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相乐忠八的回答却是十分奇异:
“呃报告长官,您要找的天皇陛下本人,如今倒是还在前面的废城里,不过他身边亲近的人,却都已经全都被搬到这儿了所以长官您如果要去活捉他的话,可一定得要抓紧时间。若是再过一阵子,这位陛下就算还没有一个想不开而自己上吊求死,也会因为没人给他烧饭而活活饿死了”
二百四十一、孤家寡人之死中
二百四十一、孤家寡人之死中
时间:正月初三中午
天气:阴转晴
地点:山阴道因幡国鸟取沙漠下酷城天守阁顶层
随着笼罩了这片沙漠数日时间的浓密阴云开始消散,一缕略显刺眼的阳光,终于透过墙壁和窗板上的缝隙,投射进了阴冷潮湿的室内,也让仁孝天皇从浑浑噩噩之间,逐渐地清醒了过来。
似乎是感受到了阳光的温暖,他慢慢睁开了酸涩的双眼,轻微地呻吟了一声。
然后,这位孜然一身的天皇陛下,总算是放下了抱在怀里的八尺琼曲玉、草薙剑和八咫镜这三件天赐神器,先是抬手揉了揉眼睛,又稍稍活动了一下酥麻发软的手脚和身躯但他马上又下意识地挽起衣袖,将这三件神器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是唯恐被谁趁虚窃去了一般。
因为,这已经是他身边最后一点值得守护的东西了。
外藩的“勤王义士”靠不住,朝廷的世家公卿靠不住,世代侍奉皇室的阴阳师也靠不住,海外的“热心盟友”更靠不住,甚至就连他的皇后和基友,都是同样的靠不住
不过是短短的两三日之间,曾经伴随在这位天皇陛下身边的人们,就成群结队地相继逃散而去,最后只留下他一个孤家寡人,独自坐在这荒漠废城的天守阁中,悲哀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在这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悲凉时刻,唯有这天照大御神赐予子孙的剑、镜、玺三件神器,依然伴随在这位失势皇者的身边,也带给了他心灵上的最后一丝温暖。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仁孝天皇陛下对那些抛弃自己的逃亡者,比天高比海深的无限怨念
“朕非亡国之君,怎奈臣皆亡国之臣那些于危难之中弃朕而去的叛徒啊朕就是死也要诅咒你们男的个个都会不得好死,女的则代代都要卖身为娼”
嗯很奇妙的是,似乎是作为天皇临死之前的悲愿,他的这句诅咒居然被当真受理了
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哪怕到了这个死期将至的最后时刻,仁孝天皇也仍旧没想到要反思自身的过失。
如果把战争当做一场豪赌的话,那么在这场倒幕内战初期,对手阵营简直是在跟不要钱似的,把各种筹码拼命往仁孝天皇的手里塞。可是在坐拥十几万大军,背后有全国版图三分之二投靠支持的情况之下,这位陛下却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把这么大的本钱给败坏得干干净净,也实在是一大奇葩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气运”这种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无数人的生命。
在之前几个月得势的时候,或许是对皇室遭受幕府千年压抑的反弹,上天给这位天皇陛下加持的气运,几乎可以说是丰厚得无以复加只可惜他本人的资质才能,却同样是糟糕到无以复加,而朝堂上下也是被奸臣昏官所充斥,始终都是一个昏招接着下一个昏招,直到将一手好牌给硬生生地糟蹋干净为止。
因此,当仁孝天皇气运尚在的时候,固然是仿佛锦上添花、烈火烹油,事事称心如意;但只待气运一去,他的复兴大业也就立即花谢火熄,连一点残烛余烬都没法留下来。
可问题是,在仁孝天皇这种目空一切的狂妄之人心中,是非对错都并不重要,成败兴亡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一定得对他的所有决策心悦诚服,以便于让他享受到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和权威感。
所以,天皇陛下是永远不会犯错的,如果当真与事实不符,那也是事实存在问题
如此刚愎顽固,从不认错的结果,就是当他事业兴旺之时,身边的宠臣近侍人人俯首帖耳,种种阿谀奉承之词连绵不绝。可到了落难之际,却是眨眼间众人各奔东西,连一个愿意为他献出性命的人都没有了。
当你把别人都看成傻瓜的时候,通常也正是别人都把你看成傻瓜的时候。
然而,就算在已经成为孤家寡人之后,仁孝天皇仍然顽固地拒绝承认自己的失败。
从前一天早上发现皇后出奔开始,他就无数次地向天照大御神闭目祈祷,希望最近这一个月的种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