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闪呀”我戏谑般挡了挡眼睛。在这座虽然不算恢宏地亭楼边站立着一圈镀金地雕塑一圈各种亚洲人形态地雕像。
“呵呵。早就听说东方是伟军事家地摇篮。所以叔叔就在这里修建了这座中国楼。”威廉二世显得颇为兴奋地摸着自己地短胡。
东方市伟大军事家地摇篮这句话或多或少是有点奉承我地味道。在尚武地普鲁士样地赞誉显然是很高地。不过同时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当年来自东方地蒙古人给这个曾经地条顿骑士团留下了太多美好地回忆。
“中国地确很早就有了不少杰出地军事家。相比起亚历山大大帝来说。同时期地中国就有了不少更杰出地军事家。当然幸好大帝没有直接杀入中国。那么东西方军事理论地交流就会更早实现不是么”
“喔”对于我对于亚历山大大帝地评价。威廉二世显得有些不快。在西方被誉为军神地亚历山大大帝显然是整个欧洲指挥地军神。
“您好。我是马基斯-冯-拉特昧向殿下请教几个问题么”
马基斯冯-拉特这个名字让我不觉耳根微微轻颤,尽管历史中这个名字远没有拿破仑克劳赛维茨还有约米尼苏沃洛夫等人出名,但在北美战争中作为法官建立起功勋的著名军事家居然重新回到普鲁士王室还真让我意外,另外我注意到他此时佩戴的是中将军衔。
“喔您好冯拉特将军,当年与您一起并肩作战的拉法耶特将军提过您很多次,真想不到在这里又见到您。”
“喔是么将军还记得我真让人感到意外”不自觉站到倾向法国一边的马基斯-冯-拉特挺了挺身自己的国王先行了一个礼,随后向身后的同僚也行了一个礼后在向我问道,“想不到法兰西战友们还记得我,说起来当年的战斗的确让我总结了不少,嗯对了,殿下,您刚才谈到亚历山大帝相比起东方的军事家差了很多这一点”
“嗯”其实在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我自己也担心过眼前这群普鲁士军人会有的反应不过由眼前这位在北美战争与法兰西一起作战的将军提出质显然是最好的,于是我友善地环视了在场的将军与国王之后“大家谈及早期欧洲战争史,
亚历山大大帝、迦太基、凯撒还有查理曼大帝等其这些欧洲军事家先辈来说贵国的腓特烈大帝才真正称得上是军事天才”
我这是什么显然是赤果果的马屁,拍马屁的关键在于什么其实核心就是拍对方最在意也是最得意的东西。当我这一通转折使得在场的普鲁士军人包括国王都满意地笑了而这一切还没有完。
“为什么说腓特烈大帝才真正称得上这个时代的军事天才呢嗯当然不是因为我正处于大帝修建的这座美丽宫殿当中,而是因为相对于同样一个时代,相对于欧洲所有军队都已经逐渐健全军事理论作战的时候,腓特烈大帝比相同甚至高于自己的国家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而相比亚历山大大帝,我们只能说亚历山大大帝是很出色了,但对于他来说同时代的东方在军阵,骑兵运用上已经走得更远,只是大帝的对手都太弱了而已。”
“这个”马基斯-冯-拉特针对我的谈话显然陷入了思索,当然不是因为我所说的话有多高明,而是这位将军显然困惑自己此时该继续怎么扮演自己今天的角色。
作为中将的马基斯冯-拉特在今天到场的将军当中显然军衔不高,尤其历史中这位在美国战争参加法队的普鲁士人在自己祖国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
相对于同样在战争中出名的奥古斯特-奈特哈德-冯格奈泽瑙,冯拉特此时顾虑很多。
犹豫了片刻,冯拉特这般问道:“这个,请教殿下,在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东方有些怎样的传奇将军”
“亚历山大大在公元前300年,此时在中国正处于春秋晚期,孙:,孙武,吴起这三位军事天才已经在各国推行自己的兵家战法。相对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方阵,在东方魏武军阵显然高明得多,另外楚国的战车兵在那个时代已经逐渐被轻骑兵取代,相对于亚历山大大帝中原大地上的赵最早建立了仿效匈奴的强大骑兵,最后赵国成功数次击退匈奴,成为春秋时代最要拥有强大骑兵的国家”
我环视着在场的普鲁将军们顿了顿,满意地观察着他们脸上那一脸惊异的表情:“嗯匈奴兵的战斗力我想诸位在研究阿提拉在西罗马时代的征战史中应该大概了匈奴战斗力,当然在东方的匈奴基本都是骑兵,另外如果大家还不能了解赵的军力。那么大家就可以直接想象千年后蒙古人的战斗力,当时蒙古在东方可遇到了很多难缠的对手。而到了蒙古第四次西征,我想大家都不会不了解当时双方的差距”
“呃”马基斯-冯-拉特首先嗝了一声,随后普鲁士将军们也不由大眼瞪小眼。
我缓缓绕一尊镀金的雕像,审视着眼前这个带着东方味道,却有点走形的将军模样继续道,“到了元朝后期,东西方军事理论差距才逐渐缩短,到了近代也就是进入十八世纪,我不得不说在热兵器运用上东方已经落后于欧洲,于是也有了贵国腓特烈大帝成为整个十八世纪最杰出军事天才的说法,因为即便在同时代的东方,也没有那位将军能在相同数量士兵的条件下战胜腓特烈大帝所带领的普军。”
“喔”全场的普鲁士将领们然很吃我这一套吹捧,就连那位原本不高兴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也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我端详着眼前这个有点十字军味道的所谓中国将领雕像满意地舒了一口气,无忧宫的初次见面应该算是很成功。
“殿下,我能否问一个问题”
眼前一位一身元帅军服,瞧他不到岁的年纪估计是一个王家亲王,根据塔列郎提示他就是霍恩罗尼亲王。
第八卷 风云 434 普鲁士的奇袭 四
恩罗尼亲王在历史中并不算有名,他的事迹也只能谋本部建立上找到他的位置。
说起来原本历史中普鲁士陆军在腓特烈大帝之后官僚味道越来越重,缺乏毅力魄力的威廉二世谈不上能对普鲁士军队逐渐僵硬的现状作出什么改变,甚至这位国王也和那些沉迷于腓特烈大帝辉煌的老将领们死守着普鲁士曾经的辉煌。
这个状况本来很难改变,直到普鲁士终于完成被拿破仑秒杀的历史任务之后,整个普鲁士才幡然醒悟普鲁士大军并不是欧洲最精锐的陆军。
然而蝴蝶效应已经改变了此时的普鲁士,军事改革已经提前进行,我虽然不敢断言眼前这位亲王在促成这个改革过程中出了多少力,但不能否认原本的历史中这位亲王可是促成普鲁士改革的主要助力。
我再次环视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