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是怎么知道有埋伏的”
宋献策忙道:“草民在那路口摆摊三年多,几乎都认识街面上的小贩。那些人面生得很,而且一天下来根本就没有做什么生意,两只眼睛不盯着顾客,却是一直东张西望,根本就不是做小贩的。而且草民看他们行动迅捷,隐隐练有功夫皇上一出现,他们就一直盯着。如果他们是保护皇上的就不应该盯着皇上,而是看其他的可疑人。草民常在江湖上混,知道他们是在埋伏。”
我听了点点头,这宋献策有些门道。便继续问:
“那你怎么连二楼的刺客也知道还晓得拿块门板来救朕”
说道这,宋献策见皇上提及救驾的事情,知道皇上没有杀他的意思,可能自己救驾太过出彩,又知情不报,皇上忍不住要发作下自己。想到这层,他定下心来,话也顺口了不少:
“皇上,那些小贩有意无意的往五福全看,草民才觉得这里面有些玄虚,那里面不是坐着主谋者,便是个用来击杀的箭手。这些都是草民的推测门板是草民用来摆摊,草民当时拿着也可以挡挡刀什么的。能为皇上挡箭那是它的福气也是草民的福气,皇上洪福齐天,那些贼子怎么伤得到皇上。”
“你这么说,看来朕发作你倒是错了,你还是个有功的救驾之人”
“草民不敢,皇上是天子,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刚才我是戏耍他一番,看他是个聪慧之人,观察力极为敏锐,谋划上也是老道,便有留在身边的想法而且这人不过是一江湖术士,在朝中无权无势,只有依附我才能站得稳。有他在身边,也有个人可以参谋参谋
“朕看你救驾之功与你知情不报就相互抵消了朕有时闷了想找个人说话,你以后就在朕身边侍侯,至于做什么回京再说”
宋献策见皇上让他随驾,知道自己这回押对了,想到自己自幼饱读诗书,如今能成为天子近臣,忙叩头谢恩
过得几日,却是秀儿从谷县回来,一见面就扑在我怀里,两眼流下泪来
“怎么了难道回到谷县不开心”
“不是,秀儿听到有贼犯皇驾,心里一急就回来了。看到皇上没事,秀儿心里高兴才忍不住哭了以后皇上就不要微服出巡了,这些蟊贼乃知道您是皇上啊,要是伤到皇上那怎么办”
刺客的事情已经给改版成皇帝微服时遇到几个蟊贼街头闹事犯驾,侍卫们奋力将其全部斩杀这事闹出这么大的动静,遮是遮不住的,所以就只好这样处理。
“朕是天子,哪容易伤到还有谷刚他们,你看朕不是好好的吗”
“秀儿知道,知道皇上没事”秀儿说着却是不肯脱开我的怀抱,整个人都往我怀里钻,紧紧的抱着不肯松手。我也只好抱着她坐到榻上,等她心情平复。可没多久,这丫头居然在我怀里睡着了真是拿她没办法。
这几日闻讯而来的不单只秀儿,毕竟不管多小的问题,惊动到了圣驾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少人心里都忐忑不安的来见驾
第七十三章 无终而止
开国公跟定国公两人接到皇上遭毛贼犯驾的消息后,也匆匆从武昌赶到襄阳,连着同行的还有潞王朱常淓开国公他们作为一省的最高长官,皇上受袭,他们有连带责任,这次他们去见驾有请罪的意味。而潞王纯粹是去表表忠心,慰问下皇上出了些意外,他能不去见驾请安吗
等他们到的时候,我也做好了关于出巡的决定。开国公还是老样子,略为发福的身子,比起以前来就是面目黑了些。徐子文倒变化不大,还是那般的瘦。
“你们来了,朕很高兴啊。想当初朕在宫外酒楼遇到开国公都是五年前的事情了。”
常炎林道:“臣见到皇上也是开心,皇上比那时又粗壮了很多。”
“朕每日吃好,睡好,想不胖都难。倒是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朕还有很多事情要倚重你们。”
徐子文接着话头:“皇上如此看重臣等,臣实在有负皇上的重托,前些日皇上遭乱贼犯驾,臣管制不严,请皇上降罪。”
这件事他们都主动提出来,看来是在我面前洗清嫌疑,我呵呵一笑:
“湖广这么大,你们两个怎么顾得过来朕不过遇到几个小贼,让侍卫们打发了。处罚吗这个失察的罪名朕已经给了襄阳知府,让他带罪立功。你们两个文武搭档,在湖广还是很尽力的。朕决意封赏你们,以示朕有功必赏的规矩,也给其他大臣立个榜样。”
“臣等原有失察之罪,怎敢再受君恩”徐子文再次拜辞。
“好了,不说这些虚礼了。这次朕出巡就是打算到几个改制的省份看看,改得好,朕便开始全面推广。朕一路走来还是不错的,你们湖广还有河南改制得很好。朕心里放心了,打算见完你们就回去。”
朱常淓见皇上说要回去便道:“皇上返回京师是正理,皇上在朝当政,宵小才没有可乘之机。”
“皇叔之言有理,朕出来两个月,也不知积了多少事情等朕去做。昨日京里还寄来急报,说是红毛番子要来觐见,也不知什么事”
朱常淓道:“那不过是些化外之民,皇上不见也可以。皇上乃我泱泱大明天子,岂是他们说见就见的。皇上不可惯纵了他们这些夷人”
看来这个时代的人还是以自己为天朝自居,荷兰在这个时代可是海上的霸权国家,就连后来称雄的大不列颠也还要仰其鼻息。要不是中国离它远,还不知怎的。不过转念一想,历史上就是两百年后,还不是一样的想法,中国在这方面是一点进步都没有。我轻笑道:
“这些人一直盘桓在大明南疆,总要看看他们有什么事来见朕,他们占着台湾,要不是朝廷抽不了身,不然便要拿回来。”
朱常淓继续要说,我摆摆了手,
“不说这件事了,朕还有事情交给皇叔去办。”
“皇上有差事便吩咐一声,臣一定办得妥帖,皇上尽管放心。”
“我记得前朝张文忠公是江陵人,原本朕想去看看的,现在就由皇叔代朕去拜祭下,张显下他当年为国为民清除时弊的功勋。这费用就由朕出,稍后跟内侍去拿。”
朱常淓没有想到皇上让他去办这么一件事,皇上拜祭臣子,这在整个大明朝也没有的事情。皇上在张居正死后几十年还给予如此天大的荣耀,这是要给天下人看的。也使皇上自己的新政师出有名,张居正的改制效果那是不可否认的,天启朝时就给他翻了案。有个榜样在前边,祖制的影响可就到了最低。朱常淓想到皇上心思之细,哪敢小瞧这个刚弱冠的侄子。
“皇上,张文忠为国为民一生,最后劳累而死。臣也是佩服得紧。拜祭的费用由臣来出,也表表臣的敬意。”
“好吧,趁着清明时节把这件事办了。朕打算两天后回程,你们就不必送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常炎林道:“若是皇上赶着回京,臣以为皇上可以顺着长江到南京,然后从京杭运河坐船回京,这样比走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