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钢铁”虽然范尼是造船的天才,但观念还是约束在木料上,陡然听见有人说是用钢材造船,自然大吃一惊。如不是说这话的人是一本正经的汤若望,他肯定会大笑对方是疯子。
范尼的表现似乎在汤若望的预料中,他并没有解释,而是带着一种神秘的语气道:“对于造船根本就不算什么,我从研究处人员的话语中隐约打听到,大明已经懂得如何让人在天上飞行”
“在天上飞”这次范尼忍不住喊了出来。
“嘘”汤若望马上示意范尼禁声,低声道:“我的兄弟,这些东西都太过匪夷所思,如果能带回欧巴罗,肯定会引起巨大的轰动。不仅可以让你功成名就,还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所以,你除了在这造船,也该想想如何从大明人那学点有用的东西”
汤若望给范尼描速了一个非常诱人的前景,不过范尼好歹还没有忘记自己姓什么,他皱眉道:
“可是我除了造船,不会那些东西”
汤若望笑道:“不用怕,我们这些传教士会帮你现在研究处只有我一个外国人进入,现在有了你事情会好办很多。”
范尼又提了一个疑问:“那你为什么要帮我”
汤若望似有某种坚定的信念道:“欧巴罗各国都是上帝护佑的国家,他们不应该落后其他异教徒国家”
“哦”范尼虽不是天主教徒,但对于汤若望的想法还是略微猜到一点。现在欧洲随着文艺复兴跟教会改革运动让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影响力大跌,如果神学院能够掌握各种神奇的技术,就有可能恢复神学院的威信想想吧,如果主教能够在天上飞,那百姓们哪还不顶礼膜拜不过汤若望给他展望的前景非常好,他也愿意完成这个互惠互利的协定。
两个怀着不同心思的人微笑着互击了一掌
第六十七章不进则退
在天工学院帮着徐家搞玻璃试验,结果不觉间天色已暗。但徐家好像一点都不在乎,我不禁有些奇怪,这个还真没有一点已嫁妇女得觉悟,何况她还生了个女儿,难道女人生了孩子,不是满腹心思全部扑在孩子身上嘛
我带着这个想法回到宫中,后来是婉琴解了我的疑惑。原来傅山做了巡风使后,便将山西老家的母亲搬到了京师。傅山是独子,傅家又是个官宦世家,傅母对于这第一个孙女很是着意,加上奶妈婆子一大堆,根本就不需要徐这个准母亲做什么徐自己心性本就没有长大,她又醉心于研究各种奇思妙想,所以倒跟作女孩时没有太大区别。听了婉琴的解释我才顿时想到,这个时代也就我提倡亲自抚育儿女,在大明只要是稍富裕点的人家,子女都会雇有奶妈,将女主人从养育中解放出来。我的几个后妃们都是自己抚育孩子,这样有利于彼此间的关系融合。历史上可是有皇帝亲奶妈过于自己的母亲的,未见于史笔的还不知有多少。我可不希望家庭的温情毁在什么皇家规矩里
今年炜儿已经六岁了,傅山作为他的师傅我很放心,每天我也会抽出时间来检查他的功课。原本我还想着让谷刚的儿子谷云作为炜儿的伴读,但是谷云才三岁,年纪小了点只好作罢。只不过如果让炜儿一个人孤零零的,没有玩伴,似乎对于他的成长也不见得好,所以我还是下旨,让京中各王公大臣中挑选适龄的孩子作炜儿的伴读。
旨意一下,顿时各世家大臣们都将自己孙儿报了上来。他们的心思我自然清楚,现在炜儿是大明未来的继承人,如果能够从小打好关系,待到炜儿登基,他们这些自小陪伴皇帝的人最不济也能混个官儿当当。如果自己再努力点,出将入相也不是不可能,这对于一个世家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我选了选去,最终还是从开国公府跟定国公府挑了两个孩子,让他们以后跟炜儿一起到宗学里读书。朝廷里大臣们对于我的选择自然没有什么好反对的,因为这跟他们预期的差不多。炜儿毕竟是第一继承人,在我心目中也是如此。现在给他培养几个帮手,这对于他以后会好很多。远在大同的常炎林跟徐子文接到消息后,还特意写了一个谢恩的折子。
对于第二个儿子烽儿我有点说不出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他太聪明了,聪明得我总担心他会走向歧途。他现在才两岁,但是他的表现却一点不像是个两岁的孩子,反而觉得他像是五岁六岁间的孩童。而且有意无意间,他一直在追赶着炜儿的步伐。对于烽儿的这种表现,如果是平常人家只会高兴,但是身在皇家,天子之位的诱惑大过一切,我怕他们兄弟以后难以好好相处。只是现在两个孩子都还小,我也不能太过去表露什么,否则事情只会适得其反。只能等他们在长大点再说。
大明在辽东策略上暂时陷入困局,辽东军也进入了恢复期。在外患上短期无法消灭后,我的心思开始转回到内政来。自从去年除去张惟贤,赶走郑三俊,韩鑛致休后,现在内阁大臣们已经没有党派之分了。无论怎么改革,至少不会出现互相斗争倾轧的局面。彻底整顿吏治可以在小范围内进行,我的第一目标自然是京师。
成基命担任内阁首辅之后,我吩咐他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主管住吏治。让他将各级京官,不管是在任的,还是已经归家的,只要年纪不太老,身体又可以的全部召集回京。以往都是凭借着吏部的考功来判断一个官员的优劣,这一次我准备来次大考核。这个计划本是想着辽东取得阶段性胜利后进行的,目前来看不得不提前了。
“陛下,召集的官员很多已经到达京师,不知皇上准备何时考核”成基命拿着名册来求见,他对这次吏改花了极大的力气,唯恐错漏了一个能臣干吏。
“他们人到齐就好了,朕打算明日就开始各部除了侍郎以上官员不需考核,其余的都由朕亲自来。”
“皇上您要亲自考核”成基命对于皇上的决定有点吃惊。
“成爱卿,有什么问题嘛”
“啊,不是,微臣的意思是人员众多,微臣恐让皇上辛劳不如六品之下官员改由吏部考核”成基命善意的建议道。
我摆摆手道:“不用了,他们都是朕的官员,就算六品以下也会慢慢升上来,朕还是一视同仁的好你去准备吧,地点就在武英殿好了,时间在午后未时,每次来三十名便可,从吏部开始”
“是,微臣遵旨”
我想了想之后道:“你通知贺逢圣,让他随驾侍侯”
“是”
皇上亲自考核的消息传出,让来京的官员们都有些不安起来。考核,对于官员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次面对的不但是铁面无私的吏部,而是君心难测的皇上。皇上的一句话便可以让人从云端摔到地下,当然也可能让人从一个小吏立马平步青云,崇祯朝这几年飞速升迁的人大有人在,特别是原来户部的小官李原吉,现在已经是从二品大员了。是好是坏都在一念之间,他们很多人都有些紧张。他们早到的,或者后来的,在没有考核前都聚在驿站,相互打探着消息,希望能做多点准备应对考核。
“这次考核真的很奇怪,去年吏部就发公文通知我们来京”官员甲摸着胡须,一脸的不解道。
“恩,确实不寻常,老朽已经致休在家,想不到还有公文发到”官员乙出声附和道。
这次来京的官员,除了在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