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 2)

首席外交官 珞骅 5241 字 2019-04-16

文书中称呼“中华”还是“中土”都无关痛痒,但是到底不想让中国人捞到什么利益,当然具体情况,具体方案,在这个问题上白金汉还是被授予了自主退让权的,当然从白金汉自己的主观来说自然是不希望动用这个权力,议会方面的意思很明确像他这种新手,负责个热身运动就可以了,此轮谈判结束他就得继续回外交部打他的杂,能不能引起上级的注意,就在此一举,自然容不得他不上心,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白金汉紧握手中的文案铁证在此,是他清国违约在先。

看到白金汉所出示的所谓“清国罪证”,沈哲终于明白了“被石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感觉,那份折子大概是某个县官写给当地巡抚的,纸张已经发黄,应该是有些年头了,想来八成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攻入广州城的时候找到的众多公文中的一份,这批公文的沦陷,倒也是一件人尽皆知的事情,英国人也就是因为这批公文里各地官员仍将其称之为英夷,才提出要在新签订的条约中明确规定要将英国称为“大英”

如果可以证明这份文书真的是18561860年之间从广州流出的,固然不可以算是中国这边违反了北京条约的规定,但这份残破如大难重生一般的奏折什么都不缺,偏偏缺了上奏人的落款和日期,而显然英国人是咬定奏折中那句引自魏源海国图志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人违反了规定,根本容不得他们对这份证据有半点质疑,更别说把消息通报回国内一辨真伪,国家积弱的悲哀就在于此,国际中的所有义务你都要承担但是所有权利你都没有。

奕感到自己官帽的前檐的内里已经被额头上细密的汗珠沁湿,作为一个生于宫闱,长于庙堂,在中国的官场上屡次沉浮的政客来说,他已经比沈哲更敏锐的嗅到了他们的危机。虽然修改提案不是他奕提出的,但处置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明显是不足以平民愤的,太后一直偏向于搞洋务的那帮人,就算是要重责沈哲也会找个垫背的让湘淮的官员心理平衡,去年一个天津教案就让曾国藩成了万夫所指,他奕在国内的影响力再大那也大不过曾国藩,若是这次莫名其妙割了地,赔了款,其结果绝不会像曾公抱病回乡这么简单。

英国人此举绝不只是不想对条约修订,分明是想坐地起价,借这个理由,再狠敲中国一笔。对于赔钱这种事,清廷可以说是已经无感了,但凡和外国人打交道不砸进去个把年的税银那是不可能的,不过以前他们至少可以说是自己被逼的,而现在要是因为自找的行为赔了款那定然是要触动太后的龙威。

奕无法,只得试着转移话题“此等小事,自可日后再议。”以他和英国人打多年交道的经验来看,这些名号一向是欧洲人不看重的,倒不如就此糊弄过去。

可这次英国人却一反常态,非要整出个子丑寅卯不可,那是认定自己吃了亏,而且,这亏不能白吃。

奕此时突然发现,让他暗自紧握双拳的感情不是紧张,而是愤怒,他的内心深处积聚的不是对沈哲的责怪,而是对英国人的痛恨,努尔哈赤子孙的热血一瞬间在奕体内重新苏醒,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实现大清的复兴,用一切来保护大清的尊严,他强压了怒火,在这样的场合下理性的丧失必然会让大清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请贵国放心,这件事情我们一定会调查清楚,将当事者缉拿归案,交与贵国责罚。”

“贵国不必这么麻烦”白金汉颇有点傲慢地回到:“以贵国的人口数量要将这件事查清楚还不知道到了什么时候了,不如把彻查所需的钱财交给我方,由我国的驻华公使代为处理。”

奕冷笑,终于进入正题了,说到底还是要钱。

“这是我国的内事,贵国就不用如此操心了。”

“事关我英帝国的荣辱,当然不能不上心,你们大清不是有句古话吗士可杀,不可辱。清国本就与那么多的国家邦交,前日又新增了个日本,相信政府内部也是应接不暇,恐怕没有什么力气为我大英女王陛下的荣誉操心,请恕在下实在不敢将此事托付于贵国。另外”白金汉将一份文件推到了奕的面前,奕没有翻开那份文件,英国的口气是越来越大,他不知道将会展现在他眼前的会是个什么样的数字,是朝廷几年的收益。

他又一次要丧权辱国,又一次要成为大清的罪人,可是不签怎么办,英国人容得了他商量吗

奕沉吟了片刻,还是将手伸向了那份文件,不管多少钱,今天不签,明天英国人也会以别的理由向他要。

“等一下,此事错的确在我大清,但是我大清的过错,并不在此处。”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沉寂的气息在会场笼罩了整个会场几秒,所有人,包括恭亲王都微微偏过头去,用余光打量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少年。

恭亲王的心思,沈哲也未尝不知道,只是比之恭亲王所思,沈哲作为一个曾经的观棋之人,看见了一些更长远的东西中国人的信心。

他必须在与英国人的交涉上取得一星半点的成功,他不能等到1904年日本打败俄国的时候,再由狼子野心的日本为整个亚洲树立黄种人的信心。

而更加令他担忧的是,如果这次交涉失败,无疑会使中国在自主近代化的过程中更加被动,想到这里,圆明园被烧红的残垣又浮现在他的眼前从这具躯体中继承的记忆给了他比任何影视重现和旧照片更深刻的彻肤之痛,真正立于满目疮痍的华夏,即便是他这样一个在他的父辈看来功利,冷漠,懒散,毫无集体观念的90后大学生也可以瞬间被赋予北洋烈士以死报国的,戊戌君子以身殉法的坚定。如果得到这份记忆起初只是由悲愤激起的一时冲动,那么这三年来,西方列强的得寸进尺,官场的结党营私,军队武备废弛,徒有其表都一遍遍巩固他富民强国的决心,当然他并没有挽救民族危亡的十足信心,但他愿意和天下共存共亡,而此刻是他实践自己诺言的机会,活了二十几年他第一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里的充斥着沸腾的血气,他知道,他放手一搏的时候到了。

“沈公子。”奕低声提醒。

可沈哲似乎没听见一般。

“我大清之过,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这个夷字交代清楚,当然在上次会议中没有言及此事也是我沈哲的过失。”

奕心中疑惑,却也及时忍住了,既然他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姑且让这个孩子一试,没准真在他眼前出了个甘罗。

“什么意思”白金汉略微皱了一下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