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王画与李雪君两人已经来到东城墙角底下。其实东宫自李重俊失踪后,基本已经荒废了。更没有遇到什么阻拦。不过在东城墙角底下,两个人再次遇到一些小麻烦。
麻烦不是来自他们的,而是在城头上,绳索是垂下来的,可两边涌来近百名官兵。上面有人,公孙大娘与一名护卫,他们不可能只守着绳索,就是让他们守着绳子,边上的士兵是守城的,可都持着弓箭,王画与李雪君还不成了活靶子因此只能主动出击,隔开一段安全的距离。
其实都有点乱,不然就是隔开距离也没有用。而且也有一门好处,正是夜晚,还是在二十五,虽然月亮已经升了起来,可月色昏暗,还被天上浓浓的乌云遮蔽住,大家视线都不清楚。不然王画与李雪君的局面同样很被动。
这两个人无论那一个,可不是王画,手中兵器也不是陌刀。当王画与李雪君攀上城墙时,公孙大娘已经受了轻伤,另一名护卫是重伤。他不肯下城墙,这个伤势就是下了也离不开东城了。而且也要人留下做掩护。
王画只好含泪答应。以后回报他的家人了。
三人下了墙头,来到东城。东城也不是空城,里面有司农寺、光禄寺、太常寺、尚书省、少府监、军器监、大理寺等机构,有的机构把守森严。比如大理寺、军器监,就是当初李重俊控制东城时,对这些机构也不敢直接发生冲突。但李雪君他们选择的却是光禄寺,也就是金城公主亲生老子李守礼领导的单位。
但这一次遇到的麻烦更大,韦氏都不顾李显的反应了,直接下诏,无论如何将王画留下。能不急吗这一出去,想抓获王画的希望更缈茫。
这一回两边涌过来的士兵更多,密密麻麻的,王画与李雪君先爬了上去,但两名护卫同样都身受重伤。结果这一次潜入皇宫的三名护卫,王画一个也没有带走。
但不管怎么说,王画几乎折腾了半个皇宫,最后终于杀了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正巧天下的一堆乌云让风儿吹开,一泼浅黄的月光泼撒下来,照在屹立在船头的王画身上,似乎让他全身带着一层光芒。
看到这个情形,城头上的羽林军全部鸦雀无声。
s:菊花让大家误会了,第一是菊花标志,第二菊花的杀意。意思是从今天晚上开始,真正兵戎相见了。所以才取了这个章节名。这一卷大约有三章就结束了。下一卷是什么,大家都懂的,呵呵。另外下一章,另一个女主角将要出现,同样也是一个转折。
今天元宵节,在唐朝元宵节不亚于春节哦,三更补偿大家。如果大家票多一点,打赏多一点,再加一更,四更。
第六卷 黑牡丹 第一百零五章 瘦弱的身体
第一百零五章 瘦弱的身体
李显就是脑袋反应再迟钝,到这时候也反应过来。
事情绝不是韦氏所说的那样,自己一直站在贞观殿的三楼上观看,甚至还让太监拿过来一个望远镜。这个技术很简单,而且太原王家新出售的那种药玉十分清晰透明,虽然在夜色中,视线也比以前好得多。隐隐地看到大约的情形。
王画还有王画家那个厉害的小妾,这不是在发疯,准确来说,这似乎在亡命天涯。
而且今天晚上城中的混乱,两仓的起火,在陶光园兵戈生起来后,不约而同发作。这能正常么这能是一个意外么
他向韦氏问道:“皇后,这是怎么回事”
声音与往日不同,很严厉。
韦氏也知道今天晚上事情大条了,如果将王画击毙,那么什么事都没有了。就是丈夫与女儿生气,人已经死了,日子还得照过,王家除了王画外,也没有其他的人物来讨还这个公道。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但王画逃出皇宫,这回再击毙他的可能性已经不到一半了。王画一逃出去,自己想安稳也安稳不下来。
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如果王画一死,后果更严重。沐孜李野心勃勃,李雪君虽然清心寡欲,可王画却是她心中的依靠,而且王画除了李裹儿这个儿子外,还有沐孜李另一个儿子,也就是说王画后继有人。
血字营将士同样不甘心,现在王家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沐孜李本身就掌控着几百万的教民。那个后果才是很糟糕,很糟糕。唐王室能生存下来,也只能剩下最后一丝元气。而沐孜李她们打不过了,还可以撤向大洋洲。以后再图东山。在陶光园韦氏用人堆王画,那么到时候沐孜李很有可能用人堆唐朝。她可不象王画有民族大义。况且有突厥吐蕃在一边虎视眈眈。
但韦氏脑子转得很快,她立即答道:“陛下,妾身问你一句,你可知道王画的粮食从什么地方取来的”
李显愣了一下,王画粮食不是从遥远的外国,通过中原的货物交易来的吗
“你一定认为他是买来的,当真如此这是他在海外的下人种植的。陛下,你知道他在海外有多少下人吗”
“种植的”李显更是愣了一下,这不是几千斤粮食,也不是几千万斤粮食,单位是石,这得多少人种植他不是王画、韦氏、李旦,想什么就问什么:“多少下人”
“两百多万。”
李显吓了一跳。
一个岭南道地方有多大,包括广州桂州交州近七十个州,也不过两百多万人。
这不是主要的,虽然两百多万人很多,可还不能与唐朝相比,就连吐蕃与突厥的人口数量也赶不上。主要是王画的成长,王画今年才多大岁数也不仅如此,关健王画要么在朝中,要么在钦州,要么在作战,从来没有去过海外。如果这个消息是正确的,那么也只是前几年王画在饶州彭蠡湖打造船只下海时才开始操作的。这样算起来,才几年时间。
李显想得离事实不远,也不难分析。但这个惊人的数字使他疏忽了一点。当真全是王画手下种植的
两百多万是今年的数字,这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以前人数更少。但如李显所想,不是以斤做单位,况且这么多人也是要张嘴吃饭的。虽然人很多,地更多,而且是原始的肥沃土地。但现在是原始耕种,甚至一开始连耕牛都没有。一个人的劳力是有限的,不然将一个人放在美洲大陆,给他无限的田地,让他一年交出十万斤粮食来,将他活活累死也种不出来。
只能说是因为土地宽裕肥沃,人均所得比唐朝百姓要多罢了。
事实上其中很大的份额是王画正宗交易而来的,就是各家的船队也在海上遇到王画家的船舶从天竺运粮而回。韦家还尝试过,不过算算账,有可能会亏本,只好作罢。
其实王画将粮价压到每斗米二十文钱后,真的亏本了。尽管通过以货易货,赚取差价,然后船舶还是自己的,工人也是自己的,船舶吨位增加,节约了成本,也不过勉强持平。如果将上列因素算上去,不但亏本,还是亏得很大。
在这个上面如果挑剔,那真是抹了良心说黑话,王画真正是在为国家为百姓做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