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仙女总部对投资新闻演艺并不热情,这从她历史上屡次避免进入这个行业可以轻易的总结出来,当初投资不了情简直被认为是一个异数。另一方面,李梦泽虽然许诺孩子们“可以通过仙女总部申请个人创业”,可是精明的年轻人们明白仙女总部一点儿也不好说话,找那帮家伙投资,几乎没有人能够保持足够的信心。子康清楚自己的斤两,虽然自认为能力不凡,然而仙女总部不可能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涉足一个“陌生行业”,尤其为了什么避嫌的原因,为此,他一边在一家公司打工,一边游说父亲。可以这么说,在整个家族里,他是迄今为止工作最艰难的一个,幸运的是他的艰难引起了一些人的重视,并引发了某些家规的修改,这当然只有他的父亲才能决定在41年早些的时候,李氏家族对家族规定进行了修改。
面对儿子在文艺方面的执著追求,身为父亲,李梦泽自然非常关心,他明白这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重要事情,孩子这么多,不可能有同样的爱好,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被耽误了。仙女不可能为每一个家族成员提供创业机会,而他们固有的叛逆思想,也会让仙女总部应接不暇;仙女是用来维护整个家族的,不可能为某些个人而做出违背其战略的事情。但是李氏不同,作为一个家族来说,她是家族所有成员的庇护所,理所当然的要为他们提供企业无法提供的机会,仙女有钱,李氏有钱,这是共有的事情;而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家庭的李氏,又有着庞大的私家金库,可以做许多事情。一般来说,李氏的普通开销比较大,有他们自家的开支,也有一些亲朋好友的“接济”开支,同时收入也比较多,虽然说花钱的人不少,可是有才能的更多,因为大家的薪金大都很高。那些参加工作的,既从家里领取零用钱,大多又把他们的薪金上交给家里,充实了家族的资金库,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家族开支,实际上,多年来收入一直高于支出,特别是子女们参加工作之后。当然,李氏私家金库最重要的部分还是高达数百亿元的“原始资金”,这是李梦泽一直未曾动用的那部分资金,经过了屡次调用和补充,在经济危机前多达600多亿元,黄金事件中又赚了一些,至今已经超过了700亿。30多年来,他从来没有从西星或者仙女抽取利润,因为家族资金完全能够满足各种需求,于是,一些人就打上了这笔资金的注意。通过内部讨论,决定采取措施鼓励个人创业,“家里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允许这些公司可以独立于仙女或者西星,但是如果达到相应规模后,必须纳入到家族企业两大系的控制之下,不管在什么时候,这些公司都属于家族产业,并不属于某个人私有。这个新规定的出台,在年轻一代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等于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创业的家族平台,使他们有可能成为新一代的企业创始人,这可是一点儿也不比某些人逊色的头衔,尤其在一些不甘寂寞的年轻人看来。当然,某人并不这么认为,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经过两年的实习,李子康自认为已经具备了创业能力,新规定刚刚出台,马上着手准备成立自己的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在几个哥哥的帮助下,在41年6月12日,正式创立了“西园娱乐公司”,注册资金一亿元人民币,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主要从事电影以及歌曲演艺事业,整个公司由他独自控股,为了推进公司业务的发展,特地请来了不少北大校友,还邀请了一些先前一起工作的同事。西园娱乐公司的注册资金虽然不少,仅仅一亿元资金,并不算是一家大公司,比起那些资产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大公司,简直就不值一提,但是没有人敢轻视这家以北京市最有名的别墅区命名的娱乐公司,仅仅李氏家族的背景就不敢令人轻视了。而李氏家族的号召力也的确非比寻常,公司甫一成立,就有不少独立制片人谋求加盟,不出月底,加上原来已经签约的演艺人士,李子康德手中已经有了6名大牌导演,外加5位有潜力的年轻歌手,一时间,颇有后来居上之势
人们知道李氏家族有钱,更清除仙女就是她的私家产业,想当然的认为这家公司会得到仙女的大力扶植,而借助仙女的影响,实现他们个人的“功成名就”将会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情,这几乎是每一个加盟者的动机。即使被告知了与仙女的真实关系,他们还是看好这家公司,或许在他们看来,不管怎么样,社会上肯定会刻意地把她同仙女联系起来,即使单单挂靠李氏这个“金字招牌”,也足以让公司迅速的发展。这种想法很正常,但是也不尽然,虽然公司确实因为某些原因而发展迅速,但也受到了诸多限制,创业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久就遇到了一些非常严峻的问题。
果不其然,西园公司刚开始的发展非常顺利,当年就拍摄了两部电影,自己出资40,合共7200万元,最后却分得了60的影片利润,税后利润达到了14亿元,几乎为投资额的两倍;另一方面,签约的5名歌手,全部进入了当年发行量的前十位,其中3人还挤进了前十位,尤其是那个年轻男歌手还占据了第三的位置,这也使得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利润不错,公司当年的总利润达到了17亿元,整个业界都为之赞叹有加。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与高质量的产品有关,更与公司的背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西园公司刚刚成立,就受到新闻界的炒作,几乎没有进行什么广告宣传,人们争相“欣赏”大作,当然,这种现象早就在领导层的意料之内,或许,这也正是他们需要的效果。西园娱乐公司的规模虽然小,却有着许多大公司所不具有的社会优势,名声随着初期的成功,越传越响,吸引了大批的观众,更引起了大批有志人士的加盟,无本生意做得太好了,以至于让某些人想起了某个公司当初的情景。虽然说也有人想入非非,但是仙女或者李氏家族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决不是哪个公司或者个人所能够左右的。
人们喜欢他们的作品,一些音像店更是大力推销,问一个老板为什么如此卖力,说不定会得到“李氏救济”的事情呢。李氏家族庞大的民意基础,让她的对手们非常吃惊,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久浸在娱乐行业中的他们比任何人知道其中的奥妙,一旦民众认准了某些东西,根本就用愁销量,再加上质量过得去同时,西园的这种低广告成本作品,让他们难以忍受,同样的投入,因为实际利润相差太远了于是,出现了众多的评论文章,你西园娱乐不是很牛么,我就把你的名声搞臭,看你还能不能吸引住观众,人们总不能欣赏没水准的“垃圾”吧争议声接踵而至,一些评论家批评,另一些人“奋不顾身”的赞扬,几乎不相上下,这种现象更不出某些人的意外,公司刚刚创办,做的是无本生意,市场又这么好,对手们当然眼红了自然而然的,他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质量上,另一方面,像他们这样的公司,有了质量就不惧怕任何风吹雨打,“回报社会的厚爱”,“所要做的,只不过是更好的质量而已”,评论界如是说。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西园娱乐公司迅速的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