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2 / 2)

独断大明 官笙 6423 字 2019-04-16

赵老先生,是一个有名大儒,万历年间做过一任县丞就辞官治学,是一个书香之家。

韩小姐,是韩雍知的女儿,他父亲也是万历间的进士,却未出仕,韩雍知本人荫封了一个锦衣卫百户,现在是皇家政院一教授,韩小姐也算是世家门第。

老太妃摆手,笑呵呵的道:“不差不差,皇上一定喜欢”

张太后说的差,倒不是说世家,门第,或者韩小姐本人性情,而是她的哥哥是复社的一员,现在还在抵制科举,拒绝入仕,在京城颇有些“名声”。

张太后见老太妃不在意,她也不多说,终归是要朱栩自己来决定的。

小永宁,李香君两个小丫头站在桌边,睁着大眼睛看着,不时悄悄对视。小永宁是兴奋,李香君是抿着嘴,不敢说话。

老太妃对这三人都很满意,看来看去,许久道:“皇后到底选谁,难坏老太婆了”

张太后轻笑了声,没有搭茬,皇后这件事,她们还真插不上手,朱栩固执起来,她也没辙。

两人商议很久,也只决定了三人先入宫,育有子嗣再升品级。

至于李解语,一旦诞下龙嗣,不管男女,都将封妃。

张太后送老太妃出门,两个小丫头藏在角落里嘀嘀咕咕。

小永宁不知道说什么,李香君不停的摆小手,低声道:“不行,不行,公主不行”

小永宁眼尖,见张太后要回来了,拉着李香君就跑了出去,回自己寝宫。

张太后看着两人的小背影,这会儿也顾不上,明天她还得出宫,去这几家走动一番。

京城风云暗动,朱栩的马车刚到湖广境内就被大雨阻路,大雨连绵不绝,还有几处官道被雨水冲了,泥石流淹没,彻底阻挡了朱栩北上的路。

朱栩带着禁军与神机营,根本瞒不了人,不知道有多少人拦路求见,自然都被挡驾。

大军停留在一处驿站,朱栩裹着厚厚的被单,手里捧着参汤,喝了口,然后看着曹化淳道:“怎么样,还能向前走吗”

曹化淳道:“禁军已经去探路,还没有回报,不过看着这个雨势,前面应该不好走。”

朱栩捧着碗,听着外面呼号的大风,啪啪啪不停的雨势,点点头道:“等等吧。嗯,有什么消息吗”

曹化淳回忆了下,道:“京城的奏本还没有送到,倒是广东那边传来消息,英国透过小佛朗机人希望与我大明贸易。”

朱栩眉头一挑,转了转手里的碗,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来。

英国人现在活在夹缝中,西班牙现在强盛慢衰,接着是荷兰人强势崛起,英国人想要成为日不落帝国,还有一百年的时间要等

“也好。”

朱栩笑容越多,英国人既然要贸易,以他们现在的地位,条件自然要比荷兰人,西班牙苛刻的多,该有的条约都要签署一遍。

还有就是一些国际机构可以建立了,比如,国际海事法庭,国际联合组织,国际贸易组织等等,都要建立在大明,从制度上,确立明朝的权威性,主导性

又喝了一口,朱栩道:“嗯,让英国人去金银”

说到这里,朱栩又是一顿,而后道:“外事司现在谁在管理”这个外事司是朱栩从礼部剥离出来,专门应对外贸的,负责政务的那部分在京城。

曹化淳道:“暂时没有定,内阁那边的奏本还没有送过来。”

朱栩微微点头,心里思索起来。

外事司要交给一个信得过的人,在立场上是要支持海贸的,并且最好是宗室亲王,这样才能显出他的重视,外事司也不会束手束脚。

朱栩心里转悠着,将宗室的亲王想了个遍,却没有找出一个合适的。

再次感叹老朱家的圈养政策,朱栩的目光只得转向那些勋贵公卿,突然间他就想到了,抬头看向曹化淳道:“传旨给张国公,命他去金银村,主持外事司,另外布木布泰也派一个代表进去,担任副主事,贺云杉也进去”

朱栩嘴里的张国公就是张太后的父亲,张国纪。这个人虽然是外戚,可也涉及一些商事,由布木布泰,贺云杉等人辅助,想必不会令他失望。

“遵旨。”曹化淳一愣之后道。

“阿嚏”

朱栩意外的打了喷嚏,揉了揉鼻子,裹紧被单,道:“让外面的将士们都注意保护好,不要感冒了。以后海贸的事情,都交给外事司,然后具体上报给朕,可以绕过内阁,六部。”

开放海贸对大明是有一定冲击的,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冲击会增加,交给内阁,六部,不知道以后会出什么乱子,朱栩要抓在手里。

“是。”曹化淳道。

朱栩将碗捧在嘴边,心里还在思索着。

明朝民间的资本还是很强的,说是民间也有些牵强,但总之不差钱,海贸一放开,庞大的利润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去,对消化大明内部的一些矛盾,释放经济活力都会有很大帮助。

蓦然间,朱栩目光微动,道:“再传旨给宗人府,允许神祖以外的宗室进行海贸,可以在金银村设立商行。还有,告诉鲁王,命他对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进行详细解释,尤其是皇帝没有子嗣的情况下,排出一个继位顺序来,先不要惊动任何人,排好了,给朕看。”

曹化淳心动微震,旋即若有所悟,道:“是。”

明朝皇帝绝嗣的情况时常出现,不过因为文臣强大,加上京师有英国公坐镇,从未出什么乱子,皇帝这显然是要防范未然某些事情了。

第777章 女刺客

朱栩在这里一直停留了三天,雨势才算减弱,大风渐小。

天气依旧是阴蒙蒙的,朱栩一只拳头捂嘴,咳嗽着走出来,抬头看着天色,道:“现在水情怎么样”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后侧,道:“工部的徐尚书一直在开封,内阁调集了各省的省兵,府兵,县兵,在全力应对,目前还没有决堤的消息传来。”

朱栩背着手,嗓子难受,心里也不宁静。

这几场大雨都集中在一个时候,哪怕他这些年都在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可还是不能确保不会决堤,不会发生大洪灾。

“还有多久能上路”朱栩皱着眉头道。不能在继续等了,必须要去亲眼看看。

曹化淳道:“地方上已经在清理了,还不知道要多久。”

“不等了,绕路吧,不去武昌,直接去襄阳,想办法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