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6448 字 2019-04-16

朱栩明白朱宗汉的意思,明朝内部官盐价格昂贵,私盐虽然便宜,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他进行低价倾销,确实比辛苦走私来的轻松,好赚,而且赚的多。

不过,他眯了眯眼,笑着道:“如果,我垄断了走私,只让你一个人卖进山海关呢”

朱宗汉眉头皱了下,道:“殿下,真的有办法”

朱栩点头,笑容森森的道:“你觉得,漕运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完了”

朱宗汉看着朱栩,目露思索之色。

明朝的盐,大部分都出自江南,倒不是盐场产量的问题,而是盐纲法造成的,或者说,是江南官商集团促成的。盐引,盐场,大部分都落在江南士绅手里。

私盐是通过漕运北上,莫不是惠王殿下真的能够控制漕运

朱宗汉看着朱栩,道:“若是殿下能够阻止南方的盐过江,下官有把握将您的私盐卖给金人,而且,价格不便宜。”

朱栩笑容越多,从抽屉拿过一个小册子递给他道:“好,这个是构建销售渠道的一些方法,你回去后看一下,过几日,我便让你接手盐场”

“是。”朱宗汉接过册子,放入怀里。

朱栩又交待了几句,便让人送走了他。

曹文诏转头便又走了回来,面带忧色的道:“殿下,这个人真的能相信吗要是这件事被捅出来,可不是小事情。”

朱栩自信的背着双手,道:“一来,我相信骆思恭的眼光,二来,这个人至孝,三来,这个人嘛,他暂时对我是无害的。”

曹文诏不明白朱栩话里的“暂时”是什么意思,但也没有纠结,道:“殿下,探听到了。朝堂上,楚党联合了不少人弹劾赵南星与王纪,漕运也被翻来覆去的讲。皇上应该是想彻查漕运的,不过叶大学士,韩大学士都反对大动干戈,希望谨慎处置,以免扩大,影响国本,造成朝堂上下的恐慌不稳。”

这些几乎都在朱栩的预料之内,这些人,好听一点是老成持重,想要安安稳稳的过日子。难听一点就是昏聩无能,畏难怕艰,无能无为。

每日都是义正言辞的各种折子,看似忧国忧民,却都是无关痛痒。涉及道税收,土地,漕运,饷银这些真正的国本,要么是避之不及,要么是明哲保身,任由事态糜烂,一步一步无可收拾。偏偏一个个又热衷功名利禄,好名,好权,好利,为此争斗不休,相互倾轧,没日没夜。

朱栩无奈的摇了摇头,在书桌前,又拿起笔。

曹文诏一怔,走过来道:“殿下,这件事,就这样算了吗”

刚要动笔的朱栩手一顿,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道:“算了,他们也想的太美了”

“你让人去通知周应秋。”朱栩直起腰,冷声道:“让他核查有关漕运的一切船只,但凡有问题的,一律扣下,不得营运”

大明的禁海令有很多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一定规模的船只民间不能私自铸造,需要工部的核准,甚至工部有营缮司,专门负责建造船只。

而实际上,这么多年下来,早就名存实亡,不论是漕运还是之前的海运,为了适应航运需要,通过各种手段,私造,私自改动,甚至通过行贿等手段,让营缮司建造违规的船只不胜枚举。

如果说,漕运有一千艘船,那么至少九百艘是违规的,剩下的一百艘还是陪跑。

最为重要的,今年的漕运已经在眼前了。

第119章 工部事

曹文诏听着朱栩的话,想着工部一旦下禁令,漕运要大部分停止的后果,心里忍不住一颤。

“殿下,真要这么做吗”曹文诏喉咙动了下,有些艰难的道。一旦真的这么做了,漕运会大乱,朝廷上下绝对不会坐视的,是真的会动摇国本。

必然又会是一场轩然大波。

朱栩笑容有些冷,道:“早就计划好的。”

曹文诏心里还是很担心,道:“殿下,工部那边,周应秋一个人可能做不了这么多。”

朱栩眯着眼摆了摆手,道:“你放心好了,周应秋一定会做的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想到周应秋之前应付惠王殿下的手段,曹文诏心里也一松,道:“是殿下,我这就去。”

朱栩在曹文诏走后,坐在椅子上,双目泛着冷光,许久自语道:“魏忠贤,我到底是该留你还是杀你”

刚刚坐班完回家的周应秋,一脸凝色的进了书房。

周夫人得到丫鬟汇报,连忙也跟了进来,看着周应秋坐在书桌前,沉着脸不说话,担心的道:“老爷,莫非,那些人还不肯放过你”

周应秋抬头皱眉看了眼夫人,面带不悦的又看着桌子发呆。

很快,丫鬟端了凉汤进来,周夫人端着走过去,道:“老爷,先败败火吧。”

周应秋倒不是在工部不顺心,以他的手腕,上上下下很快就被摆平了,他烦恼的,是刚刚从宫里传出的“懿旨”。

漕运的事情他也知道,隐约也看出了惠王殿下掺和在其中。但漕运关乎甚大,宫里既然没有吩咐,他也乐得看戏。只是今天传来的懿旨,让他大感头疼。

他好不容易复出,之前的事情也算既往不咎,如果再掺和漕运,加入了东林党的党争,只怕再难全身而退了。

周应秋现在也没有什么朋友,沉吟一声,还是将事情告诉了夫人。

周夫人听完双眼一亮,看着周应秋道:“老爷,看来皇后娘娘多半是恼怒了。你想,之前刑部连翻查封张国公的作坊,商会,逼得张国公现了身。娘娘这么做,多半是要给东林党一点颜色瞧瞧了。”

周应秋自然也清楚这些,只是漕运就是一个火药桶,刚刚被赵南星平息下来。他真要这么做,一定会将京城上下内外都牵扯进去,不用半个时辰皇帝御桌上就会堆满弹劾他的折子。

周夫人最是了解周应秋的,她看出周应秋在犹豫,心里一动,走近低声道:“老爷,你如果担心,就将这个黑锅推出去,既让娘娘看到你的能力,也不用怕朝堂上的弹劾。”

周应秋一怔,道:“如何推脱”

周夫人道:“老爷怎么糊涂了,工部不止你一个侍郎,上面也有尚书,更何况,只要找到一个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堵住他们的嘴不就行了。”

周应秋神色微动,坐在那思索起来,许久猛的站起来道:“好,夫人说的倒是好方法今日,我就让娘娘好好看看我的手段”

周夫人含笑点头,心里颇有些心满意足,丈夫能够得到“皇后娘娘”的青睐,荣华富贵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周应秋出了家门,却没有回工部,而是悄然去了城东,官应震的府上。

小半个时辰后,周应秋出来,又去了钱谦益的府上,同样是小半个时辰。

随后周应秋又悄然走了几处,在天色将黒中,在一家酒楼内,慢慢的喝起了小酒。

官应震在家里,满脸怒火的写着折子,一脸誓不罢休之态。

“本官势把这些蛀虫拔除个干净,赵南星,我这次看你还有什么手段去保这些贪官腐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