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房屋不高,但是规划的内部设施非常齐全。大型阶梯教室、报告厅一应俱全,100的教室都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生活区建有现代化学生公寓,预计每四人一个宿舍,保证足够的生活空间。学生食堂和大学生活动中心、浴室和开水房等生活设施都将陆续修建;体育运动区则计划建设塑胶操场、风雨操场、灯光球场等各种运动设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竞技场所。
公路西边则为科技研发区,计划建设一个真正的农牧业研究中心,以及十多座实验型牧场和一个面积为五百亩的湖泊。农牧业研究中心将购买添置最先进的研究设备,着力在良种繁育、动物疾病防治上取得新突破,同时为师生提供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研发的平台。
预计建成后的整个新校区将是绿树环绕,温馨祥和,牧业学校的教职工看了以后也都说好,希望将来能在这里愉快的工作、幸福的生活;校园最大的特点就是处处有水,常年有水,四季有绿。一旦建成,整个校园就是一座花园。刚拿到图纸那会儿,杨一平也被李大山的大手笔给惊呆了。他忍不住问道:“大山,这个学校可得花不少钱啊,你一个人能负担吗”
李大山笑着解释道:“现在的基建预算就达到了五亿元,而后期添置购买设备和装修还需要至少二亿元。,不过你不要担心,这些钱不是我一家出,实验区政府为了区内发展,主动要求出资。最后经过协商,此次投资由八鲤农场出资四亿元,实验区政府出资一亿元,北庭省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出资二亿元。这样一来,农场的压力就小多了。”
杨一平听了这话,还是觉得不可思议:“啊,四亿还不多看来大山你真是赚到了大钱,我们这些做建筑的这么辛苦,这些年下来也不过才一千多万而已。”
李大山连忙给他解释:“已经很不错了,想当初我还没有你们现在发展得好呢而且也不是所有做农业的都能赚到大钱,关键还得找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然做什么都一窝蜂的挤上去,最后吃亏的是大多数。”杨一平听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一般这么大的建设工程都需要对外公开招标,但是作为大股东的李大山坚持要用杨一平的建筑公司,并承诺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由八鲤农场全部承担。听了这话,其他股东也只好答应李大山的提议。杨一平知道此事以后,对李大山的信任非常感动,也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为了保证尽早开工,杨一平不仅对下属各部门进行了整合,新招了一批建筑工,而且还对外招聘了一批技术支持、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专业人员,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整体实力。
在非常简洁的开工仪式以后,杨一平就带着手下上千人的施工队伍正式进场施工了。而在新校区建设进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李大山也抽出时间,和罗校长等牧业学校的领导一起商讨学校的未来发展之路。虽说现在李大山出资控股了牧业学校,但是就目前学校的困难处境来说,不是有人大笔大笔的出钱就可以扭转这一局势的。对此,学校的领导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所以大家的发言非常深入,没有套话空话,也没有任何顾忌,甚至出现了领导自陈其短的局面。到了最后,这个商讨会议的参加范围甚至扩大到了部分骨干教职员工的范围。
在这一系列会议上,由于李大山的特别鼓励,加上没有任何限制,也没有设置任何指标性的任务,大家畅所欲言,侃侃而谈。最后,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大家达成了很多原则性的共识,为学校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
首先,大家都认为学校的学科设置、学生培养机制不合理。学校存在着大量没有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而且切合当年农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不鲜明,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不强,综合能力较差,不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说白了,就是学生很难找到工作。
其次,学校的研发实力非常薄弱,削弱了学校的自我生存能力。学校虽然有一个研究中心,但是因为体制和经费等原因,一直没有取得任何高端科研成果,也没有可以快速产业化的研究发现。可以说这个研究中心纯粹是一个空架子。其实,学校和企业一样,一旦丧失科研能力,也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最后连自身的生存都成了问题。放眼国内知名的农业大学,没有一家没有自己的产业化品牌,而且这些拳头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学校的研究队伍自行研发成功的。
再次,没有一只业务素质特别过硬的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队伍年龄偏大,而且70都是牧业学校毕业的,属于近亲繁殖。高学历、有一定研发能力的教授、专家几乎没有。这导致学校的教风、学风过于沉闷,缺乏新鲜空气。同时,因为研发实力不强,争取不到上级的科研课题和资金,学校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弱,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学校没有形成廉洁高效、勤政善谋的管理团队。虽然罗校长等校领导非常勤奋,对待工作也是兢兢业业,但是因为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限制,学校的很多东西还像党政机关一样,充满了行政决策的意味,没有充分重视专业人员的意见,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结构的需要,造成了行政和教学的脱节,甚至出现了教学从属于行政的现象。
对于以上问题,现有的行政管理团队都承认确实有很多不足,但是他们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因为任命权和经费都由上级政府控制,很多时候他们做出的决定也是服从于上级的安排,不得以而为之。大家听了以后,也都表示理解。李大山从来不清楚高校的管理体制,对于这些感到很新鲜,不过却少了一层他们曾经体会的无奈和痛苦。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成为历史的记忆。因为李大山要求,新组建的行政管理团队必须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决策必须听取教职工代表会的意见,重大事项则必须经由代表会的同意,才能正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