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2 / 2)

首席外交官 珞骅 5359 字 2019-04-16

“如果沈大人只是觉得对子涤的外祖父心怀愧疚,那么恕子涤无理,这个师傅在下拜不起,若沈大人真的觉得凭借在下的资质不配让沈大人受教,那么沈大人大可直言,若只是看着在下外祖父的面子收在下为徒的话,他日在下若一事无成,那就及时毁了沈大人一世之英名,也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况且,我李家的场面还犯不着让荀氏来撑,在下的先考不用,在下也不敢侮辱了先考的气节。”

李冼一口气说完这一大段话,字字铿锵有力,目光也随之愈加坚定。

沈哲没有说话,打量了李冼片刻才说道:“你觉得我应该十分欣赏你的气节吗”

李冼一愣,他没想到沈哲或这样说,他虽然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还是一种近乎于演义小说式的幼稚,有些事情在他的面前就显得很是矛盾,他有计谋,有韬略,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懂得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这个方面的判断,他可能要比许多京城中的大官儿们都要看得更加通透,他眼中的世界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仍然被大多数人所信奉和相信的非黑即白的世界。

但同时李冼又和他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一样,固执地相信着想要出人头地,就要当出头的那只鸟,固执的相信着古书上所描写的那些既坑爹有美好的君臣邂逅,相信着气节、勇气和正直可以打动一个厉害的人物。

那些冠冕堂皇地故事总是告诉后来人魏征那样干预直言的人才会得到皇上的赏识,宇文化及这样只会溜须拍马的卑鄙小人会遭到唐太宗这个一等一的明君的训斥责骂,但是史书却不会轻易向你表明,唐太宗那几次想杀魏征那都是出自真心,若没有一个好老婆,那就真的把魏征同志的脑袋给搬了家,同样的,它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告诉你宇文化及虽然被唐太宗一顿好骂,但仍然是混了个功臣身褪,非但有个不错的晚年退休生活还福泽子孙。

李冼沉默不语,不是因为紧张,委实是他此时实在不知道因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你把这当成了一场赌博的话,很好,你赌赢了,我的确欣赏你的气节,我总不让你白叫了那么多声先生。”李冼闻言有些难以置信,他此时的心情就像是儒家学说在秦汉两朝的遭遇一样,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地狱天堂。

“师傅”李冼刚刚开口。

却又被沈哲抬手制止,只听沈哲说道:“既然你加我一声师傅,我也不会让你白叫,首先你必须明白三件事,第一点,我对你的外祖父没有任何的愧疚之情,因此收下你,也和已故的荀同庆大人没有半点关系,第二我收下你不是因为你有气节,是因为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是一个聪明人,将来能有大成就。第三点,我固然欣赏你的气节,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欣赏你的气节,气节这种东西不是万能钥匙,在谁面前慷慨激昂一通任谁都会对你刮目相看。在我的面前,你当然可以随意出牌,因为我是你的老师,你做错了我会教你,可以让你改,但是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可以左右你的生死的人面前,你出错了牌,就没有悔棋的机会,只能当做是自作孽,不可活,如果你一不小心杀了人,我可以帮你,可以让你不死甚至是无罪,但是你如果在错误的人的面前一不小心说了错误的话,别说我帮不了你,甚至是不敢帮你,你外祖父那些不怕死的忠臣也没人敢站出来为你说话,明白了吗”

李冼寻思了片刻,毅然点了点头,说道:“学生受教了。”

沈哲的嘴角勾起一个“孺子可教”的微笑。但是转念想想又觉得不对,这才想起来这下子似乎忙着拜师反而没有回答那个最重要的问题,他李冼怎么就莫名其妙地跑到江南来了。

刚才沈哲或许没有资格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如今既然李冼已经成了他的学生,那么了解自己学生的行踪也不能成为是一件过分的事情。

于是又问道:“你来江宁干什么,准备去上海找你舅舅”

李冼一听,立刻露出一副类似于恍然大悟的表情,但是沈哲觉得但凡露出这种表情的人通常是一不小心把正事儿忘了的人。

李冼急忙掏出一份信件,动作之快,让沈哲一时间都没有看清楚这封信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心想这次似乎是自己失策了,这个少年人要是去学变戏法或许会比跟着他更加有前途一些。

李冼将信件推到了他的面前,神色见还流露出些许紧张和焦急。说道:“学生这次前来,是听闻师傅要在江宁和东瀛人谈判,才特地赶到江宁来找师傅的。”

“结果你找我就一下子找到这里来了,你对我也挺了解的。”沈哲边调侃了两句边看了看信封。

李冼一愣,颇有些谄媚意味地笑笑说:“这江宁的秦淮河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学生想,师傅也是男人啊,怎么能错过这道风景。”

沈哲没说话递给了李冼一个怀疑的眼光不想错过这道风景的人是你吧。

第四十四章 东瀛之石9

更新时间20111025 23:38:15字数:7113

那封信甚是奇怪,只是在封面上写了“沈大人亲启”的字样,字迹看着有些眼熟,应该是在哪里看到过的,除此之外,便再无落款。

沈哲狐疑地将那封信拆开,信上已没有落款,而新的内容更他不明所以。只见信上白纸黑字,用小楷端端正正地写着: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