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听着朱栩的话,愣了愣道:“你是说,你早就料到了”
历史上,努尔哈赤确实是在正月里发兵,没过几日就败退,也就是所谓的“宁远大捷”,这一战对于明朝来说关系重大,至少在战略上还保持主动。若是努尔哈赤活着就攻到了山海关,只怕明朝还要短寿几年。
这些朱栩自然没有办法说破,淡淡的道:“说不上料到,朝堂上下的大人们都是想固守山海关,建奴自然也知道,这次兵临城下并不奇怪,也就是时间的问题。”
平王若有所思,旋即笑呵呵的道:“栩儿你说的对,这些事情自有那些大人们和皇上操心,咱们还是下棋,下棋,呵呵。”
曹文诏见朱栩不怎么在意,心里疑惑,这可不是殿下往日的作风,犹豫了一下道:“殿下,咱们要不要做些什么”
“不用。”朱栩一挥手道。
这一战是必胜的,更何况,因为他之前抄没六部脏银,让辽东有了充足的军饷,加上没有魏忠贤的破坏,情势远好过原本历史,没有理由会败。
曹文诏见朱栩神色平静,心里的担忧也便悄然放下。
朱栩不担心,京城内消息灵通的人却已经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御书房内的朱由校,拄着拐杖走来走去,脸色凝重,目光焦虑难安。
没多久,有内侍匆匆传报:“皇上,顾阁老,孙阁老,杨大人等人都在宫外候旨。”
“快传”朱由校猛的一转身,沉声道。
“遵旨。”内侍又急匆匆跑出去。
没多久,内阁首辅顾秉谦,次辅孙承宗,兵部尚书王永光,英国公张维贤依次快步走进御书房。
朱由校也不等他们进礼,张口就道:“贼酋进逼山海关,你们可有何应对之策”
顾秉谦乃是首辅,他一副勇于担当模样上前抬手,道:“回皇上,老臣认为,当尽撤关外一切兵卒于山海关,全力守住山海关。现在兵力分散,易被逐一击破,一旦山海关不保,京师危矣”
“不可”
孙承宗断然上前,大声道:“皇上,失去宁远,锦州,山海关就没有了缓冲之地,那山海关必然岌岌可危,这才会真正危及京师,动摇军心,伤及国本”
顾秉谦自恃为首辅,浑然不惧孙承宗与朱由校的关系,转过身来,大声呵斥道:“胡说,难不成这样就能守住宁远,守住山海关不成”
孙承宗知道顾秉谦只是个弄权小人,根本毫无军旅常识,直面朱由校越发断然道:“皇上,为今之计,当命袁崇焕节制关外所有兵马,全力守住宁远,若宁远有失,山海关亦不远,京城更不远”
“放肆”顾秉谦顿时大怒,喝道:“孙大人,莫非你认为,我大明就要亡国了吗危言耸听”
“够了”
朱由校阴沉着脸,喝断两人,目光转向王永光,铁青着脸道:“兵部是什么看法”
王永光本是中立清流,一心想辞官躲避党争,偏偏躲不过,还被硬推上来做了兵部尚书,闻言稍作沉吟便道:“皇上,臣以为山海关万不能有失。”
王永光这句话,咋听着有道理,但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对于前面两人也没有任何立场,完全是说了句废话。
朱由校胸口起伏,怒气难遏,偏偏都是二品大员,无法随意训斥,目光阴沉的又转向张维贤,道:“英国公,京城的防卫如何”
英国公乃是世袭,执掌中军都护府,节制诸营卫,负责京城的一应防备,张维贤倒也显得英武,上前一步,朗声道:“启禀皇上,臣已命各营待命,随时戒严,宵禁,以防建奴袭扰京城。”
朱由校听完张维贤的话,心里才算好一点,目光又看向顾秉谦,孙承宗,王永光三人,他脸色蜡黄,拧着眉头道:“八百里加急,传旨高第,山海关不容有失”
孙承宗听着朱由校的话,脸色一黯,朱由校的话,实际上还是让高第拼力守住山海关。他也能理解,毕竟山海关是京城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这道屏障没了,大明上下就真的寝食难安了。
只是,仅剩下一个山海关,大明今后就再也没有对后金进攻之力了。
第182章 皇上出事了
朱由校“处理完”这件大事,赶走了几人,坐在偌大的御书房内,神情显得有些枉然。
许久,他长叹一口气,怅然道:“满朝文武数百人,竟无一人有为国之念,若是忠贤在此,朕又岂至如此”
他边上不远处的刘时敏听的胆战心惊,头低的更低,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朱由校又呆坐一阵,天下之大,他只觉得空旷旷,茫然无可依,生出百无聊赖之感。
他心里空落落的站起来,拄着拐杖外门外走去。
刘时敏连忙跟着,轻声道:“皇上,现在是要去哪里,奴婢去传撵。”
“去咸”刚开口,朱由校就想起张艳瑶已经被遣送出宫了,站在那,拧眉愁思,一脸的烦闷。
朱由校沉默一阵,突然转过身,道:“附耳过来。”
刘时敏心里一跳,走过去侧过耳朵。
朱由校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让刘时敏心里颤了又颤,却也不敢反驳,低声答应一声,悄然离去。
努尔哈赤亲率大军进逼宁远,京城上下一片风声鹤唳。
有人上书坚决抵抗,有人要坚守山海关,有的要议和,有的要迁都,辽东的一场大战,在京城上演了一出世间百态,将所有官员的性格给表露的一干二净。
要说最安心的,只怕也就是朱栩了,张皇后这几日没空理会他,他便悄然出宫,密会“党羽”。
他的党羽,也就是他舅舅,傅昌宗了。
傅府密室,朱栩与傅昌宗对坐,两人喝着茶,有些慢条斯理的在聊天。
“政务学院,目前招收了三百人,不少都是落地的秀才,品学兼优,还有一些是没有功名的,通过各种方式举荐而来。第一批已经入学了,结合你写的提纲,找了些老吏来授课。不过,你单列的税制,好像那些先生不太喜欢。”
“军事学院,召的都是年轻人,十三四岁的比较多,还有些从九边回来,有些底子的。现在差不多也召了一百多人,我已经给孙传庭大人去信,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来京的。”
“水军学院,这个人数最少,哪怕条件比另外两个好,肯来的也不多。”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暗自点头,等傅昌宗说完了,才道:“一定不能让他们沾染官场的那些恶习,我是要他们去打破现在的官场秩序的,不要再给我教出一些昏吏庸吏,甚至是贪官污吏出来。”
傅昌宗道:“嗯,这个你放心,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我挑的,都严格删选过,不会有多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