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0(2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6207 字 2019-04-16

“呵呵,李大人好努力不知作何文章,给小弟观摩观摩”

李邦华看到曹文衡,把笔一扔,起身道:

“好啊,你们各个都躲懒去了,把我一个人留在这算什么回事”

曹文衡也不答一屁股坐到椅子上,侍立的小厮去端了碗茶上来。他们几个自从科考后就聚在一起,彼此都是年轻人倒也志趣相投。几个人在一起也不拘束,就是在翰林院只要没有外人也不会端起官架子

“哪,我可是累得要死要活,你不是不知道,现在收夏税,户部人手紧张,我不是去帮忙了吗陈文一和傅山那两小子跑到哪去了”

“去去去,你别提他们了,皇上给了陈文一个好差使,去各地巡查卫所了。傅山就更不用说了,居然告了两天假,人都不知去了哪,还是主笔呢前几天皇上给了个题目来,要做一篇策论,曹兄是状元之才,是不是该露两手。”

说着把文章递了过去,曹文衡顺手接了。一看题目是:“何以为官”后面是李邦华写的数十个字。这题目倒是有些斤两,难怪就是李邦华也皱眉不已。看完,曹文衡笑嘻嘻的把文章放到桌上道:

“呵呵,这不是正和老弟的心思嘛,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在你面前我哪敢提笔写啊”

李邦华叹了口气道:

“皇上是要我写出点新意来,而不是代圣人立言。这为官之道却要我这个新丁来写,真是犯难。”

“哎呀,有什么好烦恼的。皇上要你写这篇策论不就是配合时下的改制嘛你想下我们当初及第面圣的廷训,只要融会下不就是篇好文章了。”

李邦华想了下,顿足道:

“唉,怎么这都没想到还是曹兄大才,不然小弟可要辛苦一晚了。我这就写”

“别吖,你看到这个时候了,走,去聚福楼喝酒去。不过你请客”

“行,曹兄请”

两人来到聚福楼,只见里面人来客往,生意兴隆得紧。掌柜的看见曹李两位,忙笑着迎了过去。他们几个可是皇上提上来的新贵,而且又是明刊的撰写者,一时间整个京城里人尽皆知。

“两位大人,是来找傅大人的吧,傅大人就在天字一号雅座。”

曹李两人对望一眼,没想到傅山这小子跑到这喝酒来了。

“走,咱们去打打秋风,讨杯酒喝。这小子居然一个人躲在这来了。”

两人随着小二到了天字一号,但他们走进去,却看到傅山一个人,一个人独自在那喝闷酒。两人想捉弄他的心思马上丢到了爪哇国,他们看到傅山的情形,知道他心里有事。曹文衡挥退小二,和李邦华在桌旁坐了下来。

“傅兄”

傅山看到他们两个来,人已经喝的大醉。结结巴巴的说道:

“好你们来了来,陪我喝一杯”

曹文衡知道傅山心里有事,也没有多问,斟酒就陪着傅山喝。喝了酒的人往往这样,不知不觉的就会跟人说心中的苦闷,这也许就是酒后吐真言吧。傅山有一句没一句的说道:

“曹兄李兄我等也算少年得意这一年来也不知多人人往我往我府里串门。可我根本就不在乎,对,不在乎”

曹李两人听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傅山还在那接着说:

“我们认识也有有一年多了,我们关系都很好很融洽你们说是不是”

“当然很好”

突然傅山有些奇异的望着他们两个,问到:

“你们也知道你们什么时候知道的”但他没有等曹李两人回答,又自顾自的说下去。

“大家都知道,这也不用其他人,就自己去就行了。可这算什么,他居然不答应,推推给”

话还没说完,傅山就倒了下去,在那呼呼大睡起来。曹文衡和李邦华只能苦笑,两人好像就是来抬他回去似的。没办法,将就着胡乱吃了点。然后叫小二雇了顶轿子,把傅山送回去。

打这之后傅山虽然没有再跑出去醉酒,但是老心不在焉。同僚聚会也推了,哪都不去处理完手头的事情往往发愣,到点后也是打道回府。曹李两人试探了几回,都没有得到什么讯息。

自从我让礼部发文召来当世大儒,很快就有了回应,尤其以江浙为盛。此时金陵复社势头正火,在南方的士林影响颇大。这次复社的两个带头人张溥,张采都来了,东林人的领袖钱兼益也在,还有北方声名最有威望的孙奇逢。其他如朱舜水,谈迁,王泽,陈确,胡正言都是一方名士。其他还有些都不尽认识,最让我吃惊的是黄宗羲居然也有份来,此时他也不过弱冠。想到以后他可是什么明末三大家,我就忍不住想把他留下来。

我按原先的想法让他们跟明刊的几位主笔见面,果然他们看到明刊的主笔如此年轻,不由吃了一惊。一时间文人墨客的习性都发挥了出来,连着几日他们在翰林院期间,相互辩驳,争论。翰林院的人看到有人到自家来砸门,自然齐心协力御敌。好在朝中还是有不少饱学之士,像刘宗周,我特意安排他进去,去引导这些大儒争论的主题。很快他们就争到了什么圣人之言可立不可废,什么孔圣六艺,只剩其一,接着又论程、朱、陆、王,流派。因为来人流派不尽一样,结果绕在这个话题出不来。

孙奇逢便站起来总结道:

“诸儒学问,皆有深造自得之处,故其生平各能了当一件大事。虽其间异同纷坛,辨论未已,我辈只宜平心探讨,各取其长,不必代他人争是非求胜负也。一有争是非求胜负之心,却于前人不相千,便是已私,便是浮气,此病关系殊不小,不如罢了”。

话一说完,其他人便不好相争了,孙奇逢在此时声名最盛,而且年纪也大。就算不服也不好当面说,何况孙奇逢讲的是正道,没有偏袒哪家众人沉默下来,刘宗周看时机已到,便乘机起身转变话题:

“我辈读书人,常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独善其身尚且好说,各位以为如何方能兼治天下”

众人不由得思虑起来,突然只见一年轻学子应声答道:

“读圣人书得做圣人事。孔圣人以仁治天下,予以为,治天下者需以民为本,昔魏征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为之民,舟为之君。便是这个道理。心怀仁德,百姓方能依附。小民之力荧荧,合之则重。例代来都只重豪族,无视民生,最后不免宗庙尽毁。再者此言虽然人尽皆知,奈何古人明知而不为予以为清谈之风不可扬,昔孔孟周游列国,后人只晓闲谈生事,却不知躬亲。如此,又何来兼治天下”

刘宗周一看,原来是好友之子黄宗羲,脾气就跟他父亲一样。方才一番话得罪了不少人,但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还是秉承了父风。此子年轻气盛了点,刘宗周想了想接着问道:

“呵呵,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年轻人,老夫问你:你所谓的仁德指什么”

“自是关心百姓,使之不得缺衣少粮”

“好,再问你,如你是一县父母,你如何确保你治下子民不缺衣少粮”

“不扰民,不暴敛”

“你可知百姓一家年需几何一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