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3(2 / 2)

如今一切繁华散尽,再追忆往昔之事,让他不禁怅然若失。仿佛过去那些所争取的,所奋斗的,以及他曾经拥有和想要拥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虚无缥缈,恍如浮生大梦一场。

就这么区区五个月的时间,他的一切王朝霸业,便已经完成了旋起旋落的全过程,尚未来得及登上巅峰,就已经灰飞烟灭。仿佛正应了那句古诗所言:“生如夏花般璀璨,死如秋叶般静美。”

至于接下来逃出京都之后,会经历怎样颠沛流离的日子,还能不能再一次重返京都,恢复大业仁孝天皇已经是实在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了以后的事情,就等到以后再说吧

带着难以排解的满怀愁绪,他迷迷糊糊地趴在书案上,恍然入梦。只是在睡下之后还不到一刻,这位心神疲惫的天皇陛下,就被耳畔隐约传来的嘈杂声给惊醒过来。

纵然要收拾行李,也不必弄得这样吵吵嚷嚷吧

勉强又闭了一会眼睛,室外的噪声却越来越响,仁孝天皇只得颇为不悦地从榻榻米上起身,挨到窗户旁边就要呵斥。不料,他还没来得及张口,就听见一片接连不断的尖利怪声,从身前不远处破空而过。

紧接着,又有一样小东西突然从外面飞来,穿透了纸拉门,扎破好大一个口子,然后落在雕花胡桃木的书案上,余势未消,乱蹦乱跳,发出“咯咯哒哒”的敲击声。

天皇回身将这东西拣起一看,顿时恍如晴天霹雳,一下子惊惶失色这竟是一颗子弹

什么人竟然在他的寝宫外边打枪莫非逆贼已经打到了宫里

这个令他毛骨悚然的念头,才刚刚在天皇的脑海中浮现,就立即得到了非常不幸的应验。

“陛下乱兵已经打破宫门了陛下还不快走”

几个时辰之前散朝离去的奇兵队长绯月宗一郎,突然猛地一个飞扑撞破了纸拉门,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他的面前,满身都是硝烟和血腥的气味,“臣特此前来护驾,还请陛下快快动身”

话音未落,外面又接连响起一串剧烈的爆炸,让这禁宫大内也跟着地动山摇起来

分割线

s:本月争取全勤,求票啊。。

二百十六、京都大乱

二百十六、京都大乱

这才过了短短几日而已,京都市面上的情形,似乎又更加破败几分。

这是北条氏彦在又一次潜入京都城内之后,脑海中所浮现的第一印象。

他上次来的时候,虽然城内的贫民窟已经是人间炼狱,但在权贵聚居的皇宫四周,还时常有丝竹之声飘扬,酒菜香气弥漫。可到得如今,就连公卿豪门的家中仆役,也已是惶惶不可终日了。

事实上,说是潜入,其实他也并没有怎么伪装,只是偃旗息鼓,再让手下那些虾夷蛮子换上一身和服罢了。然而,近在咫尺的朝廷上下,却硬是对此一无所知天皇手里只剩下两千奇兵队可用,勉强刚够守住皇宫和几处重要的官署、府库,但却远远弹压不住整座城市。而公卿权贵的家丁,也只管着自家主人的府邸。至于那些贫民聚居的破烂街町,基本就是放任自流的无政府状态,难得有人会去巡逻一圈。

这京都又没有城墙和壕沟,那些位于边缘的街区,直接就连着近郊的农田和荒野,因此进出市区的道路不知有多少条,还有河流水渠可通,根本封锁不过来。而在北条氏彦的身边,正好还有几个原本朝廷分派给他的本地杂兵,可以充作先遣队向导,想要摸进城里,那真是一点难度都没有。

在这几个带路党的热心效力之下,他和手下那一干虾夷蛮子,先是顺顺利利地进了城,又找了一座荒废的大宅子安顿下来。路上虽然有不少京都贫民瞧见了他们的行踪,但却依旧是一脸的麻木和漠然,谁也没那个心思去向朝廷告密大厦将倾,人心离散,由此可见一斑。

按照菲里泰勒少将原本安排给北条氏彦的任务,是在京城里制造一些骚乱,破坏朝廷的防务,同时阻截京中公卿卷走金银财宝,以便于大军随后入城搜刮可怜的北条氏彦,在此时还并不清楚,由于三井龙姬大小姐的赶来和劝阻,巨熊军团的攻击时间已经被大幅度延迟了

虽然这一任务并不难完成,但是北条氏彦作为新近投靠之人,一心急于立下大功,这样才好在新老板的旗下站稳脚跟于是,在看到了京都城如今的空虚状态之后,他便反复地琢磨着,是不是冒一把险,带着弟兄们直接攻打皇宫,把那一毛不拔的吝啬鬼天皇给捉来献俘

可是北条氏彦又盘算了一番,自己这三百多手下虽然悍勇,但守卫皇宫的奇兵队却多达两千人,其中一半兵马还装备着火枪和火炮,若是背后没有大军压阵,恐怕实在是啃不动思前想后,他还是拿不定主意,便把这个情况跟手下人一说,看看有没有什么高招。假如实在没办法攻入皇宫的话,那就只好在街头随便放上几把火,再打破几家看起来不太坚固的公卿府邸,这样就凑合着也能交待了。

北条氏彦手下的虾夷蛮子,都是些脑子里都长着肌肉的粗汉,要说怎么跟狗熊和野狼搏斗,倒还大多晓得一二,要说到这战术计谋,就基本一无所知了,一个个满口都是“全听首领吩咐”。

反倒是被绑来充任向导,并且用于在打开公卿府邸之后,帮忙指点发掘藏金密室的那位藤原梅竹大人,为了避免自己在榨干利用价值之后,被随随便便地一刀杀掉,却表现得异常积极,向北条氏彦出谋划策道:“阁下无须忧虑,那绯月宗一郎的奇兵队虽有两千之众,其中的长州藩老兵却不足一半。剩下的一半皆是从京都本地招募,与阁下身边的这几十个杂兵乃是乡亲,几个军官也是在下的旧日朋友。眼下朝廷倾覆已是大势所趋,京城内多得是识时务之人,纵然是奇兵队中,也颇有愿意弃暗投明之辈。在下请求充任说客,去说服他们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