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6463 字 2019-04-16

同时,傅宗龙的也在整肃各府驻军,清理旧势力,加强对驻军的管理,控制全省的军务。

一连就是十来天,整个江苏都如同建筑工地,无时无刻不忙忙碌碌,一副热火朝天,准备大干一场的模样。

东厂的镇抚司也没有闲着,处处都是缇骑飞奔,每天都有人被押入镇抚司。

整个应天府都活在战战兢兢中,空旷的大街还是没有什么人烟,紧闭的商铺也都依旧关闭,毫无开门营业的迹象。

保国公府。

灵璧侯汤国祚,定远侯邓文郁等人都有些着急了。

靖王的动作太大,牵扯方方面面,不知道多少人被拉拢,那些商贩也都人心惶惶,再这么耗下去,只怕未必撑得住。

安远侯道:“汤侯,你那边怎么样”

汤国祚摇头,道:“我的人全都被换下了,现在的大小官吏,要么是以前不起眼的,要么是京城来的,我是一点手都插不上了。”

定远侯也道:“没错,现在巡抚衙门有了人手,开始计算各地粮赋,各地知府也都换了,东厂缇骑四处都是,凡是不听他们命令的,全都被抓了。”

“现在都税司已经挨家挨户通知应天府的商贩,必须限期去都税司取得营业牌照,否则不准开业”

“刑狱司也在动作,之前我们派人去打砸的那些散民全都被抓了,听说已经扩展到整个江苏,凡是有劣迹的全都要被抓,要送去修堤,筑路”

“都田司的人还命令各地重新审计户丁,还有田亩”

“不止,听说新成立的公伯侯府,要对我们这些公侯伯统一的管理,以后一切的言行举止都要得到这个府批准”

一群人议论着,神色都不太好看,关键是现今南直隶的权力完全不掌握在他们手上,哪怕仅有的那一点影响力,也在逐渐的流失。

众人说了一番,都很无奈,还是抬头看向上面的保国公朱国弼,道:“公爷,咱们再不做点什么,今后就要成笼中鸟了,京城的各位王爷就是咱们的前车之鉴啊”

“是啊,公爷说句话吧,咱们现在可不能坐以待毙啊”

“公爷,现在就属你爵位最高,魏国公跟靖王穿一条裤子,您得登高一呼啊”

朱国弼微微一笑,一身精致长衫,笑道:“诸位不必着急,这巡抚衙门得罪的也不止咱们,那些六部的尚书,侍郎,都察院的御史,哪一个被削去官职的能高兴,等着吧,很快就有好戏看了。”

众人都是一怔,不过想到保国公在应天府的能量,会意过来,都一脸放心的笑了。

“哈哈,有保国公出手,那我就放心了。”

“咱们等着看好戏吧,只希望不要等的太久啊”

“喝茶喝茶,呵呵,今天心情格外的好啊”

几乎是保国公府一干人商议声落下,之前的南京一干前任的工部,刑部等尚书,外加侍郎,二十多个三品以上的大员,加上贡院,国子监等官员士子将巡抚衙门给围的水泄不通。

各种抗议口号,如雷般的响起。

“靖王乱政,滚出南京”

一干尚书侍郎们,都七老八十的人,站在巡抚衙门前,大太阳如火,晃晃悠悠,仿佛随时都倒下。

衙门内的黄立极等人,面色凝重,沉着说不出话来。

这些人,打不得骂不得,还不能跟他们“扯”,真要是出点事,非弄出个“党锢之祸”不可。

李夔龙站在他边上,道:“大人,不止是巡抚衙门,各地知府,知州也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下去,照这样下去,不说会不会再出事,怕是皇上的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啊”

第369章 暴风雨前

景阳宫,偏房内。

朱栩坐在软塌上,看着面前的两位大臣。

一个是毕自严,一个是李邦华。

毕自严是第一任的天津卫巡抚,前户部尚书,遭魏忠贤构陷,被迫辞官回乡。李邦华是现任的天津卫巡抚,乃是与袁可立一样,中立的东林党人。

朱栩看着两人,很是满意,笑着道:“给两位大人搬个凳子。”

李邦华是第二次见朱栩,毕自严还是第一次,两人是老同僚,对视一眼,都抬手道:“臣不敢。”

曹化淳搬来凳子,放在两人身后,两人也都没真坐。

朱栩也不在意,笑着道:“今天朕召二位大人来呢,一来是想问问天津卫的情况,二来,想听听毕大人对户部,税赋的想法。”

李邦彦稍作沉吟,道:“皇上,三方布置之策已渐显成效,山海关,天津卫,登州水师互成犄角。臣已开垦荒田近五万顷,还在不断开垦,用不了多久,就足以支撑辽东的粮饷。臣也奉命清查了占役、虚冒等事,颇见成效。”

朱栩听着不时点头,心里却暗叹,这位怕是也不太相信他这个皇帝,说的很是笼统,毫不涉及具体事情。好在他通过各种渠道也了解的差不多了,听完便笑着道:“嗯,天津卫乃是辽东最重要的后方,朕交给你是放心的。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李邦华抬头看了眼朱栩,微微躬身道:“臣请皇上防备乱民,缉捕奸细,非朝廷所准,不得结社,严禁流言。”

朱栩听着前面还算高兴,后面就不是味了,京城里的流言,怕是一多半都出自他这个“兴兵乱政”的皇帝的,难怪他们都很是拘谨的模样。

这位李邦华也是清流的砥柱,万历四十一年,神宗皇帝不想让福王就藩,多番推脱,群臣不敢多言,李邦华带头,才领着一干谏臣逼得神宗皇帝按时让福王就藩。同时,他还数次上书,大谈特谈神宗皇帝“贪财”的爱好,哪怕被弹劾贬官,也不改前言,称“宁忍枯燥问学,不做反复小人”。

不过,李邦华有句话说对了,结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朱栩想了想,抬头对着不远处的曹化淳道:“拟道旨意拿来给朕看,大意就是让顺天府严控京师安稳,再命文昭阁,商议民间结社等事,尽快复奏。”

“是。”曹化淳面色不动的应了一声。

朱栩见李邦华不说话了,目光转向毕自严,这位,才是他今天要见的主角。

毕自严赋闲了两年,对朝廷各方面局势洞若观火,抬手看着朱栩道:“臣有十二策,请皇上垂听。”

朱栩眼睛一亮,对不远处一个小太监示意。

那小太监连忙拿笔,做认真记录状。

毕自严稍微愣了下,便道:“第一策,臣请移盐税补户部空虚。第二令商贩运送米粮充实边镇。第三,裁汰裁汰冗兵冗役。第四,检查军饷虚冒。第四。开垦京东水田。第五,兴办军屯。第六,严控地方侵吞税银,按亩起科第十二,清查天下隐田。”

朱栩笑容越多,道:“毕卿所言,深合朕意。不瞒你说,朕想要清丈天下田亩已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