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只是叹了口气,并没有作答
“难道你忘了你跟我们已经在同一条船上”
那人突然激动叫道:“可我并不想做什么官,我已经够了”
中年人没有管那人的疯狂动作,而像是自言自语的说道:“是啊,你是够了,但有人不够,比如说你那侄子,哦,不,应该说是你的儿子。你以为他会满足嘛何况他的身上可背负着几条人命。你别这样看着老夫,这件事可是老夫帮了你,索取点利息是应该的。就算不说这件事,咱们就说说去年的时候,宫里的袁妃娘娘殁了,唔,你明白老夫的意思吧”
“可那是”那人听到后边最终颓然坐下。
中年人站起来拍着他的肩膀道:“好了,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蚱蜢,你现在可以说了”
那人无法抗拒,只得回答道:“听说皇后生二皇子的时候难产,那傅山熟悉歧黄之术,所以召他进宫”
“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就不知道了,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几个人,都是皇后宫里的人,谁敢去问”
“嗯,你说的已经够了,如果真没有什么事情,就不会遮得这么严实。你打探不到,那就是说,里边另有玄机。”中年人缓缓说道,似乎正在思虑着什么
那人也不说话,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过了一会,中年人才道:“你可以走了”
那人如临大赦,忙从密室退了出去
就在那个人退了出去后,一个人影推开密室的暗门进来。
“老爷”他向中年人行了个礼。
“是你来了”
“小人刚让人监视住他们”
中年人点了点头道:“嗯,上回折了一批人手,现在还够人用嘛”
“按着老爷的吩咐又招了一批人进来,他们都是些亡命之徒,小人又”
中年人挥挥手道:“我信得过你”
那个人影没有说什么感恩的话,只是略微一点头。
中年人沉吟了会道:“江南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回老爷,咱们已经跟郑家搭好了关系,他们护着我们过倭国,只是商行的船太小。现在大明没有地方可以造出大的商船,要买的话只能从番夷那了。不过现在澳门的船厂都接了很多单,只怕到我们商行要几年后。”
“浙江水师提督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去打听打听吧,或许有收获”
“小人记下了”
“嗯”
这一声似乎不可闻的应声后,密室灯灭,等了半天却没有看到人出来
第一百三十六章 网开一面
因为毫无征兆的改制让京师到地方的官员都惶恐不安了一阵,特别是新三条的出台让地方的官员大批下马。好在朝廷在崇祯元年跟四年的时候,录取了大批备用的进士做候补官员,再加上历年来留下的无职官员,应付各地方的出缺还是够的。虽然大规模更换地方官员曾引起一定的动乱,但此时已经缴完赋税,有足够的时间给新任的官员接手熟悉
朝廷针对查出大批地方官员贪污受贿,新一期的明刊上再一次宣扬官员要廉洁奉公,同时还将各地贪官的典型例子写在上边。一时间朝野内外要求严惩贪官污吏,百姓们看到都拍手称快。明刊甚至还透露,朝廷将计划建立无门无墙只有两块碑石的良知社,将那些毫无良知的贪官污吏雕刻成石人,跪在良知社受万世之唾弃。良知社就计划建在英魂祠跟忠良阁的对面,明显的要它们形成一个强烈对比
明刊便是皇上的喉舌,这样的计划当然不是明刊的主编吃饱了没事做瞎写出来的。所有的人都相信这是皇上的主意,而且很快就会实施出来。而看到明刊上这篇文章的官员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说新三条只是要人身家性命,那么这个良知社就是让人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可以想象,那些犯官丢了性命后还要刻成石人日晒雨淋,遭人唾骂,背万世恶名。不仅是自己遗臭万年,连带着子孙后代也抬不起头来做人。如此的处置,中国数千年来也只有白铁无辜铸佞臣的秦桧才有这样礼遇。
难道皇上要在本朝树立几百个秦桧出来
韩鑛作为内阁首辅,又是主管礼部的内阁大臣不得不进宫求见皇上他委实不敢想象在崇祯朝出了几十个佞臣后,地方的官员会有什么反应。虽然他也痛恨那些官员不严于自律,但他也怕年轻的皇帝过于冒进,让手下的官员闹出事情来。首辅不仅是文武百官的表率,同时也是天子跟官员的磨合剂跟缓冲剂
当韩鑛跪在我面前行礼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他会来见我,而且是为那帮官员求情
“爱卿还是起来说话吧”
“谢皇上恩典”韩鑛起身后,他酝酿了下语气才恭敬的奏道:
“上个月出的明刊上有一篇署名半介过客的文章中说到,要在英魂祠跟忠良阁的对面建立良知社,用来惩治那些贪官墨吏,供世人唾弃。不知皇上是否知道此事”
我轻笑道:“朕当然知道,而且这篇文章就是朕写的”
“是皇上写的”韩鑛委实有些吃惊,皇上写的东西不就是圣旨嘛,居然还拿到明刊上发表,这也太匪夷所思了。
“之所以想到那些,是在前两年明刊搞学术辩论的时候,曾经有学子提过要建一个墨吏堂,朕便是从中得了启发。读书人都是爱名声的,特别是身后的名声。朕就是要用这个来威慑百官。”
韩鑛想到死后进入良知社的后果,心里不由一颤:“皇上如此处置不合大明律法,微臣怕官员们有意见,而且如此处置是否太过严厉了。”
对于国之硕鼠我是毫不留情,不由冷笑了一声道:“严厉他们锦衣玉食,欺男霸女,横行地方朕惩治他们就过于严厉了他们若只是走投无路杀人越货,朕也是杀人不过头点地,用他性命偿还就是。但这些墨吏们,拿的是国家的俸禄,犹贪心不足。他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明白什么是礼仪廉耻。知法犯法,朕就饶他不得。官员用大明官府的权力为非作歹,其祸害烈于普通百姓为害百倍。韩爱卿为官多年,不是不知道现在下边的情况。朕的皇兄皇祖,放纵了他们几十年,难道在朕的手上还要养着他们朕说句诛心的话,不要说地方,就是你们朝中这些大臣,哪个家里没有几百亩地。”
韩鑛一听,慌的跪下道:“微臣有罪微臣只是”
我挥手打断他道:“起来吧,你们缴税,朕也不会为难你们。朕知道你们自己是道学先生,品质修养都是没得说的,但你们管得了家里人没有在乡下借着你们的官威做歹嘛几百亩地没有强买强卖嘛百官中不少是贫家出身,做官还不到几年,家里便有良田数百亩,这里面就没有猫腻嘛”
听我的一声声质问后,韩鑛的额头上已经冒着细汗。他颤巍巍道:“微臣这就回去严查,看家人是否为祸乡里”
看着韩鑛如此谨慎,我不由一笑:“罢了,这事你有空再说吧。朕还不会为了这些事情为难你们比起地方官来,强买强卖之类的事情还算好多了他们在地方借着各种名目敛财,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甚至连朝廷拨给灾区的救济粮他们都敢倒卖。淮安知府慕天颜借征收火耗,贪污十余万两,更是强抢数十民女为妾,其他恶行不可胜数。朕已经命大内禁卫赶往淮安府,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