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同庆闭上双目,他在一时之间不知道作何选择,沈哲说的一切都没有错,看门狗如果真的疯了并不是没有可能一口咬断主人的喉咙,况且日本一直都不是华夏“圈养”的。如果是让他在“大清”和“道统”之间选择,他想他还是会选择“道统”,毕竟他是个汉人,大清无论给了他的家族多少荣耀也无法改变高高在上的皇帝是鞑虏之后的事实。
但现在一个选项仍然是“道统”,可另一个选项却不是他可以较为轻易背弃的“大清”,而是“华夏”这个乍然一听陌生,却承载着中华泱泱五千年灵魂的名词。于是道:“沈大人请容老夫想想。”
沈哲微微一笑道:“无妨,另外,晚辈愿意和荀大人做一个交易。”
荀同庆睁开眼睛,眼神中透出一丝惊讶的神色,但脸色却丝毫没有改变,只是缓缓地抬了一下手,示意沈哲说下去。
“晚辈记得荀大人当年之所以辞官回乡,是因为力主朝廷开放东北以还山东,热河等地民众田寡之疾,而两宫皇太后以辽沈为大清龙脉为由不肯采纳,而今亦然,但是晚辈以为,龙脉之词结束谬论,此举不但可行,而且是北拒沙俄的妙计。在下可以向荀大人保证,荀大人出面规劝众位同僚之日即为东北开禁之时。”
荀同庆冷笑着摇摇头:“沈大人真觉得自己有这个本事吗太后娘娘她对这些事儿可比沈大人想的在乎多了。”
沈哲环顾了一下四周,压低声音:“晚辈自认没这个本事,但是请荀大人相信皇上有这个本事。”
荀同庆领悟了似的抬了一下胡须花白的下巴,发出了细微的一声“哦”
从沈哲一进门开始他就一直在猜测这个少年的幕后指使之人到底是圣母皇太后还是皇上,或者是两个人一起的意思,现在这个疑惑的答案终于浮出水面,原来这个一直被认为是圣母皇太后身边新涌现出的左膀右臂的年轻人,其真正的主人原来是当今的圣上,看来如今皇上的转变可不仅仅是他们看到的那些,心中那个几乎是玩物丧志的载淳的形象不只为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感。
这样的感觉荀同庆觉得有熟悉又奇怪,这应该是幼年在史书中读到古代帝王时才会有的感觉,而他所遇见的帝王,从嘉庆到道光咸丰,没有一个人曾让他产生过这样的感觉,或许,他这次碰见了真正的帝王。
沈哲对荀同庆的心思略微猜到了一二,道:“荀大人应该明白,这桩交易,皇上本不用同荀大人协定,希望荀大人可以明白,皇上这样决定一来是给荀大人一个规劝各位大人面前的时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二来”沈哲将自己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二来这也是皇上希望给太后的说辞。”
荀同庆眯起眼睛,有些惊讶也有些警惕:“沈大人这话是”
沈哲嘴角向左一撇,脸上呈现出他惯用的那种笑意:“荀大人还不明白吗皇上的心里是认同荀大人的提议的,只是要找一个理由说服太后罢了。另外在下再说一句私话,皇上并不是对荀大人或者是内阁的大人们有什么看法,只是世道已经改变了,皇上要中兴大清,也必须因时而变,因此,晚辈希望荀大人知道一点,冷落荀大人或是内阁大臣们的并不是皇上或是其他什么人,而是这个时代。”
荀同庆刚刚见晴的脸上有阴云密布起来,他的目光冰冷,灰白的脸上甚至能泛出冷兵器的寒气,他语气生硬地问道:“沈大人是什么意思”
沈哲双手摊开,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甚至没有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的同情,他的语气不生硬,却没掺杂任何感情,似乎只是在说家常话一般:“恕晚辈冒犯,有些话听起来的确很残忍,但是确实是实情,属于荀大人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三十三章 精致的“棋子”1
更新时间2011423 10:38:02字数:3861
第三十三章精致的“棋子”
清晨的时候,他是被寒气给激醒的,他整个人瑟缩在被子里,棉被盖过了头顶,两只温热的手互相贴在一起,眼睛紧紧的闭着,很是苦恼,又是这样的一天,又是这样的一天在没有暖炉四处透风的砖房里温书,准备来年的科举考试,这次一定要进士及第,光宗耀祖才行,比起周围那些脸上已经被岁月刻出皱纹,甚至两鬓都已经染上霜色的人来说,他只不过才经历了一次的失利而已,根本就算不得什么,毕竟这是全国的精英争夺那少得可怜的名额,失败也是正常的事,但是对于从小到大都过于顺利的他而言,这个打击仍然足够摧毁他的全部自信。
可是这个寒气来的又不对劲儿,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刺骨的冷,而是丝丝缕缕的,像是从某一个小的楼洞里飘进来的,他突然想起来,他早就已经不在那个破旧的小砖房里了,他就知道自己和那些白头进士不一样,他天生的命格就是可以结交贵人的。
如今,他住在京城最豪华的逆旅里,周围穿梭之人皆是上京述职的达官显贵,对此,他很满意,他的出身虽然不高贵,但是他从小就认定自己本该是属于这个阶层的。而那个破旧的小砖房,不过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验而已,老天爷终究还是不忍心让他吃过多的苦头,还没等秋天过了一半,就急忙派了个贵人来把他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