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2(1 / 2)

首席外交官 珞骅 5342 字 2019-04-16

人家您引见。要是实在不愿见到在下,在下就只当荀大人他不在府上,绝不再多加叨扰,如何”

门房觉得这个少年人说得在理,何况来人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有身份的人,肯和他这样一个身份地位的家丁客客气气地商量谈条件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就凭这一点,他就不能不感激从而对此人另眼相待。

而且人家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肯定是确定了荀同庆大人就在家里,他如果在这样一味地拦截,那就是他不知趣儿了。

于是问道:“不知这位小爷的名帖何在”

“名帖”少年先是一愣,片刻后才回过味儿来,皱起了眉头:“在下外出匆忙,名帖没有随身带着,不如这样,您且将在下的姓名通报与荀大人便是,在下虽为官时日不长,但与荀大人同朝听政,想来荀大人他老人家对在下还是有些许印象的。”

门房有点疑惑的打量了几眼这个跟他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年轻人,似乎有点不相信他已经步入仕途,果然-----门房肯定了自己刚才的判断这个小子不简单。

“不知这位大人的名讳”

“在下姓沈名哲。字瑄瑜。您老只管这么通报便是。”

门房向沈哲点了下头,说了句:“大人请稍等片刻。”就木木地转过身子,往堂屋里走去,这一系列动作完全是出于他的职业习惯完成的,直到穿过了正堂,他才慢慢的回过魂来,刚刚那个年轻人竟然就是这一年来在京城声名鹊起的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沈哲直隶总督李鸿章的义子,一代封疆大吏林则徐的外孙,但仔细想想也对,京城境内出身显赫又深得当今圣上与圣母皇太后器重的年轻人算下来似乎也的确只有沈哲这一人而已。

不过自己可是做梦都没想过竟然会与这个人在无惊无险的情况下交流了那么久,要知道,不管外界流传着多少关于这个天纵英才的年轻人的传闻,但是在荀府之内,这个人可谓是声名狼藉,其主要因素自然就是在于这栋房子的主人荀同庆荀老先生对这个年轻的后生厌恶至极甚至是恨之入骨。

第三十二章 物尽其用5

更新时间2011421 21:09:40字数:3113

沈哲并不惊讶于自己最终被请进了荀老先生的宅邸,毕竟荀同庆为官那么多年,他是有脑子的人,应该知道,沈哲跟他完全是属于两个不同的政治集团,就沈哲个人而言,完全没有什么事是用得着求他的,更不用来亲自登上他的三宝殿,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既然现在他来了,那么就一定是经过某人的授意才来的,而那个在他背后授意的人不是皇上就是圣母皇太后。

荀同庆见到沈哲时的样子可能可以让每一个来访者却步不前,匆匆说几句就告辞,但是沈哲不行,他此行志在必得,不达到目的,他连走的心思都不能动,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他的前途问题,很有可能还会涉及到他的身家性命。

况且,沈哲从一开始就没准备受到荀同庆的礼遇,待遇这种事情都是相对的,他自问自己对荀同庆也没有这个时代所认为的一个晚辈应有的客气,同样他就不去期待荀同庆给自己一个好脸色,反正,他的目标很明确,而且这个目标与荀同庆的态度无关,与整个过程无关,他要的就是一个结果,只要达到了这个结果,就算是荀同庆把他家祖宗十八代都骂个遍他也不在乎。

因此,从沈哲踏进荀同庆书房的那一刻,吸引住他的目光的就不是面色肃杀的荀同庆,而是房间里另外一个少年,少年大概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模样挺清秀的,单眼皮,薄嘴唇,混合了南北两地的长相,只是似乎还没有到男孩子长个子的年纪,个子仍然矮了点,见沈哲进来,少年对他友好的笑笑,气质很是儒雅,但是这儒雅不同于当下的读书人,而是唐宋之人“拿得起,放得下”式的洒脱,稚气未脱的眼睛里闪着毫不掩饰的睿智,而最让沈哲对他另眼相看的是,他眉宇之间那股决绝干脆。

“子涤,你先回去。”

荀同庆知道自己这个外孙子的本性就和自己的宝贝女婿截然相反,是个极不安分的主儿,肯定不能让他跟这个沈哲有什么交集,两个年轻人年纪相仿,臭味相投,凑在一块儿日后还能有好事便赶快把少年给打发走了。

少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甘的神色,但似乎对荀同庆仍然有些许惧怕,只得告辞。

沈哲的余光追随着这个少年的背影到了门口,看见少年在掩上门得时候还颇为留恋地向屋里张望了一番。

书房里只剩下了两个人,荀同庆作为三朝元老对这个后生也是丝毫不客气地道:“呵,今天是吹的什么风,把沈大人给吹来了。”

沈哲装作没有听出来他的弦外之音,道:“现在是冬天,刮的当然是北风。”

荀同庆对沈哲的幽默丝毫没有反应:“沈大人这百忙之中还想着老夫,这让老夫怎么担当得起呀。”

沈哲毕竟这次来也是有求于人,只能陪着笑道:“荀大人言重了,荀大人为朝廷尽心尽力了几十年,晚辈只是瞎忙一些杂事,怎敢以繁忙推脱。”

荀同庆冷哼一声,心道:这天底下的事有你沈大人不敢的吗不过算你小子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干的事是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