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2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6317 字 2019-04-16

我回头瞧着他欲言又止的神情,笑道:“你也是朕身边用开的人了,有什么就说吧”

方正华掂量着词语道:“皇上,刚才娘娘说的似乎有些不妥”

“哦”

“根据王公公以前的回报,苏泰太后的娘家应该是在海西叶赫部落一带”

“苏泰是女真人”

“这个不是很清楚,也许是蒙古化的女真人,也许是居住在海西女真化的蒙古人”

“既然她家在东,苏泰去鄂尔多斯做什么”我不由摇晃了下

脑袋,一时间想不明白苏泰的意图。

“奴才妄自猜测,也许是因为朵颜部太过逼迫察哈尔部,苏泰太后急着想迁移”

“有可能”我刚说完,突然想到了苏泰福晋的意思。

理由,果然是一个好理由啊看来苏泰福晋这几年看样子也没有少花心思,不禁让我有些佩服。虽然我是佩服,但并不想她真的如此。我略一沉思,提笔写了一份密信,洗完之后吹干墨汁后道:

“方正华”

“奴才在”

“将此信发给常炎林”

“是”方正华也不多问,拿了密信就出去办事了。

第二百四十六章 远征

多尔衮在达到了主要目的后也很爽快的跟傅宗龙签订了和约,但是赫图阿拉那边的女真人迁移还没有这么快,至少要等到沈阳的人安定了才能动那一边。多尔衮写了一封密信给多铎,让他保持赫图阿拉的现状不变,一切等他回去再说。随着和约谈成后,赫图阿拉附近的局势再次发生了改变。

在离赫图阿拉五十里外,一群军士忙碌着砍伐树木搭建营帐。尽管还在春天辽东天气颇冷,士兵们却干得热火朝天,不少人都脱下了棉袄,穿着短衫喊着号子。站在山头,一个千总模样的将领指挥着大家,远处一个瘦小的士兵跑了出来,千总看到他就笑骂道:

“麻二,你个兔崽子不要跑这么远,遇到熊瞎子还不吃了你”

麻二嘿嘿笑道:“头儿,我这不是去方便方便嘛,自然要跑远点”

“懒人屎尿多,你们那队砍完木头了小心我军法从事”

“砍完了,头儿你放心,我那队人勤力着呢”麻二是千总下边跟着最久的老人,所以没有那么拘束,走到跟前道:

“头儿,咱们随意搭个营帐就是了,指不定哪天就打进女真人的老窝,咱们进了城吃香喝辣的,还搞这么好作什么”

千总敲了下他的脑袋道:“胡说八道,要是给赵大帅看到我们营帐东倒西歪,那还不给其他营的人笑死。”

麻二摸了摸脑袋道:“呵呵,那我们什么时候打女真”

“谁知道,这个要听大帅的”

“头儿,现在几路兄弟军都立了功劳,满大帅那就不说了,祖大帅他们现在已经往东北进军,咱们还困守在这。狗娃他们更惨,跟着孙副将他们在抚顺,估计这次平辽他们就没份了。”

千总听得不禁眉头微皱道:“这些都是督师大人的安排,你胡说什么”

麻二哼哼道:“我敢说这肯定不是督师的意思,他老人家会瞧着我们在这逛圈捞空,咱们在盘山困了大半年,捞不到功劳那些苦就白挨了。你听听下头的兄弟们怎么说,他们都说我们种树,给京军摘了果子。咱们从盘山一路赶来,还没休息就给调得四分五裂,我们在本溪呆了多久就调到这,就算在这还不知道又会去哪”

千总给麻二说得一愣,正要搭话的时候远处来了一匹快马,上头赫然是帅部的传令官。千总这个时候哪顾得麻二,赶紧迎了上去。传令官也不下马,直接喝道:

“传总兵大人令,所有人停止建营,全部回营待命”

千总忙问道:“兄弟发生了什么事”

“兵部来了公文,我还要去其他地方传令,你们快收拾下吧”传令官也不作停留直接骑马走了。

“兵部”千总咂摸了下,然后转身大喝道:“麻二,麻二”

“头儿,什么事”麻二屁颠屁颠的跑了过来。

“让兄弟们放下活计,全部回营”

“啊”

“啊什么,快点去”

麻二顿时醒悟过来,忙跑了去招呼手下兄弟。

等千总赶到的帅营时候,各营将领都差不多到齐了,赵率教正站在帐台前宣讲新一轮的辽东局势。

“朝廷已经跟女真达成和谈协议,赫图阿拉的女真人已经投降”

帐下的将领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哗然,赵率教敲了一下桌子,所有人立刻安静了下来。

“所以,赫图阿拉的事情就不用我们管了。”

这下将领们沉不住气了,副将高见忙道:“赵帅,那我们不是白来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赵率教顿时皱着眉头,喝道:“吵什么,你们是辽东的将领,跟个婆姨似的吵什么”

高见还小声嘟囔道

:“不是我们争功,而是兄弟们辛苦了大半年还是一场空”

赵率教却瞪了他一眼道:“我还不知道你们,我们是辽东军保一方平安,别老想着升官发财,服从才是我们军人的天职”

看着手下还不服气,赵率教又训道:“我们一直是抗击鞑子的主力,这些年兄弟换了一批又一批,这个我知道,督师知道,朝廷也知道不然你们各个可以在锦州有个安乐窝,有几百亩地”

这下将领们不说话了,私买土地,蓄养家丁等等事情都是瞒着上面做的。以前锦州虽然是大明的土地,但是由于随时可能被女真攻克,附近的土地几乎全部荒芜归为朝廷所有。在军政统一的锦州,将领们自然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买到大片的土地,然后他们再招粜流民来耕种。这种占据粮田的行为律法自然是不许的,只是天启年间朝廷就默认了这种做法,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揭破这件事。

赵率教见众人都不吭声了,也不愿把话说得太过,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