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6(2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7124 字 2019-04-16

郑三俊微笑着让这个比自己小一截的巡抚坐下,然后缓缓道:

“之前老夫来南京之时,皇上也特地提起了你”

听到是皇上口谕,刚坐下的许誉卿赶忙站了起来。郑三俊摇摇手道:“这是

皇上写给老夫的公文,算不得上是圣谕,坐下听就可以了”

“是,大人”

“皇上也知道你这些年在浙江辛苦了,老夫之前在江苏一带对你也有耳闻,这

些老夫都据实上报给了皇上。皇上还是信任你的,之前没有派更多的人手到浙江协

助你,主要也是担心你有了自己的班底后大刀阔斧,将浙江乃至整个江南都给搅动

了。”

“老大人这么说,下官还是明白的,下官可是憋足了精力想跟着老大**干一

场”听到郑三俊对自己有点赏识的意味,许誉卿连忙表态。

郑三俊点点头道:“老夫来江南自然是为了大家带着大干一场,机会总是有

的。公实,来浙江已经五年了吧”

“五年零三个月了”

“嗯,你任期将满,到了明年浙江自然不适摘再做下去。我有意向朝廷申请调

你到安徽做巡抚,不知你可愿意”

“承蒙老大人看得起,下官自然无不应允”如今皇上最看重的就是江南,要

想得到重用就得涉身到新政这件事情上去。许誉卿还担心自己给调到太远的行省

去,现在郑三俊既然要他,他哪有不答应的。

郑三俊领首算是应了一声,又道:“至于浙江的官员如今就不更换着先,老

夫也不好贸然调人进去,还是等下一任的巡抚到任后再说吧”

“下一任巡抚”许誉卿开始把自己当做郑系一派的人了,当下问道:“老大

人,那是哪一位来接下官的缺啊”

郑三俊顿了一下,然后又笑道:“巡抚乃一省之长官,自然要钦命委任,来

年皇上必会让我等推荐,但以老夫计,皇上心中已早有人选。”

“哦”许誉卿识趣的没有继续问下去。

两人闲聊了一下,许誉卿才告退。

郑三俊的强势让江南官场立刻震动了,不过震动之后就怎么行动,官员们发

生了分歧。有的处于观望,有的则仍旧投了份弹勤上去,也有的开始拉关系准备投

靠得势的一派。原来络绎不绝的沈填府邸门前开始人少马稀,沈填丝毫不着急,他

在看着这场碰撞究竟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

江南官场之后的一些举动,唐世济悄悄的回来察报了一番,这里头不单是一

些重要官员的举动,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动作。沈填只是听着点点头,并没有什么

表示。唐世济说完后顿了一顿,最后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大人,咱们抽身而退

那么那么究竟谁会赢呢”

“谁会赢”听到这个问话,沈填睁开了眼睛。他沉思了一下,才道:“这个

问题问的好,谁会赢呢依老夫看来,咱们这班人都赢不了,最后的赢家只能是

当今的圣上”

“啊一”唐世济没有想到沈填给出的是这个答案,率夕滨莫非王臣,输赢都

是他朱家的他又不死心继续问道:“那郑三俊真能顺利推行新政”

沈填笑道:“那你就说说他为什么不能推行你没有听到今早他的话了嘛

不行的官员悉数撒下,这样一来还有谁敢不听话”

唐世济咎了口涎沫道:“可法不责众,若人人都不行,他总不能全部换了

吧”

“嘿,大家说你就信换是换,但怎么换可就有讲究了”

唐世济算是给点醒了,郑三俊即使明白全部官员跟他对着干,他也不可能一

下子全部撒下来,四省官员都下马岂不是江南都乱了,稳妥的办法自然是分批分批

的换下来。

“看着吧,第一个要换的就是浙江巡抚”沈填又说了一句让唐世济摸不着头

脑的话。

“许誉卿不是他们的人吗”

“呵呵,自己人就不能换了,自己人更加好换”

“属下愚昧”

沈填瞧了唐世济一眼,解释道:“换掉许誉卿只不过是给自己人换个位子

江南四省二府,实际上江苏、安徽本就是郑三俊的地盘,将许誉卿换个地方,他们

再提一个人接替他的位置,郑三俊坐镇南京,除去江西巡抚不是他们的人,你觉得

这新政还有什么阻力吗”

“这个那岂不是输遭了”

沈填摇摇头,缓缓道:“这也未必,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第三百零四章 复职

江南官场肯定是要变动的,但怎么变就众说纷纭了。原本一些在地方不得意

的人开始心思活络起来,到处发出迎合改革一派的论调。这让那些在位的官老爷们

更是战战兢兢,仿佛后边真的有很多候选官员在凯叙着。原本有些人都认为这不过

是一场闹剧,但是投了这么多告状的奏折,京师毫无回复的态度来看,朝廷似乎真

的要动真格了。地方底下里头的三教九流人物见此风向更是闹得鸡飞狗跳,都想从

混乱中捞取好处。

就在这纷纷扰扰之际,住在钱象坤家的黄宗羲怎么也坐不住了。改革之策他

在铭心堂的时候就已经烂熟于心,可以说他们才是第一批支持改革的臣子。正是大

丈夫立功之际,他怎么肯躲在看书只是他自己不好意思上本请求皇上让他候

补出差,想来只有找昔日的同年,铭心堂的旧友们帮忙了。钱象坤虽然位高,但已

经寄居篱下的黄宗羲怎好开这个口。钱家小姐有心帮忙,但也明白黄宗羲的心思

给他存了颜面不去理会这事。

黄宗羲正盘算着怎样上奏本复官才不会唐突,同时也不会引起皇上的反感。

毕竟他a纤离开铭心堂两年,皇上对他的圣眷变得如何就不得知了。想了半天仍没

有一个妥善的法子,在院子里踱步来踱步去眉头皱得老深,钱府的家仆都远远站开

不敢去打搅。黄宗羲突然又想着干脆自己上书要求复出好了。这个念头冒出来后

黄宗羲觉得最好,敢作敢当,即使是自己要求复出有何不可,总比让别人遮遮掩掩

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