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4(2 / 2)

西国的情况同样不佳,最西端的长州藩承受战祸尤其严重,二十万居民十不存一。北部的山阴道由于倒幕浪人的挑拨煽动,陷入了可怕的全面崩溃和无序动乱,能活下来一两成的人就不错了。南部的山阳道情况稍好一些,但毕竟也有瘟疫和战乱爆发,由此直接出现的人口减员,估计至少也在一半以上。

因此,当初步平定乱局之后,中央政府的直辖领地,由于大批藩国和皇庄、寺社的毁灭和崩溃,在名义上似乎瞬间变得空前广大,论石高已经超过了一千二百万可论人口却是出奇的稀少,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三百万而已,并且还是分布在东到常陆国、西到对马岛,横亘足足两千多里的范围内

就是如此地广人稀的领土,还被大片大片的无人区和鬼怪肆虐之地,给硬生生地切割得支离破碎,残余下来的聚居地,只能零零星星地呈点状存在,彼此难以联通这样一个庞大的空架子,如何能守得住而天文数字般的重建费用,也足以把任何政府给活活拖垮。

更别提活动在这片空旷区域之内的无数山贼盗寇,实在是教人剿不胜剿。

所以,早在巨熊军团攻击京都、颠覆朝廷之前,大阪财阀们就已经有了迁移核心根据地的打算。

分割线

在这片残破之地的南北两端,分别是东北的陆奥、出羽和北陆地区,以及西南的九州岛和四国岛。

这两片偏远的土地,虽然也遭受了瘟疫的席卷侵袭,但基本没受到太大的战乱破坏,社会秩序还能维持。即使是在唯一爆发过战事的南九州,也不过是岛津家的领地承受过几轮炮击和劫掠而已。

其中,东北各藩辖下土地约有四百万石,名义上也早已效忠熊泽天皇,按道理应该算是站在新朝廷这一边的“义藩”,并且在前不久组织了一个松散的“奥羽越列藩同盟”,推举会津藩为盟主,勉强形成了一致对外作战的雏形,而且在真正联合起来之后,就能够迅速凑出数万兵马。

因此,无论从大义名分战时盟友,还是从实力对比的角度,都不太容易下手逼迫他们搬家腾地方。

更重要的是,东北这片地方,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环境条件,实在是太不理想了。首先是气候异常寒冷,土地贫瘠,交通极为不便每年冬天都会大雪封路、浮冰封港,水陆交通一起断绝;其次又因为交通条件太差,导致了商贸物流非常不发达,很多地方都极为闭塞,民间风俗也极度排外,来自大阪的财阀们在这里实在是难以扎根立足,更不容易生存和发展。

不过,在西南方的九州岛和四国岛,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九州岛的石高总计两百九十万,四国岛则由有一百二十万石,加起来比东北的田产还要多。而西南藩国也是彼此孤立的一盘散沙,又都在这场内战之中站错了队,属于效忠“仁孝伪朝”的“贼藩”。虽然这帮墙头草在最后时刻纷纷倒戈反正,但这个政治上的污点,可是怎么也洗不掉的。

因此,只要不做得太过分,完全可以任凭武力强横的有关当局捏扁揉圆。

而西南地区的环境条件,也比东北要好得多。首先是气候温暖,没有冬季交通断绝的危险。虽然土地也不算肥沃,但优良港口众多,海上航运发达。尤其是最西边的九州岛,自古就与中原、南洋的海外市场联系紧密,海上贸易极为繁荣。而财阀们也在这一带早有根基和代理人,立足和控制起来要容易得多。

因此,在仁孝天皇毙命,国家从法理上重归一统之后不久,大阪方面就以毫无商量余地的态度表示,大阪近郊残破,不适合再做国都,而镰仓也过于偏远,因此,新朝廷将要迁都到西南地区目前最繁荣的长崎港,并且把整个九州岛、四国岛和山阳道的部分区域给圈定为直辖领地,不再分封给诸侯统治。

而九州岛、四国岛与山阳道等地原有的各藩诸侯,则会依据战时的“罪行”大小,或被废藩,或被减封,嗯,有的也会被加封,然后一股脑儿转封出去。基本上就是扔到东海道、关东、京畿、山阴等地的无人区,自费去开荒和剿匪,进行恢复性建设如今那里的空地和废城可真是不要太多

至于大规模转封之后还剩下的大片空地,由于人口和资源的限制,眼下也只能用港口据点统治的模式,予以最低程度的松散管理。若是深处于内陆的话,就只能先尽量迁走人口,然后便完全不管了。

此外,将统治中心转移到长崎,也有利于组织海防,抵御随时可能爆发的下一次外来入侵在这场内战之中,作为幕后黑手的龙巫教,就是从高丽渡过对马海峡运来了两千图坎骑兵和若干杀手刺客,并且在几次关键性会战之中,都起到了“胜负手”的作用尽管他们如今早已扛着大包小包的丰盛战利品,渡过海峡撤退回去,但谁晓得他们会不会食髓知味,过几年之后又再来一次

为此,让天皇和整个中央政府坐镇长崎,以“天子守国门”的形式就近组织海防,未尝不是一项良策。

当然,将统治中心放在西南外岛,也是存在缺陷的因为近畿、关东、东海道这些地方,虽然现在残破不堪,但环境、地理、土壤、水源等基础条件,还是全国最优越的。

等到几十年之后,国家再次恢复和发展起来,那些占据了好地方的外藩,届时很可能会出现尾大不掉,与中央力量对比失衡的局面。但是有谁能考虑得了这么长远呢先把眼前的困境应付过去再说吧

分割线

自从一月份的搬迁令下来,整个九州岛上的大小诸侯们,当真是哀声连天,如丧考妣。

若是在过去的年月,能够离开九州岛这种乡下地方,到京都、大阪、江户这些大城市去见见世面,本来是应该欢呼雀跃才对。但是现在唉,谁叫自己站错了队呢总归比直接废藩要强一点儿吧

虽然他们也都知道,新封地只是现在暂时残破,基础条件其实十分优越,发展起来很有后劲,远比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有前途,可这些急功近利的平庸之主们,还是更喜欢立即见效的“短平快”投机生意,而不是需要几代人辛苦耕耘才能有所收获的长线投资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就变成了把一切辛苦都归了自己,而享受却要留给后代子孙了

只是,尽管所有的诸侯大名们全都故土难舍,但在新朝廷的一再严令之下,也只能先后动身随着前不久还牛气冲天、坐拥天下三分之二的仁孝朝廷,在不到两个月之内就被东军轻松铲平,连尊贵的天皇都大模大样地直接枪毙了,巨熊军团和大阪财阀们的声势,从此当真是天下列藩震怖,四方豪强俯首。

说得夸张一些,哪怕是三井龙姬大小姐要藩主切腹谢罪,这藩主也只能立即挥泪写下遗书,然后把肋差捅进自家肚皮,否则马上就会被家臣或者亲族给砍了

就连人家坐拥十几万大军的京都朝廷,都在弹指间被揍得灰飞烟灭,咱们这些手底下不过几千甚至几百个农兵足轻的藩主大名,又能得瑟个什么劲儿啊难道是要主动跳出去找死吗

呃你说什么只要我们能够克己复礼,充分发挥百折不挠的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