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09(2 / 2)

兵贼 穿马甲的猪 6241 字 2019-04-16

“,怎么回事,难道是山崩了”老兵骂骂咧咧的爬起来,向城外看去。

散关上的三千守兵,都直愣愣的看着城外,鸦雀无声。他们的视线所到之处,是黑压压的大军,“武”字旗号迎风飘扬。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当年刘邦用这一招数骗过了项羽,从巴蜀之地杀进关中,一直夺取天下。而诸葛亮六出祁山不成,含恨而死,留下一蹶不振的蜀国,叫人叹息。如今,秦琼和徐世绩的奇兵一举攻克了散关,直捣长安,天下震惊。

守卫长安的五万唐军出了潼关,在太原附近和武安福的少帅军迎面遭遇。就算有太原守军的后方牵制,两军也陷入了胶着状态。李世民刚刚觉察出一点不对劲来,就得到了叫人震惊的消息。

武安福的人马退到了河东郡,好整以暇的等待唐军的反应。是继续作战,还是回去救援长安,摆在李世民面前的,是生死攸关的抉择。

“决战就在这里解决掉武安福”李世民一拍桌子。

李元吉以下的众将个个摩拳擦掌,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自从援兵来到之后,武安福连战连败,虽然如今长安危急,众将依然信心勃勃。

“可是我们并没有把握战胜他。”众人之中,只有柴绍忧心仲仲的道。

“上一次李靖的获胜完全靠的是兵力的优势,如今我们的兵力并不弱于他们,我一定能够获胜。”李世民斩钉截铁的道。

他的手一扬,令箭丢出。

“这一战,只许胜,不许败。”

长安正处在徐世绩的突击之下,李世民和武安福,这宿命的兄弟和敌手,在河东摆开了战场。这一战,或许将决定天下的归属。

正文 第309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玄甲骑兵的铁蹄轰隆做响,大地微微颤抖着,铁甲照寒光,千骑卷平岗,甫一接触,立刻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不绝于耳。

武安福精锐得龙骑兵和玄甲精骑厮杀在一起,虽然没有燕翼为首得燕云十八骑得率领,龙骑兵依然显露出了非凡的实力,两支天下无敌得骑兵部队纠缠在一起,比拼起机动力和残忍来。不断得由骑兵落马,立刻变成肉泥,也不断的有战马低鸣倒下,轰然一声。

血腥战场,如同地狱一般,武安福在众将得恳求下只得坐镇中军帐,看着前线得激烈战事,心急如焚。

李世民选择了决战,这是武安福没有想到的。在他得心目中,李世民是个谨慎的人,这一次选择险中求胜,到底是因为李渊得迟疑不决还是因为他有必胜得信心呢武安福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毕竟他面对的是这世上最强悍的对手。

薛仁贵的银戟漫卷过去,血光崩现,人头带着血流,飞出数丈。挡在身前得唐兵看得胆战心惊,哪有一个还敢上前。

面对薛仁贵纵横来往,所向披靡的龙骑兵,也只有唐军第一猛将尉迟恭还能鼓舞着士气,大声的吼叫道:“儿郎们,这正是建功立业之时,跟我冲啊”

铁枪对上银戟,必定是惊天动地的一场恶战,只是可惜这样名将的厮杀在无数人卷入其中的大战场里不过是沧海中的浮萍一隅。

丘长恭和翟长孙的玄甲精骑一部在步兵的配合下绕过了龙骑兵的阻截,依靠轻骑的强大机动力,迂回到了武安福军的侧翼,两人振臂高呼道:“冲啊,拿下武安福,赏金一千两,封万户侯。”

