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阁权威也是朱栩的计划,几人既然用心,他自然不会阻止,故作沉吟了片刻,道:“也可,不过要将政务安排妥善,不能耽误。”
“遵旨。”毕自严等人心里长吐一口气,也就是这种时候才能体悟到,眼前的人给了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还有其他事情吗”朱栩还是一样的动作,就差直接赶人的模样。
毕自严等人顾视一眼,起身道:“臣等”
还不等说完,朱栩拿起茶杯压了压,道:“别急,朕还有事没说。”
五人一怔,又看着朱栩,缓缓坐了回去。
朱栩摸索着茶水,道:“今天卢建斗来找朕了,说他不想在巡防营带着,想去京外统兵,你们有什么看法”
建斗,卢象升的字。
毕自严等人眉头一皱,对视一眼的思索起来。
卢象升的官职是总兵,在山东,河南统兵数年,资历是有的,外加又执掌巡防营,身份更高了半阶,可说要出京再统领一省兵马不合适,任一大营主帅又不够,这该如何安排
孙传庭现在还是纯文官,闻言想了一会儿,道:“皇上,可是想卢象升出京”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量才委用,是朕的用人理念。”朱栩淡淡的道。
孙传庭点点头,道:“皇上,那不如,调卢象升入兵部,挂兵部侍郎衔,日后调出京就容易多了。”
朱栩双眼微亮,这倒是个办法,确实不错。
孙承宗沉吟一阵,突然道:“臣赞同,确实可以。”
毕自严陡然也会意过来,倾身道:“臣附议。”
靖王与汪乔年对视一眼,三位阁老已经赞同,只得道:“臣附议。”
朱栩看着内阁齐齐赞同,先是一愣,旋即醒悟过来。卢象升要是挂兵部侍郎衔,那就将巡防营再次带入了兵部。
朱栩手指习惯性的动了几下,笑着道:“那就这么定了,关于山海关,你们是怎么想的”
山海关地位的凸显,是因为建奴的坐大,这里是拱卫京师,抵御建奴,最坚固,先险峻也是最后一道防线,从万历年间就着手打造,在天启末已经有相当规模。现在建奴被灭,沈阳光复,军事重心北移,山海关就显得有些“无足轻重”了。
这方面自然是要看孙承宗的意见,毕自严等人都齐齐的看向他。
孙承宗沉吟一声,看了眼毕自严等人,道:“皇上,关于北方战区大营,臣原本计划放在沈阳,那里最适合不过,锦州,山海关一线,臣不打算再放置过多兵马,有一千人驻扎即可。”
如果按现在朝廷的想法,绝对不会允许山海关空置的,这样就等打开家门,将京师彻底敞开,太危险了
果然,孙承宗话音一落,毕自严等人,哪怕是孙传庭都脸色微变,看着孙承宗又急切的看向朱栩。
虽然现在的人看来,空悬山海关确实危险,可朱栩却知道,这一点都不危险,至少百年内无事。真要有一天沈阳陷落了,山海关也挡不住敌人,那已经是热武器时代,没有足够意识,分属国内的要塞,根本好听不好看
问题的关键是,朱栩并没有询问北方大营安置地点,而是想问熊廷弼。
曹文诏既然不肯任北方大营主官,那就得找人替代,熊廷弼是最合适的一个,资历够,威望也可以。
“这件事再议。”
朱栩果断撇开这个话题,道:“关于熊廷弼,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众人都微怔,没想到朱栩是想问这个。
五个人相互对视,又是一翻沉默。
熊廷弼这个人,也算是麻烦人物,原本是楚党,却与东林党走的近,最后投奔了还在潜邸的惠王殿下也就是朱栩,身份是相当敏感,复杂。这些年一直是山海关,相当低调,离京城很近,偏偏在东林党等朝局一干大事上,从来不出声,很多人都快忘记了这位。
朱栩这么突然提起来,除了孙承宗,孙传庭,其他三人都有些意外。
孙承宗与孙传庭余光相对,旋即开口道:“皇上,可是有意让他出任一大营主帅”
朱栩见他问的这么直接,看了五人一眼,道:“西战区,秦良玉,南战区杨嗣昌,北战区熊廷弼,东战区卢象升,不设中部,你们怎么看”
毕自严倒是没有说话,看向孙承宗与孙传庭,尽管他有些想法,但还是要有所避嫌。
这次是孙传庭说话,道:“皇上,臣建议东部战区空悬,设立海上战区,由海军拱卫沿海,确保东部战区安全。”
朱栩神色微动,若有所思起来。
这个他倒是完全没有想到,确实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想法。若是能有海上战区这个概念,必然有助于大明出海,提高对海洋的重视,甚至还能制定海洋战略
有了海上战区做缓冲,东战区的地位就会下降,不设倒是也无妨。
朱栩一边思索着,一边看向其他人道:“都说说。”
孙承宗对孙传庭突然冒出的想法有些意外,沉吟着道:“皇上,臣不反对,但据眼下的情形,臣认为应一步一步来,海上战区可以在皇上,内阁这里记录在案,合适的机会再启动。”
朱栩微不可察的点头,这位孙阁老的想法还是有些保守,对海外依旧持一种抵触心态,只是在朱栩面前有所顾忌,没有敞开说。
毕自严立刻就道:“臣附议,臣认为,现在不是我大明扩张之时,还需韬光养晦,修整内务为要。”
靖王与汪乔年说不上话,都看向最末的孙传庭。
孙传庭没有料到孙承宗与毕自严会齐齐反对,认真想了想,还是道:“皇上,臣坚持臣的想法,琉球不可弃,南海更不能丢”
第928章 内阁的日子要不好过了
孙传庭的话让朱栩猛的双眼微米,眼神厉色的转向毕自严与孙承宗。
不是孙传庭提醒,他都还没有注意到,毕自严与孙承宗的话里似有意放弃海上的领土
毕自