼就看出打头的这几个少年气度不凡。人才不用说了,有绝世妖姬,也有几个美少年,可这富贵气儿,老百姓闻不到,但他打老远就闻到了。
弯着小腰迎了出来,将他们迎到了楼上的雅坐上。
对于他的态度,几个少年人也算满意。
但人多啊,这一坐就占了二楼一半桌位了。
老板端上来早点,全是店里面最拿得出的。
几个公主小王爷的一边吃着一边说着话。王画只是在一旁低头不语。
忽然他肩膀上被人拍了一下,王画回过头来,看到一个中青年,穿着道袍,笑嘻嘻地看着他。王画不认识,一拱手问道:“请问这位道兄,你是认错了人吧”
“没有啊,”这个道士一边说着话一边用手摇了摇,似乎扇去这一桌子人带来的气味。
武崇训有点着恼,他站了起来,斥责道:“你是谁”
道士也不生气,他继续笑嘻嘻地说道:“好难闻,好大的血腥味”
李隆基几个人皱了皱眉头,这个道士疯言疯语地说些什么但王画看了看这个道士,再看了看这一桌子公子哥儿,大小姐儿,心中却狐疑起来。
道士又说道:“小朋友,不要看哪,我是特地来找你的,你的面相真奇怪。贫道我看不明白啊。”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别人以为道士在胡说八道,王画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个极大秘密,他脸色慎重起来。
道士冲他招了招手说:“你跟我来。”
王画本来不想去的,这个道士挠到他的痒处了,没有顾李红的阻拦,真站起来,跟着他到了楼下。一拱手问道:“我不明白,我面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道士看着他,说道:“你看你眉宇双垂,本来是一短命之相。可让贫道我不解了,这是大凶的狐哀眉,断无生绝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