玄甲精骑的突击乃是当今天下最锐不可挡的锋刃之击,不过他们面对的却是装备精良,拥有重盾厚甲长矛弓箭的虎卫队。这支早在北平时期就开始组建的部队历经十年的训练,无数新人换旧人,保持着强悍的防御力。结成的圆盾阵型,依靠弓箭和长矛重盾进行阻挡。张称金勒马在阵中,大声呼号指挥,密不透风的阵势使得玄甲精骑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双方都忌惮对方的实力,反倒成了牵扯纠缠之势,一时场面混乱无比。

秦武通的玄甲精骑和张亮的精悍步兵在中路和姜松左天成混战在一处。柴绍李元吉与王君廓辅公佑纠缠在一起。李颜樱部下的娘子军与长孙无忌的一支精兵拱卫住了中军,将攻过来的樊登奎军完全封住去路。庞玉和窦琮则趁机在两侧夹击,樊登奎攻击不利,只得后退。李靖在后阵看到危险,立刻挥动帅旗,调拨人马前去增援。

两军的帅旗舞动,每一刻钟都发布无数的号令出去,李世民和李靖两大军事天才一边对对方的部署惺惺相惜,一面严密的注意着战场上的动向。两支大军在数个战场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搏斗,这是赤裸裸的互殴,唯一可能的结果就是其中一方彻底倒下。战场上没有平局,没有侥幸,输掉的人,只有一个后果。

武安福本来稳坐在中军帅帐之中,看着李靖指挥若定,心里却隐隐的有一丝不安稳。就算是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之中,六道的密报也应该按时送来。可是眼前的激战正酣,六道的密报己经迟到了两个时辰了。

“不会出什么事情吧”武安福有些心绪不宁,眼前的形势对自己显得十分有利。李世民想要一举结束掉两军对抗的僵持局面。可是他心里挂念着关中长安被偷袭的局面,准备的十分仓促。武安福尽管是被逼到了决战的境地,却一直掌握了主动。只要坚持到日落,两军休战,唐军的军心士气只怕支撑不到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了。不过,六道作为武安福的耳目眼睛,突然失去了消息,不禁让他十分的警惕。

“少帅,这是六个时辰前最后一份六道密报,这里是前两日的密报。”叶效辨把厚厚的一叠文书捧过来。此时战场刮过一阵冷风,吹来浓厚的血腥味,让叶效辨脚下有些虚浮。

武安福打开密报,仔细的看起来。

”一起如常。”

简单的四个字,本来是最好的消息,却让武安福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暴风雨前一定是最宁静的,这是武安福不知道怎么得出的经验来。去翻开前一日的密报,脑海里猛地蹿起一个念头来,手竟然有些微微的颤抖。

“王世充大将段达换防邓城。”

“刘黑闼率一万人巡视黄河防线,驻扎在壶口。”

邓城壶口武安福手一哆嗦,将密报掉落在地上。

“少帅,怎么了”叶效辨惊问。

“只怕要糟糕。”武安福浑身的汗毛倒竖,“粱世泰的运粮队今日该走到哪里了”

“按照路程,快到邓城了。”叶效辨计算着道。

心里的猜测被证实了一半,武安福咽了一口唾沫,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叶效辨看到武安福的脸色发青,忙问:“少帅,你这是怎么了”

武安福艰难的道:“我军在东南线黄河附近有多少布防的部队”

叶效辨道:“谢映登将军的五千人马在那里驻扎,防备窦建德和王世充的突然反水,这是少帅早就安排好的,难道”

武安福脸色难看之极,大声道:“李靖,要出大事了”

错之毫厘,缪之千里,若是平常的事情,倒还罢了。可若是军事上犯了错误,就算只是一点小小的纰漏,也有可能带来最坏的结果。

用不着武安福多说,看了六道昨日的密报和前几日一些细小的不曾被注意的细节,再联系到六道从来未曾有过的迟到的现象,李靖就明白了。

任是运筹帷幄豪不慌乱的名将,李靖也出了一身的冷汗,目瞪口呆。

“该怎么办”李靖问武安福。这个时候考验的不是主帅的智慧,而是意志和判断。

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