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6567 字 2019-04-16

都水清吏司的郎中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四周,模样颇为艰难的道:“大人,下官认为,当前要务是清查我工部内部,决不能授人把柄,另外就是漕运上的船只也要尽快处理,不能让其他衙门查获,否则都是我工部的罪证。”

“对对,姚大人说的是,决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一群人纷纷附和,漕运是一块肥肉,整个工部极少没有涉及的。谁都不想被这件事牵累,最好能撇个一干二净。

周应秋眉头皱了皱,沉吟不语。

姚添饶嘴角微翘,神色急切的上前一步,急声道:“大人,不能再犹豫了这件事皇上已经下了明旨,一旦刑部或者东厂,锦衣卫抢先动手,咱们就完了”

听着姚添饶那一句“完了”,众人心神都是一凛,这个完了可不止官位没了,多半性命都难保。

“大人,不能再迟疑了”

“是啊大人,现在工部一切都在大人手上”

“大人,您是刚来不久,可是我等身家性命都在这件事情上啊”

周应秋猛的一拍桌子站起来,大声道:“好,传本官的命令”

一群人正激动,闻言立马道:“下官在”

“清吏司负责核查工部所有关于漕运的账簿,来往审批文书、书信,旦有瑕疵,立即通知他们,即可作废,需要重新审核,否则撤航运资格,片帆不得出港”

“是大人”都水清吏司郎中大声应道。

“营缮清吏司,立刻派人前往京城所有码头,检查所有过往船只,旦有违规不符,当场整改,若有不从,即行扣押”

“是大人”营缮司郎中上前,大声应是。

虽然早有腹稿,但这么说出来,周应秋还是觉得心里颇为激荡,很是享受。

他面色不动,稍稍思索又大声道:“出现任何问题都即刻禀报,不得擅自做主,此事重大,我希望诸位同僚能够同心同德,切勿再惹出事端”

“是大人”一干人被周应秋调教的很好,整齐划一的答应着。

随即,工部整体出动,搁置其他一切任务,将漕运这件事当做了头等大事,忙碌与认真前所未见。

周应秋坐在案桌后,看着窗外来来回回的下属,轻哼了一声,自语道:“你们不是想把黑锅甩给我吗锅我要,黑还是你们的。”

“大人。”清吏司郎中姚添饶,带着微笑悄然走了进来。

周应秋笑了声,道:“做的不错,你再找人,出去散播,就说我刚来工部,没有这么大权力,实际上都是其他两人大人在暗中操持的。明白了吗”

姚添饶一天就眼神一亮,道:“还是大人高明,我这就派人去。对了大人,账簿查到的亏空,该如何处置”

周应秋神色微动,亏空,自然就是工部内部的亏空,这个亏空会有很多原因,但大部分是内部人的大挪移术,积小成多。

“这个得好好利用一下。”周应秋嘴角露出怪异的笑容,道:“不关漕运的都先压着。”

“是大人。”姚添饶很快会意的道。

工部的动作太大,加上漕运本来就惹人注目,一时间传遍了整个京城。而最受影响的,自然就是漕运中拥有船只的各大家族。

“什么,扣船他们怎么敢”

“漕运就要开始了,他们这是要天下大乱吗”

“不行,我们得想办法,决不能任由船只被扣”

第121章 惠运船行

漕运衙门几个月前的总督是李三才,他是东林党巨擘,控制漕运十几年,自然,漕运方方面面也都被东林党渗透的差不多了,几乎完全被他们掌控。

东林党掌控漕运,其中的利益也最大,但并不表示只有他们紧张。南来北往的商客,但凡依赖漕运的,都紧张无比。

一个颇为气派的茶馆。

东边的桌子,一群人穿着看似颇为奢华的服饰,围在桌子四周,满脸忧愁的低声说着。

“你们听说了吗工部这次动真格的了”

“这次工部是奉旨调查漕运的审批与船只,不好糊弄了。”

“现在京城的码头,驿站处处都是工部衙门的人,只要批文不对,立即扣人扣物,船只一律不得出港口”

“我也被扣了几条船,找了不少人说情都没用,工部的人说了,限期没有交足罚款,取得新的批文,船只会被没收。”

西边的桌子同样也是一群人,只不过从服饰看,应该是官民混合。

“你们知道吗我听说这位周侍郎刚落履任工部没多久,人都还认不全,实际上没有什么权力的。”

“你是说,是锺尚书在背后操持的吗”

“要我说啊肯定不是,锺大人向来崇尚无为,多半是王侍郎在背后主持这件事。”

“这么一说,倒也挺像王大人的作风,恐怕不能善了了。”

“其实我还好,船不多,就是被扣押的货物不少,不知道能不能赎回来。”

一群人议论纷纷,但毕竟只是民间商人,影响有限,对于工部雷霆之势,丝毫没有反抗的力量。

而此刻,赵南星府上,一干涉及到漕运的东林党人聚集在一起,都是一脸忧色的看着赵南星。

“大人,得想想办法,漕运近在眼前,工部这么一来要出大事的。”

“是啊,南方的粮食运不过来,不但京城受影响,辽东,九边都要出乱子的。”

“大人,不能再等了,一旦工部彻底铺展开来,就不那么好收场了。”

来自六部九卿等各个衙门大小官员,将赵南星当做情绪垃圾桶,一股脑子的倒苦水。

赵南星脸色也不好看,楚党这一招确实出乎他的意料,工部尚书锺羽正为人清正,王舜鼎也算是东林党人,如果不是直接捅到御前,他们有的是转圜余地。

而今圣旨明发而下,就由不得工部拖延怠慢,以至于形成现在的局面。

王纪坐在赵南星左下首,听着一群人吵吵嚷嚷,找了个空隙,对着赵南星沉色道:“大人,此事确实不宜耽搁,但也不能冒动,不然楚党恐怕要疯咬上来不可。”

赵南星一直沉着脸,苍老的脸上怒色隐含不漏,双眸却闪烁着火星。

一群人乘机又是一番大骂楚党,着力点却还是在漕运上,不停的劝着赵南星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