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种在无数人众目睽睽之下,被扒掉袍服像狗一样趴着受刑的耻辱回忆,对当时尚还年幼的仁孝天皇来说,简直是痛苦得铭刻骨髓,迄今记忆犹新,让他每每半夜惊醒,汗湿重衣
往事不堪回首啊
伴随着纷飞缥缈的思绪,一幕幕或凄凉、或耻辱、或荒唐、或困窘的鲜活场景,在仁孝天皇的脑海中飞速闪过,直让他觉得最近发生的一切风云变幻恍如隔世,仿佛梦幻一般的不真实。
但是,这一切的屈辱和羞耻的往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而新时代的曙光,已经在战火中逐渐降临一想到这里,仁孝天皇就不由得振奋起来。
分割线
s:字数以外:
最近有件趣事,那位长辈前两天又去印度了,这回总算是没乘船,而是坐汽车,一路坚决只喝矿泉水,然后回来继续叹苦经印度政府把全国上百个城市的地名都改了,例如将班加罗尔改成班加鲁鲁,办事人又不牢靠,结果之前寄出的国际邮包不晓得发到了哪儿。
恒河浮尸水中的轮渡固然恐怖,印度的陆地交通也不怎么样,日本北海道的公路上是否跑的狗熊比车多,他是不晓得,但印度公路上的牲口绝对比车多,而且经常堵在路中间不肯走,逼得车子只能往野地里绕路。偏偏雇用的司机又很“勇敢”,把面包车当坦克车开,一路上不晓得撞了多少树,压坏了多少篱笆,挡风玻璃碎了一半,后视镜不知去向,连车头都凹了总算没有撞人或者撞牛。
然后,在目的地附近的某座小城市,又从酒店窗口有幸观摩了一场宗教战争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大混战,比王朔书中的红卫兵巷战可要给力多了。
印度教徒浑身涂了油彩,很复古地搬出神牛拉的战车上街。比较现代的穆斯林们则组织起一队摩托车重装骑士,身披石棉消防服一样的东西骑车冲击,顶着暴雨一样的石块和垃圾,用削尖的长杆子将这些牛拉战车统统正面顶翻然后因为穿的太厚而中暑虚脱,让人抬回来
因为穆斯林是城里人,而印度教徒是乡下人,后者人多,一批批涌进城里来,穆斯林在空荡荡的大街上守不住,于是便学习法国人的先进经验,火速建造起了街垒,建材则是拆了印度教神庙结果对方立即烧了清真寺报复,然后开着小卡车撞击街垒,穆斯林赶紧往地上洒铁钉扎车胎,又拿燃烧瓶炸司机,最后一拥而上,把缴获的车子也塞进街垒里当建材。
最最不可思议的是,当地的基督教徒居然和穆斯林一起站在新月旗下并肩作战,连教堂里的十字架都扛出来砸人教堂也被烧了那边似乎距离中东不远吧,不知基地组织看了该怎么想。
总算是没人去冲击酒店,揪回去看热闹的司机之后,他就赶紧溜走,火速办完事情便回来了。
半路上打听了一下,按照印度人的观点,这种交战规模加起来没到一万人,总伤亡不超过两位数的械斗,在他们这里一年最少四五十起,早就习惯了。只要没搞到屠城的地步,连新闻都懒得报道。
第三卷 寒风中的战火 一百三十九、圣君临朝,大政奉还中
一百三十九、圣君临朝,大政奉还中
一百三十九、圣君临朝,大政奉还中
朝廷最屈辱的一页已成历史,属于朕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回头望着书案上琳琅满目的贺表、效忠信和捷报,以及那张逐渐插满了十六瓣菊花小御旗的东瀛列岛沙盘地图,仁孝天皇当真是热泪盈眶、唏嘘哽咽不已。
一瞬间,他仿佛感觉到某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正在自己的高贵血脉中澎湃奔涌,而他那颗年轻有力的心,似乎也在蠢蠢欲动
圣君临朝,大政奉还
自从幕府兴起、朝廷衰微以来,历代皇室致力于恢复皇权的千年悲愿,在今天终于得到肇兴,而长眠于地下的历代先皇,也终于可以瞑目了
那个无法无天、不可一世的西洋鬼畜头目,胆敢用鞭子抽打皇族,把天皇踩在靴子地下大声呵斥的佩里提督,终究还是恶贯满盈,被击杀于奈良兴福寺,经过防腐处理的头颅正挂在京都的罗城门上示众
而窃取朝廷权柄千年之久的武家幕府,也将在今日的盛大庆典上正式宣告终结,由当代的幕府将军德川家鸣亲自向朝廷祝贺圣君临朝,并且主动辞官纳地,大政奉还
要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将会再没有篡权悖逆的武家幕府,更没有骄横跋扈的西洋鬼畜,所有的乱臣贼子都将被扫荡一空,只剩下效忠听命于天皇和朝廷的忠臣义士。皇室的尊严和荣耀,朝政的格局与秩序,将会得到一一恢复,平安朝的全盛时代,将会再一次来临
而他,自神武天皇开国以来的第一百二十三代天皇,也将由此无愧于列祖列宗,成为拨乱反正、旷古绝今的一代圣君,从此有资格决定这个国家的一切未来命运
在这里,仁孝天皇又一次选择性地忽略了他的父皇,已经退位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