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7(2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5913 字 2019-04-16

我知道江淮一带有旱灾,除了傅山的预测,就是我从明史中得知,尽管我的到来使得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但自然灾害不应该有什么改变才对。但这个理由我又不能明着对大臣说,我搜刮了几个理由后道:

“朕今年通过历法推算,知道江淮一带有干旱。而且朕收到江南的回报,今年年初天气反常。朕让江淮地方官修建蓄水池,也是想有备无患。”

韩鑛没有答话,轮到郑三俊出声了:“皇上,那钦天监不过是个西夷人,他所演的历法怎能作准。皇上在江南收到的奏折,恐怕是陈文一他们几个人的奏折吧,皇上,微臣以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皇上何不听一下其他官员的意见呢”

听了郑三俊这话我不禁勃然变色:“朕怎么偏听则暗了朕不过说在江南收到奏折,怎么你就知道是陈文一上的”

内阁大臣们见我发怒都跪了下来,但郑三俊那老顽固居然还继续争辩道:“臣有失言,请皇上降罪但皇上若不是偏信,江淮六府为何都未上报有灾情初现”

“那是他们失职了”

“皇上慎言,岂有六府官员都失职,臣以为此说法不妥,再者南京钦天监也未发现江淮一带有旱灾,反而是有大雨。皇上,微臣以为当修筑河堤,而非蓄水。”

“朕既然下旨,就是断然知道有旱灾。难道朕还会害我大明子民”

“若方向有误,好心也会办成坏事皇上若不信臣等,何不再发旨意给江淮各府,让他们据实回奏”

“”

的,居然逼得我说不出话来,太不给面子了。其他大臣都跪在地上没有出声,连平日比较谈得来的张惟贤也沉默不言,看来内阁大臣都不支持我的作法了我心中更怒:

“朕意已绝,不用再议。你们听朕的旨意就是方正华,走,摆驾坤宁宫”

我不等大臣们说话摔袖就走,方正华连忙在后边跟着。

我原本就为这件事情烦着,没想到内阁居然不支持我,真是气煞我也。不过我的怒气只维持到了坤宁宫门前,因为看着婉琴满脸母性的笑容,我实在无法板着个脸。婉琴已经有孕六个多月了,肚子已经挺了起来。炜儿这小家伙没事就绕着婉琴转,说是要看看弟弟,这个小家伙也常惹得大家好笑。田妃跟秀儿也有五个月的身子了,她们两个常怪我睡觉姿势不老实,怕我压到她们的肚子,所以现在已经没有在她们那边过夜了。婉琴这边也少,老实说我还真怕自己不小心碰到她们了。所以大部分时间我都住在乾清宫里,期间的种种感受也只有做过父亲的人才有共鸣。

进了坤宁宫,没想到只有婉琴一人在。我轻轻的搂着她道:“田妃跟慧妃呢”

“两个小妮子贪睡去了”

“炜儿呢”

“玩累了,臣妾让奶娘带回去睡了。”

“你怎么不睡啊”

“臣妾原打算给炜儿绣个肚兜的,谁知皇上来了”

我轻轻一笑道:“那咱们就说会子话好了。”

婉琴点头应着,她又看了眼自鸣钟,疑惑的问道:“皇上,此刻不是要在乾清宫会见大臣吗”

我想起方才的事情,不由哼道:“那帮大臣哼”

婉琴转过身来道:“嗯,有哪个臣子惹了皇上生气了”

“还不是内阁那帮老顽固,居然说朕偏听偏信”

婉琴见我这么说抿着嘴笑道:“老顽固皇上,那些老顽固可是皇上从朝廷中选拔出来的,说得还真贴切。”

我想到几个大臣的模样也不禁莞尔。

婉琴笑完后,突然正色道:“皇上,臣妾是一女流,国家大事不该过问。大臣们上书皇上,说皇上偏听偏信。臣妾以为,无论是何事,又或者是谁的对错,既然内阁六个大臣都上书皇上,臣妾以为皇上还是要慎重起见。唐太宗纳谏如流,难道皇上还要臣妾学一回长孙皇后吗”

婉琴的说法让我心里有些动摇,难道真的是自己记错了崇祯五年根本江淮就没有大旱但是若没有江淮大旱,怎么会有崇祯五年到六年的饥荒呢难道是张廷玉写明史的时候写错了霎时间,无数的疑问出现在我脑海里。这件事恐怕要确认一下,否则若是没有干旱,我的旨意可就害了不少人。我一边思虑,一边道:

“既然婉琴这么说了,那朕就多查一遍,让那些大臣们没话说”

婉琴似乎看出我心不在焉,便道:“皇上,你还是去忙吧,臣妾再给炜儿绣肚兜”

我此时确实想去查明情况,便歉意的道:“那好吧,婉琴你也别太劳累,朕晚点再来看你”

婉琴笑着把我送了出门,我到了乾清宫,内阁大臣们已经走了。这事要查询还真得费点时间,要江淮的地方官派人再送奏折上来,还是让捕风营的人送密报来两边谁可信一点呢这事可不是说单单据实禀报就行了。气候的反常,有人可能说今年大旱,也有人可能说是水灾。我陡然想起,我还没有看到陈文一他们的奏折,先看看陈文一李邦华他们怎么说的

谁知一看却是让我触目惊心,陈文一里边的奏折道:“自皇上月前下旨修渠挖池,江淮六府即分发百姓,勒限责成,惶惶之极不恤民力。亦有府衙污吏,劣绅粮长沆瀣一气,以此为名搜刮乡里。交纳不齐者,被杻系枷锁,不绝于道;复又被鞭笞拶打,叫彻堂皇。余者尚未及荒年已卖子鬻妻,逃亡他乡。”

“微臣在江南两年有余,虽今年雨水异常,然年初到四月已接连下雨,淮水见涨,臣恐干旱未致,水患先行。是以微臣以为皇上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